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因爲長得不好看而自卑,怎麼辦?

b站上有一個“人可以自卑到什麼程度”的視頻,獲得了2萬人次的點贊。或許,你也有過這樣的感受?

比如:

“參加聚會時沒有一點存在感,默默地埋頭喫東西,不敢說一句話;

別人給的優待不敢接受,覺得自己不配;

沒想過主動組織聚會,認爲別人不會附和;

害怕出門,害怕對視,害怕人羣,害怕陌生人

不敢麻煩別人,反而覺得沒幫上別人忙覺得內疚‧‧‧‧‧‧”

4000多條彈幕裏,不是感同身受,就是大部分贊同。

其中有一個小夥伴的評論是這樣的:

我的臉上曾經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痘痘,家人說青春期長痘很正常,等上了大學就好了。可是,我到了大二,還在長。無奈自己化妝技術又不好,我平時都不敢出門。有一次班級活動,學委要求每個人錄一段視頻,第二天在教室裏播放。你們知道嗎?當我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那種感覺終生難忘!我當時在想:出現在你們面前,我很抱歉。

因爲自己的長相而自卑的孩子不在少數。曾經,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姑娘分享了自己爲什麼自卑的經歷。

她原本是一個很自信的姑娘,在父母的愛與鼓勵中長大。雖然打小就知道自己並不算是標準的美女,但從小被父母誇獎說是一個很可愛、很漂亮的姑娘後,她就信以爲真了。

直到有一天,她在教學樓下遇到了心儀的男生,男生見到她後,似乎有點被嚇到。那時,她並不明白,爲什麼他見到她時的反應會是那樣。直到有一天,她從同學嘴裏聽到了那個男生對她的評價,“XX長得好醜呀,我們面對面走過時,把我嚇了一跳”。那時,她才恍然大悟:原來,她長得並不好看。

打那之後,她便因爲自己的長相,有了深深的自卑感。

同樣的長相,爲什麼她之前沒有感覺到自卑呢?爲什麼在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後,自卑了呢?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指出,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有人會因爲自己殘疾自卑,有人會因爲自己的身高自卑,有人會因爲自己的外表而自卑,更有人因爲自己窮而自卑。

可是我們爲什麼自卑呢?

阿德勒說,我們每個人對於自己所處的現狀(位置)都是不滿意的。當我們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時,焦慮情緒會油然而生。爲了擺脫這種焦慮情緒,我們必然會去做出改變。當改變發生時,焦慮情緒就會消失,同時自卑也會緩解。

造成一個人自卑的原因,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環境(從小生長的環境),一種是比較

一、環境的影響

環境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就是孩子從小到大,你有沒有給他創造一個積極、有愛的環境。因爲從小生活在積極、陽光、有愛的環境裏的孩子,他也會變得積極、陽光、自信。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生活在否定、打擊中,那麼不管孩子長得好不好看,優不優秀,他都不會自信。

如果孩子小時候,家長每天給孩子灌輸這樣的觀念“真不知道你長得像誰”“這孩子長得真醜”,那麼你的孩子很難自信起來。因爲孩子從小接受到的評價是父母的,他會把父母的評價刻在腦子裏。對於自卑的孩子,父母要怎麼辦呢?那就是誇他,使勁誇他。當你把積極的詞彙替代了他腦子裏消極的詞彙時,他自然會是自信的。

評論區裏有一個高贊分享是這樣的:

最恐怖的不是外人怎麼說 ,而是家人怎麼看你。從小到大我爸一直覺得我不如別人,到處跟人說我有多差勁。爲此,我很努力地工作、賺錢,去證明自己的價值。雖然現在也買了自己的房、車,但是骨子裏的那種自卑感,卻始終無法擺脫。有的時候,就想離開他們 遠遠地,每次回到家裏就莫名的心累!

由此可見,環境對於孩子自信心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二、比較的影響

上大學時,曹教授在黑板上寫下的“痛苦緣於計較”,讓我記憶猶新。其實,自卑也是一種比較的結果,它是“比較——評價——刺激”連鎖機制所產生的結果。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者長得不夠好看時,多半是因爲你與其他人/物做了比較。

比如,有人因爲長得矮而自卑,那麼他跟誰做出的比較呢,這個參照物要麼是他身邊的人,要麼就是從書本上或者網絡上看到的某個標準。

如果自己處於劣勢,那麼這樣比較的結果,一般只有自卑。

Vivian Diller博士認爲,一個人長得好不好看是由三個方面組成的,包括:

1. 實際長相如何(由基因決定)

2. 個人打理狀況(衣着打扮、個人衛生以及健康狀況對相貌的影響)

3. 對自己外貌的“感覺”(也就是正向的自我讚許)

以上三個方面被合稱爲“美貌自尊”(beauty self-esteem),是我們對於自己外貌的綜合感知,這甚至與其他人如何看待我們無關。

說得通俗點,就是一個人想要擺脫因爲長相給自己帶來的自卑感,就要去提高我們的“美貌自尊”。

去年,日本電視臺做的一個實驗,“連續50天被誇獎的女孩子”登上了微博熱搜。

節目組隨機邀請了4位路人姑娘參加了“50日變美計劃”。

在變美計劃裏,她們無需減肥,也不用整形,只是通過改變這些普通人的外在環境,去觀察外貌的變化。50天過後,這4位嘉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們的外表宛如換頭。

爲什麼會這樣呢?

原來在這50天裏,她們每天都會收到老師正向的讚許,比如

“你的肌膚看起來保養得很好啊。”

“寫得很棒呢。”

而正向讚許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我們的行爲和思維方式,能激發無限潛能。

所以,一個人若想變得自信,就要每天做這件事——給自己正向讚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