昨天我们谈到“喝水”这个话题,其实在饮水方面古人有很多非常奇妙的理念和方法。水分成两类,一类是天上来的水,一类是地上来的水。古人就认为天上来的水是神水,具有某种养生保健的功能。所以在《红楼梦》里边妙玉请大家品茶,她用的就是雪水,而且这个雪水是收的梅花上的雪。

在《红楼梦》里面谈到这种使用天上来的水,比较神奇的一个段落是《红楼梦》的第七回。这里边就谈到了,说宝钗从小就有热毒,一旦发作了就会出现哮喘咳嗽的症状,需要吃一种特殊的药物,名叫冷香丸。冷香丸是四种花的花蕊做成的,分别是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各取十二两,同时要加四种天上来的水,分别是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和小雪节令的雪。四种白色的花再加上四种天上来的水,能发挥疏肝理气、平痰止咳的作用。

关于霜、露、雨、雪,这四种天上水,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小段子。雪水可以烹茶,雨水可以酿酒。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明代的大文学家张岱,他收集荷叶上的雨水酿成一种酒,据说这种酒有强烈地清新的香气。实际上这也代表明清时期江南一些人家的习惯。夏天要收集大量的雨水储存在水缸里,这种水比山泉水还要甘甜可口。关于霜,《本草纲目》里有记载,用鸡的长尾翎将霜轻轻地扫到瓶子里边,然后密封存放在阴凉处,可以很多年都不变质。这种霜化成水以后能消除醉酒,能治疗伤风,而且对于皮肤病也很有疗效。

其实在雨、雪、霜、露这四种天上水之中,关于露水的记载是最多也是最传奇的。清代学者王世雄在他的《饮食谱》当中就记载了露水的各种功能,这个记载很有趣也很雅,内容是这样的。稻头上露,养胃生津。菖蒲上露,清心明目。韭叶上露,凉血止噎。荷花上露,清暑怡神。菊花上露,养血息风。露水有秋前秋后之分,秋后之露更佳。

最著名地喝露水的故事发生在汉武帝的身上。小时候我听我妈妈说,树上的知了就喝露水,后来长大了读书才发现这汉武帝就像知了一样,特别喜欢喝露水。因为有术士跟他说了,喝露水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按《资治通鉴》的记载,公元前115年,武帝作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以承露,和玉屑饮之,云可以长生。大家想想这吃法,把美玉捣成碎屑,然后跟露水混合在一起,大口大口地吃下去,口感其实肯定不太好。古人固执地认为露水是天上水当中最美妙的一种,这种想法跟古代没有纯净水的制造技术是有关系的。

古人认为露水是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说白了就是一个字,甜。天上露水有点儿甜,中国人喝水追求“有点儿甜”这个口感从汉代就开始了。不过汉武帝喝完露水以后并没有长命百岁,做承露盘的皇帝最终还是驾鹤西去了,不过承露盘就流传了下来。

到了三国年间,魏明帝曹睿就想把这承露盘从长安挪到洛阳,自己也尝尝这露水拌碎玉的味道。这一段故事在《三国演义》里边还有一个完整的描述,有兴趣大家可以查一查。对于这段铜仙人搬家的故事,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专门写了首诗。这诗写得特别棒。我非常喜欢李贺,他的文笔与众不同,他的想象天马行空。

李贺这首诗的名字叫《金铜仙人辞汉歌》,其中写露水,写月亮,写天地,写离别,写人生,写得都特别地有感觉。我念其中的几句。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著名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句子就是这首诗里的。

聊到这儿,你有没有一种用露水或者雪水泡茶的冲动呢?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好水泡茶,不要忘记叫上我。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本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内容均为原创,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媒体及公众号转载,请回复“转载”获得“转载需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