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鎮登基的時候才7歲,他的父親明宣宗朱瞻基給他留下一個完美的輔政班子。文有三楊在內閣,武有張輔管軍事,朱瞻基的母親張太皇太后非常賢明,在明英宗早期更是明朝實際的攝政。

明英宗朱祁鎮成年親征後,重用了宦官王振,惑亂朝綱。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蠱惑下,率軍親征瓦剌,在土木堡一役,幾十萬明軍全部覆沒,朝中精英大臣幾乎全部戰死殆盡,明英宗朱祁鎮也被瓦剌所俘,成了明朝兩百多歷史上唯一被俘的皇帝。

土木堡之變將“仁宣之治”兩代帝王苦心經營的大明十多年的沉澱一掃而空,整個大明帝國如同一個被抽乾了血液的巨人,隨時可能倒下。瓦剌首領也先看到了明朝的虛弱,打算挾皇帝朱祁鎮南下直攻北京。

北京城遇到了明朝開國以來最大的危機,皇帝無人,重臣損失殆盡,朝廷一片慌亂,羣龍無首。兵部侍郎于謙站了出來,向孫太后請示另立新君,以抗瓦剌。在當時的太后孫若微的首肯下,立監國峸王朱祁鈺爲帝。

朱祁鈺和朱祁鎮雖然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兩人感情卻非常的好,明英宗朱祁鎮出征瓦剌前讓其弟朱祁鈺監國,既是兄弟情深,也是對兄弟的信任,只是沒有想到,在皇權面前,所謂的兄弟情都是那麼的脆弱。

峸王朱祁鈺登基活,被稱爲景泰帝,也稱之爲明代宗。景泰帝在於謙的輔佐下,積極組織軍民保衛北京城,同時與瓦剌也先進行談判拖延時間,當全國各地的軍隊陸續進入北京城後,于謙與王文、石亨等人對瓦剌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和打擊。

瓦剌部軍隊在北京城下受到重創,同時也因爲瓦剌部落北部的不穩定,也先無奈退兵。明英宗朱祁鎮也美其名曰的在北方“巡狩”,當了一年多的俘虜皇帝。

景泰帝朱祁鈺安心的當着皇帝,而且幹得非常的不錯,大明王朝在他的努力下,又逐漸的煥發了新生。

沒有多久,明英宗朱祁鎮被放了回來,瓦剌人需要與明朝緩和關係,互開貿市,送還明英宗朱祁鎮回來也是一種政治手段。明英宗的回來卻給明朝廷帶來了麻煩。

朱祁鈺肯定不願意讓位給哥哥朱祁鎮,朱祁鎮也有自知之明,不奢求重得皇位,雖然他是孫太后的親兒子。

那麼有沒有可能孫若微以太后之名廢景泰帝而復立明英宗朱祁鎮呢?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首先來說,景泰帝繼承了明朝正統,符合宗法,同時也得到了宗室的認可。孫太后雖然名義上是宗室的首腦,卻無法干預政事。

朱元璋在開國時期就明確的規定,後宮不得干政,孫太后沒有張太皇太后的能力和威望,更沒有明英宗初期的政治環境,畢竟明英宗朱祁鎮在做皇帝期間,實在幹不得不怎麼樣,被瓦剌俘虜更是丟了皇室的臉面,差點給明朝帶來滅頂之災。朱祁鎮想要通過正規渠道來複闢皇位,幾乎是不可能的。

朱祁鎮在景泰七年被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裹挾破南宮而出,發動了著名的“奪門之變”,順利的復辟成功。奪門之變的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當時的權臣于謙出手,他能迅速的撲滅政變,只是于謙選擇了沉默,這裏面有個重要原因:徐有貞、石亨等人得到了孫太后的同意,此時的景泰帝已經病入膏肓,無法掌控局勢。

爲何孫太后在此時同意了徐有貞等人的奪門政變,她多少有點偏私自己的親兒子的心思,但又無法干政太多,口頭的答應復辟黨們的政變計劃,如果失敗,孫若微完全可以推到他們頭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