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談到“喝水”這個話題,其實在飲水方面古人有很多非常奇妙的理念和方法。水分成兩類,一類是天上來的水,一類是地上來的水。古人就認爲天上來的水是神水,具有某種養生保健的功能。所以在《紅樓夢》裏邊妙玉請大家品茶,她用的就是雪水,而且這個雪水是收的梅花上的雪。

在《紅樓夢》裏面談到這種使用天上來的水,比較神奇的一個段落是《紅樓夢》的第七回。這裏邊就談到了,說寶釵從小就有熱毒,一旦發作了就會出現哮喘咳嗽的症狀,需要喫一種特殊的藥物,名叫冷香丸。冷香丸是四種花的花蕊做成的,分別是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各取十二兩,同時要加四種天上來的水,分別是雨水節令的雨、白露節令的露、霜降節令的霜和小雪節令的雪。四種白色的花再加上四種天上來的水,能發揮疏肝理氣、平痰止咳的作用。

關於霜、露、雨、雪,這四種天上水,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小段子。雪水可以烹茶,雨水可以釀酒。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明代的大文學家張岱,他收集荷葉上的雨水釀成一種酒,據說這種酒有強烈地清新的香氣。實際上這也代表明清時期江南一些人家的習慣。夏天要收集大量的雨水儲存在水缸裏,這種水比山泉水還要甘甜可口。關於霜,《本草綱目》裏有記載,用雞的長尾翎將霜輕輕地掃到瓶子裏邊,然後密封存放在陰涼處,可以很多年都不變質。這種霜化成水以後能消除醉酒,能治療傷風,而且對於皮膚病也很有療效。

其實在雨、雪、霜、露這四種天上水之中,關於露水的記載是最多也是最傳奇的。清代學者王世雄在他的《飲食譜》當中就記載了露水的各種功能,這個記載很有趣也很雅,內容是這樣的。稻頭上露,養胃生津。菖蒲上露,清心明目。韭葉上露,涼血止噎。荷花上露,清暑怡神。菊花上露,養血息風。露水有秋前秋後之分,秋後之露更佳。

最著名地喝露水的故事發生在漢武帝的身上。小時候我聽我媽媽說,樹上的知了就喝露水,後來長大了讀書才發現這漢武帝就像知了一樣,特別喜歡喝露水。因爲有術士跟他說了,喝露水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按《資治通鑑》的記載,公元前115年,武帝作承露盤,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爲之,上有仙人掌,以承露,和玉屑飲之,雲可以長生。大家想想這喫法,把美玉搗成碎屑,然後跟露水混合在一起,大口大口地喫下去,口感其實肯定不太好。古人固執地認爲露水是天上水當中最美妙的一種,這種想法跟古代沒有純淨水的製造技術是有關係的。

古人認爲露水是神靈之精,仁瑞之澤,其凝如脂,其甘如飴。說白了就是一個字,甜。天上露水有點兒甜,中國人喝水追求“有點兒甜”這個口感從漢代就開始了。不過漢武帝喝完露水以後並沒有長命百歲,做承露盤的皇帝最終還是駕鶴西去了,不過承露盤就流傳了下來。

到了三國年間,魏明帝曹睿就想把這承露盤從長安挪到洛陽,自己也嚐嚐這露水拌碎玉的味道。這一段故事在《三國演義》裏邊還有一個完整的描述,有興趣大家可以查一查。對於這段銅仙人搬家的故事,唐朝著名的詩人李賀專門寫了首詩。這詩寫得特別棒。我非常喜歡李賀,他的文筆與衆不同,他的想象天馬行空。

李賀這首詩的名字叫《金銅仙人辭漢歌》,其中寫露水,寫月亮,寫天地,寫離別,寫人生,寫得都特別地有感覺。我念其中的幾句。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著名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句子就是這首詩裏的。

聊到這兒,你有沒有一種用露水或者雪水泡茶的衝動呢?如果真的有這樣的好水泡茶,不要忘記叫上我。好了,今天內容我們就講到這兒,平講平說咱們明天接着說~

本微信公衆賬號發佈的內容均爲原創,如果您喜歡,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媒體及公衆號轉載,請回復“轉載”獲得“轉載需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