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下降

出口減少

價格飛漲

進口攀升

若要總結今年化肥市場的特點,這16個字再適合不過。

今年以來,單質肥價格全面上漲,其中氮肥漲幅最大,創出近5年來同期新高,鉀肥和磷肥也有大幅調漲。就在近期,國投羅鉀再度提價100元/噸,業界一片譁然。

受單質肥價格上漲影響,複合肥生產企業生產成本大幅提升,但農產品價格萎靡、化肥需求量下降,複合肥生產企業想漲不敢漲,目前爲止普遍漲幅在100元/噸左右。

2018年已接近尾聲,單質肥將會呈現出怎樣的走勢?11月11日,化肥市場分析論壇在寧波舉行,多位化肥市場分析師及企業高層出席並作行情分析和價格走向預測。不少分析師預測,尿素將持續高位波動,磷肥或穩中見漲,鉀肥也會高位運行較長一段時間。

更有人稱,複合肥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要麼漲價,要麼減產。

鉀肥:庫存減少,硫酸鉀再漲100元一噸

自2009年以來,我國市場氯化鉀供應量急劇增加,近三年趨於相對平穩的狀態,國內產量在快速增長後形成瓶頸,目前自給率保持在50%左右。在國內供給側改革的進一步推動下,資源型鉀肥產量增幅放緩,未來產量將保持穩定,進口貨源補充國內市場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2017年中國鉀肥總進口量爲753萬噸,2018年全年預計700萬噸氯化鉀,進口鉀數量相對穩定,但進口渠道日趨多元化,中化、中農、華墾、美盛、浙農、天禾等農化企業均是較大的進口渠道,其中中化仍是最大的鉀肥進口自營企業。

受氣候、能源、礦源等因素限制,近一年國內鉀肥產量出現波動,整體開工率維持在60%-70%,部分地區出現停產和開工不良情況,供應上存在着階段性減少。

中化集團農業事業部陳勝男認爲,去年大合同簽訂後受終端需求清淡的影響,價格持續下滑,四季度國產鉀發運困難供應減少,冬儲需求啓動,加上氮磷肥價格拉漲帶動鉀肥價格的快速反彈,2018年鉀肥價格整體呈現先抑後揚的局勢,隨着國產鉀和進口鉀供應減少,供需緊平衡,市場價格維穩上漲,並一直處於相對高位運行。

最新消息,截止到11月10日,國投羅鉀公司已提前兩個月完成全年銷售目標,並實現產品零庫存,鑑於目前市場及銷售情況,公司定價委員會經研究決定,即日起將硫酸鉀價格上調100元(噸價,下同),漲價後52%粉狀現匯到站價格爲3150元,52%顆粒現匯到站價格爲3300元,承兌價格加50元。

據瞭解,國投羅鉀今年的銷售目標約爲180萬噸,而這也是該公司連續第三年提前完成了年度銷售目標。羅鉀調漲100元,對於市場來說具體意味着什麼呢?業內人士認爲,這意味着氯化鉀價格將繼續走高。在近段時間氯化鉀已多次漲價硫酸鉀卻難有跟隨的背景下,羅鉀漲價,氯化鉀不可能不漲。

國際方面,國際農產品價格持續走高,一定程度上拉動了鉀肥的需求,同時各供應商供應偏緊,因此國際鉀肥價格持續向好。以巴西爲例,巴西大豆價格一年來最高漲幅達48%,鉀肥價格上漲36%。

尿素:供應量大減,今明年價格或居高難下

固定牀法生產尿素比新型氣化法高出200元/噸,且受環保、國家政策限制較大。2017年第四季度掀起的環保風暴,讓以固定牀方式爲主生產尿素的企業平均成本不斷走高,行業開工率將至近年低點47.84%,進而導致尿素出廠價格穩定有升。2018年10月初,尿素價格出廠價稍有回落,但伴隨着“斷氣”“限煤”“錯峯生產”等限制因素出現,尿素產量還將逐漸下降,尿素出廠價格將居高難下。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2017年尿素共新增產能470萬噸,退出產能1160萬噸,總產能減少約690萬噸。2017年年底全國尿素產能7417萬噸,2018年新增200萬噸,其中有1040萬噸產能長期停車,目前有效產能約爲6577萬噸。整體而言,近三年產能、產量快速下降,去產能步伐在加速,產量降幅達兩位數。

“農業尿素需求量(含複合肥需求)2017年約爲3500萬噸,2018年約爲3400萬噸。”河南心連心化肥集團銷售公司總經理盧述林指出,農業對氮肥需求(直接需求+複合肥需求)佔比約68%,占主導地位,但需求量在逐步減少,而導致出現需氮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輪作休耕及玉米等需氮量高的作物種植面積減少;糧食收購價下降,農民用肥積極性下降;假冒僞劣產品充斥市場;部分地區稻田養蝦等產業發展迅猛;化肥有機肥替代;減量任務。

