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西晋之前,游牧民族的主要目的是从中原地区尽可能多得掠夺资源,其对于中原地区的土地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在西晋发生五胡乱华之后,北方游牧民族开始有了占据中原地区并进行长久统治的想法,而且其中也不乏苻坚这样想要一统天下的野心家。而第三阶段就是元朝和清朝了,他们成功地击败了汉族政权并完成了统一,建立起了大一统王朝。

辽世宗耶律阮

不过在历史上还是有些游牧民族政权的发展并不是严格遵守这两条规律的,比如建立在五代时期的辽国。在辽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其统治者和第二阶段的游牧民族统治者十分类似,无论耶律阿保机还是耶律德光都希望能够南下占据中原地区,其中耶律德光更是短暂地曾经在中原地区称帝。其继任者辽世宗耶律阮也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不过辽世宗在位仅仅五年,就被其手下的近臣在南下的途中所杀。

而在辽世宗去世之后,其继任者辽穆宗就放弃了南下进攻中原的念头,因此有不少历史学者认为辽世宗之所以被杀,与当时契丹贵族纷纷反对南下有关,而之所以契丹贵族会有这样的想法,与当时中原的形势变化和辽国内部复杂的局势有关。


后周世宗柴荣

辽世宗的即位与当时辽国内部的复杂关系

辽世宗耶律阮是辽国东丹王耶律倍的儿子,由于在耶律阿保机去世的时候耶律倍在和自己弟弟耶律德光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因此其后来选择前往后唐寻求中原政府的庇护。而按道理来说,耶律倍这样叛国的行为会让其家人遭殃,但是辽太宗耶律德光可能觉得自己对不起哥哥,因此对其留在辽国的家人十分照顾,而耶律倍的长子耶律阮就是其中的代表。


辽世宗父亲东丹王耶律倍

耶律阮在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优秀的能力,因此颇受耶律德光的喜爱,耶律德光甚至有过将其立为皇位继承人的想法。不过辽太宗当政的时候,其母亲述律氏依然掌握着极大的权力,由于述律氏对于权力极度痴迷,因此其希望耶律德光将其弟弟耶律李胡封为皇太弟,并授予了其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

不过由于李胡在担任大元帅的时候没有显现出过人的才能,因此其在契丹贵族之间并没有树立起足够的威望。反倒是能征善战的耶律阮在跟随辽世宗南征北战的过程中积累了不俗的声望。

辽太宗弟弟耶律李胡

后来不久耶律德光在南征中原的过程中身染重病,在栾城去世,在其去世的时候并没有留下遗言让谁来接替他担任辽国的下一任皇帝,这就让辽国的政局产生了一定的动荡。按照道理来说,当时的皇太弟耶律李胡是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由其来担任皇帝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在那时的南征军队中出现了几位政治投机者,他们认为耶律李胡的能力不足以担任皇帝,而现在正在军中的耶律阮才是更好的皇帝人选,耶律安抟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在辽太宗去世之后就与耶律阮取得了联系,并希望他能够直接在军中宣布即位。而且他还积极游说当时军中的其他权贵。在他的努力下,当时在军中的南院大王耶律吼和北院大王耶律洼也都同意将耶律阮立为皇帝。


辽国南院大王耶律吼

之所以当时耶律阮能够得到军中权贵的支持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

是在耶律德光去世之后,中原的局势其实是十分混乱的,当时的汉臣赵延寿在得知德光去世之后,就立即出兵占据了恒州,并打算夺取皇位。不过其对于自己手下的军事实力过分高估,其还小看了耶律阮这个对手。

当时耶律阮在得知此事之后迅速赶到了恒州,并且借着邀请汉臣饮酒的名义将赵延寿请到了自己的府中,并将其控制了起来,才化解了这一危机,没有让当时的南征大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之中。其在面对这一危机的时候展现出了过人的能力和强悍的气魄,因此其才能得到辽军中贵族和士兵们支持。


辽国叛臣赵延寿

而第二个原因

则是当时的契丹贵族们对于耶律氏是抱有不满情绪的,在之前耶律阿保机去世的时候,为了稳定朝政,述律氏曾经下令杀死了大量契丹贵族。其做法虽然帮助其子耶律德光顺利登上了皇位,但是也和契丹贵族们结下了不小的仇怨。而当时在军中的多名高级将领,都是当时被杀害的酋长的后人,他们自然不愿意让耶律李胡即位,因为这样的话述律氏将会继续把持朝政,而他们将很有可能会重复其先辈的命运。

