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正做到”天子守國門“的是”土木堡之變“後火線繼位的明代宗朱祁鈺和晚明的崇禎皇帝,朱祁鈺是在此前被瓦剌部落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的弟弟,當時好多大臣都主張往南跑,但于謙站出來力主擁戴朱祁鈺繼位,然後就在北京和瓦剌死磕。結果是于謙指揮的北京保衛戰獲勝,趕走瓦剌大軍,明代宗朱祁鈺在困難時身處北京城中,也起到了振奮軍民士氣的作用,這是明朝第一次的天子守國門。

李自成一路所向披靡、進逼京師的時候,大臣們給朱由檢提出三種方案:1.帶上太子一起南遷;2.讓太子南遷,他留下守城;3.他自己南遷,留太子守城。可他一條都不選,寧願拖着全家困守孤城、坐以待斃。拒絕南遷是真的爲了所謂“氣節”嗎?從他後面的表現看,顯然不是這樣的。

永樂皇帝在位期間多次御駕親征,以至於最後甚至死在了北征回師的路上,他在位期間可以說明朝百姓安居樂業,國富民強。還多次派鄭和下西洋,維護與鄰國之間的友好往來。“君王死社稷”那麼就講述了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皇帝寧死不降自縊於煤山。站在今天的立場上我們不評論崇禎皇帝的功與過,但是他的這種氣節依然令我們敬仰,那顆槐樹述說着崇禎皇帝的悲壯。

真正做到”天子守國門“的是”土木堡之變“後火線繼位的明代宗朱祁鈺和晚明的崇禎皇帝,朱祁鈺是在此前被瓦剌部落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的弟弟,當時好多大臣都主張往南跑,但于謙站出來力主擁戴朱祁鈺繼位,然後就在北京和瓦剌死磕。結果是于謙指揮的北京保衛戰獲勝,趕走瓦剌大軍,明代宗朱祁鈺在困難時身處北京城中,也起到了振奮軍民士氣的作用,這是明朝第一次的天子守國門。

土木堡之變,君王被俘,國體喪盡。有明一朝,貪官斂財,清官亦斂財,鬥倒了嚴嵩的徐階,家中土地高達二十四萬畝,令人咂舌。東林閹黨之禍,層出不窮。自古刑不上大夫,明代廷杖打散了多少人心。這些都是丹書青史,有案可查。所以,明朝並不值得過分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