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3元錢可能遠遠不及車主修車的費用,但我想車主也並非是因爲23塊錢而原諒他,而是孩子面對錯誤沒有逃避勇於承擔,這種精神品質遠比23塊錢更加可貴。沒有責任感,遇事逃避、退縮的孩子,長大後可能不僅會毀掉自己的人生,還可能成爲家庭的累贅。

孩子的勇於擔當並非與生俱來,與良好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今天看到一條新聞,江蘇省的一位陶先生下班時,發現車上貼了一張紙條寫着:“不小心碰壞您的車,下邊有賠你的錢”,落款寫了自己的學校和姓名。

還用筆明確的標出了碰撞處,並在車輪下留下了23塊錢。

車主表示:小學生很有素質,有擔當和責任感,決定原諒他。

23元錢可能遠遠不及車主修車的費用,但我想車主也並非是因爲23塊錢而原諒他,而是孩子面對錯誤沒有逃避勇於承擔,這種精神品質遠比23塊錢更加可貴。

網友評論說:從這孩子的行爲就可以看出,他生活在一個教育有方的家庭,而且家長對他的責任教育非常到位。

托爾斯泰曾說: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有無責任心,將決定生活、家庭、學習、工作甚至整個人生的成功和失敗。

責任心對於一個人來講如此重要,但現在很多小孩子面對錯誤,都不敢承擔和麪對。

對於錯誤的懼怕,面對錯誤時的退縮,彷彿已經成了很多小孩子的習慣。

所以這名小學生的做法,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年齡小、膽子小,纔會在錯誤和困難面前退縮逃避,長大了就好了。

其實,一個孩子的責任感,並不會隨着年齡增長而增強,兩者之間不存在正比關係。

1

英國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曾說: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生命才能回答。

“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於世界,最重要的本質。

美國前總統里根小時候,有一次踢球砸壞了鄰居家的玻璃,他的道歉並沒得到原諒。

沒有錢的他,只好請父親替他付15美元的賠償款,但父親明確告訴他:錢是借給你的,日後必須歸還。

幾個月後,他把攢了許久的錢還給父親,父親告訴他:一個能爲自己過失負責的人,將來纔會是有出息的。

成爲總統後的里根,回憶這段往事時說:那一次闖禍之後,才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責任。

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取得里根那樣的成就,但是他身上的閃光點值得每一個孩子學習。

一個敢於爲自己的過錯負責的人,註定會擁有不凡的品質。

作爲家長在培養孩子責任感時,一定要讓孩子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接受錯誤帶來的“懲罰”,而不是單方面的替孩子解決完問題。

要知道孩子的責任心既是他健全人格的基礎,也是他提高處事能力的催化劑。

2

沒有責任感,遇事逃避、退縮的孩子,長大後可能不僅會毀掉自己的人生,還可能成爲家庭的累贅。

曾有一個新聞報道:哈爾濱22歲的男孩,18歲是出國留學,不到兩年敗光了200萬元,學業沒有完成就被迫回國。然後轉到大專院校讀書,然而兩個月不到又重蹈覆轍棄學回家。

之後的生活,便整日與遊戲爲伴,與家人的交流僅剩要錢。

報道稱,男孩父母早已離婚,從小跟溺愛他的奶奶生活,放學後也只會在房間裏打遊戲,如今22歲還要奶奶餵飯,生活能力幾乎喪失。

這種被極度寬容和溺愛包圍的孩子,隨着他們長大,發現自己不再被寵愛、被關注的時,面對成年的責任,就會變得驚慌無措、難以負擔。

他們面對長大後的各種挫敗、困境無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就會選擇逃避,沉浸於自己營造的“溫馨世界”中,比如遊戲。

對於嚴重缺乏責任感的孩子,身邊真實的世界,在他們看來是冷漠無情的,根本無法在真實社會中生存。

3

卡耐基曾說:一個人邁向成熟的第一步,應該是敢於承擔責任。

勇於擔當責任的品質並非天生,它可以在孩子成長中,有意識的慢慢培養。那麼,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呢?

讓孩子知道犯錯並沒有很可怕

很多孩子犯錯後,擔心受到懲罰而下意識逃避,其實懲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

弟弟摔壞了舅舅的剃鬚刀,害怕被罵便悄悄給帶回了家,後來被發現,他說擔心舅舅生氣才隱瞞。

我爸和他一起修好剃鬚刀還給舅舅,並向舅舅道歉,得到了原諒的弟弟開心了好久。

從此每當他犯錯,第一時間不會選擇逃避隱瞞,而是承認錯誤,並想辦法挽救已經造成的損失。

犯錯後未知的懲罰讓孩子心生恐懼,下意識的逃避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人告訴他:

其實犯錯並沒有他想的可怕,只有勇敢面對,才能提高處理事情的能力,真正獲得成長。

給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

兒童心理學家馮德泉說:有時,祖輩或父母們在孩子面前就應該表現得“弱”一點,給孩子一些表現自己“責任”的機會,當孩子的表現真的很不錯時,要給予孩子積極的肯定。當孩子得到肯定和愛到表揚時就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便會增強成功感和自豪感,養成一直負責到底的好習慣。

很多的家務對於孩子來講已經可以完成,這個時候父母可以讓孩子做些收拾衣服、清洗碗筷等工作,家庭生活的自理能力對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是非常要的一部分。

網友Cathy說:“共建一個溫馨的家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孩子也不能排除在外,責任感的培養不能因年齡而忽視。”

很多家務雖然簡單,但卻能讓孩子建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和勞動觀念,培養他對事情認真耐心、敢於負責的態度。

這樣即使有一天父母不在身邊,他也能獨立生活,面對困難、失誤敢於承擔,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有意識的孩子承擔,纔會有責任感

李玫瑾教授講過一個案例:一個出租車司機單親媽媽,孩子天天上網吧,不上學也不回家,媽媽實在沒辦法在學校提了一個懸賞:誰能幫孩子戒除網癮,贈送一萬塊錢。

後來李玫瑾教授給出建議,把這一萬塊錢作爲這位媽媽的工資,每天晚上、每週六日讓孩子跟着媽媽一起出車,讓他看到母親在照顧他的同時,還要辛苦地工作。讓孩子看到這個過程的艱辛,但是媽媽並沒有逃避,雖然辛苦卻依舊承擔着自己的責任。

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生活、工作的責任,鼓勵他:媽媽既然能做做,你也能做到。

讓他感受到生活的擔子,他肩膀上有了重量和壓力,才能學會承擔,擁有責任感,責任感的培養是一個有意而爲的事情。

4

責任感能夠讓孩子把自己的生命與別人連接起來,產生自我價值感。

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孩子,是沒有自我價值感的,他無法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許就會平庸地混過一生。

孩子擁有了責任感,纔會有足夠的價值感,進而積極主動地面對錯誤、困境,提升自己的抗挫力。

好的責任感,將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