而第三个原因

就是当时被迫害的贵族酋长中,有一部分是因为他们支持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登基才受到迫害的。而耶律阮是与耶律倍的长子,也是阿保机的长孙,其既有获得帝位的资格,推举其成为皇帝也相当于帮助自己的先人完成了遗愿,因此南征军队中的贵族才会推举其成为新任皇帝。


耶律阮画像

而在耶律阮自立之后,其也通过书信将此事告知了留守在后方的述律氏,这让其大为光火。其立即派出耶律李胡出兵与耶律阮的大军交战,不过由于当时李胡麾下的多名汉将临阵倒戈,再加上李胡本身就不是耶律阮的对手,因此其在泰德泉被南征军杀得大败。不过此时李胡的手上有耶律阮的家人作为人质,因此两军陷入了长时间的对峙局面。此事在

《辽史·世宗耶律阮纪》

中有如下记载:

"太后闻帝即位,遣太弟李胡率兵拒之。六月甲寅朔,次南京,五院夷离堇安端、详稳刘哥遣人驰报,请为前锋;至泰德泉,遇李胡军,战败之。"


辽国重臣耶律屋质

在这个时候当时主要负责皇族事务的大臣惕隐耶律屋质站了出来,其虽然更加倾向于太后一派,但是其却认为现在的耶律阮兵力强盛,不应与之正面对抗,于是其建议述律氏与耶律阮进行和谈,述律氏在考虑了当时情况之后接受了其建议。而在之后的和谈中,南征军中的大臣依然力挺耶律阮登基,并且直接向述律氏表示了对其之前统治的不满。迫于形势所迫,耶律氏不得不接受耶律阮称帝的事实,而其也正式即位成为了辽国的第三任皇帝。


辽太祖皇后述律平

从耶律阮即位的过程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辽国内部贵族之间并不团结,其中多股势力还在进行暗中角力。虽然在贵族们的支持下辽世宗获得了统治地位,但是其面对的依然是一个混乱的朝局,尤其是述律氏身后庞大的后族势力还没有被完全翦除,这给之后的辽国政局带来了众多的问题。

而辽世宗在位的时候,其对于政府中原地区有着很深的执念,这让他没有处理好国内的问题,而其继任者知道想要稳定统治,就要先把国内的问题处理好,因此这也是在辽世宗被杀之后,其后人放弃继续征服中原的重要原因。

辽世宗在位时期中国地区的政局变化

我们知道辽国之所以能够在耶律阿保机和耶律德光统治时期快速发展起来与当时中原地区的混乱局势也是有着一定关系的。不过在辽世宗在位的时候中国地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当时后晋已经被耶律德光所消灭,新建立的后汉在刘知远的统治下也没有表现出太强的实力,这也是辽世宗想要入侵中原的重要原因。

后汉高祖刘知远

不过到了天禄五年的时候,后汉将领郭威建立了后周政权,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消灭了后汉,当时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在得知后汉灭亡之后在太原自立,建立了北汉政权。而他深知依靠自己的实力并不能保全太原,于是他便向北边的契丹人求援,表示愿意像之前的石敬瑭一样对辽国称臣,只希望其能在北汉面对后周进攻的时候提供一定的帮助。

而与此同时位于江南地区的南唐也感受到了后周的强大压力,因此当时南唐政府多次派遣使者来到辽国与辽世宗会面,希望能够与其结盟,共同应付强大的后周。我们知道在五代时期,南方的各个割据政权对于北方政府的更替向讲是不太敏感的,而这次南唐主动和辽国结盟,这就可以看出新兴的后周已经让他们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后周的强大,而这样的政权是之前五代时期所罕见的。


后周太祖郭威

而此时的辽国则刚刚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内乱,内乱的发起者多为萧氏后人,其中尤其以萧翰的反叛影响最大。而辽世宗虽然平定了这些叛乱,但是这些叛乱的发生依然对辽国的国力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此事在

《辽史·世宗耶律阮纪》

中有如下记载:

"三年春正月,萧翰及公主阿不里瘐反,翰伏诛,阿不里庾死狱中。"

