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是天地間最可愛的一羣人,有時如天使般純真,有時又如惡魔般搗蛋,喜歡他們天真的同時又無奈着他們的幼稚。就是這樣一羣孩子給每個父母、家庭帶來了不少喜怒哀樂。這個春天因爲特殊情況影響,使得孩子們擁有了一個難忘、漫長的假期,也蒙圈經歷了一個多月的網課體驗。

小學生模仿世界名畫,看到孩子交出來的作業,父母真要笑噴了

自網課開學上線起,微博上關於網課翻車的話題、視頻不少,爲此部分教師、家長反映要給孩子佈置些特殊、有意義的課後作業,這樣更利於教育孩子。所以類似小學生每日下廚、配音、模仿世界名畫等新奇作業就"橫空出世"了。

從孩子們的完成情況看,真是太優秀了,尤其是小學生模仿世界名畫,更是成功地引來網友們關注。

這份作業共有3000多位來自甘肅、湖南等地的小學生參與了,教師佈置作業的意圖主要是讓學生更好地瞭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心境。小學生這集體模仿世界名畫,看到孩子交出來的作業,父母們看完後真要笑噴了,孩子們一個比一個硬核,實在太有才了。網友們看到分享後,也紛紛轉發留言:這個作業好,一點也不形式。

從分享的照片看,有高度還原的cosplay型,其道具、造型及氣質都拿捏得妥妥的,不細看還以爲是現場顯示。也有試圖場景重演了,一樣的動作、一樣的造型,連眉眼間都如此相似,不得不佩服孩子們的想象力。更甚者,許是扮演條件差點,未能找到合適的道具,竟然創作出不同的風格,如小學生模仿《頭頂面包的女人》,他卻頭頂着兩本練習冊,真是聰明極了。

孩子是富有想象力、創造力的,有時家長們不得不感慨、驚奇,然自孩子長大後,其想象力被一點點扼殺,而家長們卻毫不自知。

那麼,家長們哪些行爲可能扼殺孩子想象力?

過分干涉孩子這類情況是尤爲明顯的,家長們很容易擔憂孩子受傷、受挫,而將孩子保護得好好的。這樣過分干涉孩子的日常行爲,這不準孩子碰,那不準孩子拿,只允許孩子在安全溫室裏,慢慢地孩子就會變慵懶、不活躍,漸漸地會減弱其探索、求知慾望,伴隨的想象力、創造力也減退。

給孩子標準答案還有,有些家長可能較爲強勢,動不動就喜歡批判孩子,不允許孩子特立獨行,不可存在不成熟或不理智的想法、做法,事事要求孩子按"標準"答案執行,而缺乏自己的思考,漸漸地其想象力、創造力也隨之減弱。

爲此,家長們該如何培養孩子這項能力呢?

一、一問多答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可以培養孩子一問多答的思維,尤其是遇到問題、困難時,更是要引導孩子多個解答。這樣孩子思考問題、認識事件就不至於過於片面,一定程度上可活躍孩子多種思維並存,而不是單向、木訥的。

二、講故事、玩遊戲

還有,家長們可以和孩子講故事、玩遊戲等,如在講故事後慢慢引導孩子自己學會續編故事或是自創故事。通過這類方式不僅可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周圍事物,還能擴寬孩子的思維寬度,以增強其想象力。

與你說貼心話

一個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在面對困難、逆境時,他可能會想象成在打怪獸升級,內心充滿着樂觀、自信。所以家長們應當好好珍惜、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

今日互動話題:您家孩子曾做過哪些天馬行空的事情?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