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给英国国王下旨,至今珍藏在大英博物馆,内容令人哭笑不得

晚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极为屈辱的一段历史,因为多年的闭关锁国,我国国力落后于世界被列强入侵,因此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中国统治者的腐朽造成的。清朝最鼎盛的时期是乾隆时期,不过乾隆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乾隆在位的时候,清朝表面上依旧非常强大,但是实际上已经开始与西方列强拉开了距离。

乾隆时期,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是当时的清政府自命甚高,对于外来事物并没有那么敏感,而是故步自封,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家乡之中。当时西方还在进行工业革命,不过只是处于摸索阶段,大清朝依旧是享誉海外,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所以在乾隆80大寿的时候,各国都派遣了使臣前来祝寿,英国国王也派遣了使臣前来送礼。

英国国王最主要的想法是通过这次机会与大清进行贸易,而英国为了礼品也是煞费苦心。将英国最先进的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榴弹炮、卡宾枪等等物品都带了过来。然而结果却让英国人失望了,清朝的君臣对于这些东西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都是些无用之物。乾隆对这些东西看了几眼就命人搬进了国库之中。而为了表达英国与清朝通商的诚意,英国使团还带来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国书。

然而乾隆却对于英国使团的请求想也没想的就拒绝了,如果当时的乾隆能够客观的看一看英国使团的贺礼,再仔细考虑下通商的利弊,那么如今的中国可能又是另一番模样。不过乾隆不仅拒绝了,还大放厥词,只要英国拥护天朝,愿以天朝为首,也不用进贡,天朝自会赏赐。最终英国使团失败而归,乾隆还特地下了一道圣旨给乔治三世。

乔治三世看过后哭笑不得,最终将这道圣旨保存了下来,贡后人参观。圣旨的主要内容是说天朝地大物博,不会通商的,如果喜欢瓷器、丝绸灯舞,可以赏赐一些。正是因为这种盲目自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