在如此環境下,氮肥行業的發展方向又在哪裏?“預計今冬明春,氣化煤價格保持穩定,無煙煤供應偏緊,價格高位震盪,煤價和運費上漲;今年停車時間比往年早20-30天,停車時間長、天然氣價格高,同時,2019年上半年沒有新尿素產能投產,今冬明春尿素供應量都將比去年減少110萬噸,供求將處於緊平衡狀態,價格將高位波動。”盧述林分析氮肥行業今明年發展趨勢後又指出了氮肥行業未來的發展大趨勢:氮肥行業的未來新增產能將減少,會普遍採用競爭性較強的先進技術;煤基多聯產、柔性調節成爲行業發展共識;氮肥的改性、增效成爲大的趨勢;氮肥行業農業需求逐年減少,工業應用穩定增加;大中院校、科研院所與生產企業聯合發展將成爲新的趨勢。

磷肥:產能難以增加,正處於價格窪地

“國內市場磷酸二銨年均漲幅13.7%,國際市場漲幅更是達到17.7%。預計磷酸二銨2019春季市場供應將處於緊平衡狀態,受各方敏感因素影響,價格穩中見長。”雲南雲天化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進指出,2018春季,國內磷肥市場回落,但夏秋季在國際市場支撐下開始穩步上升。

據中國化肥網顯示,目前湖北55%粉狀一銨發山東承兌入庫價格爲2500元或略低,去年同期55%粉銨山東承兌入庫價格在2400-2450元附近,兩年對比得出一銨價格基本持平,並未像尿素和氯化鉀一樣有幾百元幅度的上漲。

原料與成本是影響磷肥價格的主要原因之一。據陳進介紹,以磷酸二銨爲例,每生產1噸磷酸二銨需要消耗1.6噸磷礦石、0.45噸硫磺和0.22噸合成氨。“磷酸二銨原料價格同比漲幅 在20%-80%之間,其中硫磺漲幅最大,達到76.5%,而磷礦石和合成氨分別上漲35.5%和21.7%。”陳進表示。

“此外,目前國內磷肥產能難以增加,其中2017年全國產能零增長,2018年磷肥產能維持在2340萬噸/年。”陳進強調,未來磷肥產能變化可能性較小,而在結構繼續優化的可能性更高,對比2017年,重鈣和磷酸二銨佔比下降。”此外,陳進還表示,2018年磷礦石產量應在2017年1.2億噸的基礎上減產1000萬噸,其中四川500萬噸、湖北400萬噸、貴州100萬噸。

提到肥料行情價格,特別是漲價,業內人士都難免神經一繃。而國內磷肥後市價格又將何去何從呢?春季前價格有能否站穩呢?陳進指出,關鍵要看接下來全國去產能進行情況,同時目前現有在生產、流通大幅下降和廠家冬儲推遲的情況下,能否使社會庫存下降。

“除了原材料因素外,國際產能發揮不足也是主推磷肥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沙特、摩洛哥新增產能發揮遠不及預期;同時非洲、拉丁美洲及部分南亞東南亞區域肥料需求遞增,對中國而言這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機會。”陳進表示,磷肥價格變動也將影響複合肥的價格或產能。對比同類產品,磷肥正處於價格窪地。

回顧2018,激烈的市場競爭硝煙未盡。展望2019,新一輪市場競爭即將吹響號角,創新產品永遠是市場競爭致勝的王道!2018第三屆中國·廣州新型農資暨新模式G20峯會,將匯聚國家權威部門和行業協會領導、知名科研院校專家、國內外新型農資各細分品類領軍企業、南方十二省區四百位優秀新型農資經銷商、種植大戶等大咖,共商行業2019年創新發展大計,精彩先睹爲快!

亮出你的殺手鐧!!!

★展望2019年,在鄉村振興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時代大潮下,業界權威泰斗闡述新型農資技術研發的方向和前沿動態。

★知名科研院校新型農資技術研發課題成果發佈,整合優勢資源,轉化科研成果,促進校企技術緊密合作。

★優質新型農資原料(優質菌種、海藻酸、酵母液、有機源、化合物等)和技術供應對接洽談交流,原料好、技術好,纔是真的好!

★名優企業最新科研產品成果及實踐應用報告,展示2019年主推新型農資爆品,亮出2019年的黑科技!殺手鐧!新王炸!

★名優企業現代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和新模式動態報告,好技術,好服務,創造更大價值,更好收益。

★南方農村報獨家發佈2018年南方十二省區新型農資和新模式市場調研報告、主要經濟作物行情分析報告,團隊歷時一年心血傑作,傾情奉獻。

瞭解會議更多內容,詳詢:18751849300(陳記者)

2018中國農化風雲榜評選徵集提名啦!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一起來爲奮鬥者加油,爲成功者加冕吧!

作者丨南方農村報記者 王俊濤 陳志文 覃家超

編輯丨農財君

報料丨020-83003400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網農化寶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