当时辽国国内的政治局面还不稳定,而且财政收入和军事力量都不足以支持辽国进行大规模的南侵。此时接受北汉和南唐的同盟协议显然是极好的选择,这样既可以得到稳定的财政来源,也可以保证边境的稳定。还能对后周形成一定的牵制,防止他们快速吞并北汉和南唐,做大自己的势力。


五代后期中国疆域图

但是辽世宗却没有对当时的中原局势进行分析,不打算休养生息,而是一意孤行地想要继续北伐,与后周直接开战。他这样的选择在契丹贵族之中引发了争议,人们开始怀疑辽世宗的执政能力,这也为之后其被弑埋下了伏笔。

当时中原地区人民对于辽国的态度以及辽世宗被杀后的政治局面

在天禄五年的时候,不顾朝中大臣们的反对,辽世宗耶律阮依然坚决地发动了其在位期间的第二次大规模北伐。由于前面提到了这次北伐的对手是强大的后周,当时的辽国又刚刚发生了内乱,因此人们对于这次出征的结果并没有太好的预期,并且在辽国国内也出现了反对辽世宗的声音。


叛臣耶律察割

在辽世宗南征的途中,路经归化州详古山,辽世宗打算在这里祭奠自己的父亲耶律倍。在一日夜里,其举行了盛大的宴会,辽世宗和大臣们都喝得酩酊大醉。其亲信察割借此机会将辽世宗刺杀,而这次仓促的南征也就戛然而止。此事在

《辽史·世宗耶律阮纪》

中有如下记载:

"九月庚申朔,自将南伐。壬戌,次归化州祥古山。癸亥,祭让国皇帝于行宫。群臣皆醉,察割反,帝遇弑,年三十四。"

而在此之后,辽国内部又出现了激烈的权力斗争,最后寿安王述律战胜了叛乱的察割等人,获得了帝位,是为辽穆宗。

在辽穆宗上位之后,其立即与北汉以及南唐结盟,并且让辽国进入了战略防守的态势,放弃了从辽太宗开始就一直沿袭的南侵路线。而之所以辽国政府会出现这样的转变,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雄才大略的后周世宗柴荣

首先是辽国内政依然十分不稳定,当时刺杀辽世宗的察割,其父亲安端是帮助辽世宗战胜耶律李胡的重要人物,连他的儿子都做出了背叛辽世宗的行为,可见当时契丹贵族内部已经不再将维护统治者作为其目的,而一心只想着获取利益,在这样的时刻发动对外战争显然是不明智的。

其次则是在辽世宗被杀之后,察割等人也觊觎帝位,发动了内战希望能够夺得辽国的最高统治权。这次内战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是依然对辽国的国力造成了很大的消耗。当时的辽国军力不足,显然无法与强大的后周开战。

而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在辽世宗北伐的过程中,其遭到了中原地区百姓的奋勇抵抗,这让辽国统治者看到了中原人民的反抗精神。

他们知道即使自己能够夺取中原地区的城池,也绝对没有办法在那里进行长久的统治。更何况当时周世宗柴荣刚刚即位,其表现出了比郭威更加强大的能力和野心,此时与这样一位对手结怨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辽世宗之后的辽穆宗以及辽景宗两位君主放弃了辽国之前的战略路线,放弃了对于中原地区的主动进攻。


辽穆宗耶律璟

结语

在晚唐以及五代时期,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契丹人迅速崛起,成为了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游牧民族。而鉴于当时中原地区的政局十分混乱,辽国的前几位皇帝看到了征服中原地区的希望,因此在辽世宗之前,辽国的发展路线都是不断进行南征,以求扩大自己的疆域。

不过由于辽世宗的即位并没有得到全部契丹贵族的认可,因此其在辽国高层中产生了一定的争议,这让辽国的内部统治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辽世宗在位的几年中,各种叛乱层出不穷。而与此同时,辽国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让辽国的国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在这样的时候,辽国显然是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持大规模的对外作战的。而辽世宗的被杀则暴露了当时辽国内政的混乱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后的君主就更加不敢发动南侵了。

而且当时五代中的最后一个政权后周也正在兴起,其两任君主郭威和柴荣都是能力十分突出的军事统帅,而辽国的盟友北汉和南唐则已经完全无力与后周对抗,这就让辽国只能采取战略防御的策略了。

参考文献

1《辽史·世宗耶律阮纪》

2《资治通鉴》

3《旧五代史·契丹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