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门山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北郊的长江江畔,东为东梁山,西为西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然门户,所以此山因此得名。大财主为了这巨大的宝藏,就带了两个大汉抢了老人的大冬瓜,并打开了山门,当财主看见满洞的金光闪闪,一时迷花了双眼,于是让大汉先带了一只金牯牛出去,然而两个大汉不小心将大西瓜碰落滚到了山洞里,山门重新关上,冬瓜滚到江对岸变成了另一座山,可恨的地主也被关进了山洞里再也出不来了。

开元十二年,时年二十四岁的李白开始了辞亲远游的生活,在游山玩水之间,李白见识了许多不一样的美景,也因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写景诗篇。他于远游的第二年出蜀,舟行江中顺流而下,在赴江东的路上行至天门山,见识了天门山的壮阔之后,他有感而发写了一首七绝,也就是很多人熟知的那首《望天门山》。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北郊的长江江畔,东为东梁山,西为西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然门户,所以此山因此得名。《江南通志》里是这样记载天门山的:"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其实我国境内有许多座天门山,但临长江的好像就只有这一座了,所以结合李白诗中内容和人物生平,就知道所写的是安徽的天门山了。

因为一首《望天门山》,天门山打响了它的名号,无数人为了一睹诗仙诗中所述的壮丽风光慕名而来,但关于天门山本身,其实还有一个传说的故事。据说在最初的时候,长江岸边只有一座梁山,是位于和县境内的西梁山,西梁山的脚下住着一位六十多的鳏夫老人,靠在山下种粮种菜度日。

有一年夏天,恰逢大旱,老人种在山里的冬瓜大都干死了,只有一个三十多斤的大冬瓜还活着,老人见此不免叹息,仅靠它可怎么生存啊!但之后来了个白发老人问他冬瓜卖不卖,老人惊奇居然有人要买冬瓜,在一番交流之后,才知道自己屋后的这座山竟然藏满了金子,山门被西瓜锁住,钥匙就是这个大冬瓜,老人听后高兴不已,就更不准备卖冬瓜了,并把冬瓜摘下来抱回家了。然而,这个秘密被不远处的大财主听见了。

大财主为了这巨大的宝藏,就带了两个大汉抢了老人的大冬瓜,并打开了山门,当财主看见满洞的金光闪闪,一时迷花了双眼,于是让大汉先带了一只金牯牛出去,然而两个大汉不小心将大西瓜碰落滚到了山洞里,山门重新关上,冬瓜滚到江对岸变成了另一座山,可恨的地主也被关进了山洞里再也出不来了。而那座冬瓜形成的山之后就叫做东梁山了,后来人们也将这个传说叫做"冬瓜钥匙西瓜锁"。

说完天门山,再回头看看李白的这首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从中间断开,大概是长江将它冲断的吧,首句诗人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可以看出长江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而在诗的第一句,诗人用楚江表示长江,指的是长江流经楚地的一段,故在楚地境内的就被人叫做"楚江"了。

长江之水向东奔流,浩浩荡荡,但在此处又折回了,什么原因呢?自然是山脉阻挡了水的方向,本来畅通无阻的江水,突然碰上了两座山的阻挡,只能从其中的狭小通道过去,自是激起回旋,更衬得水势波涛汹涌。或许第一句着重表达的是江水的气势,但在第二句里,山脉的壮观也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山水之间的配合,将此景衬托的更为曼妙神奇了。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对立相望,江面上的孤舟像是从太阳边上前来的一样。这儿的青山自是指东梁山和西梁山了,诗人站在那一叶孤舟之上,眺望远方的两座青山,随着船只的移动,青山也越来越近,在李白的想象之中,这两座青山应该是在欢迎前来的自己吧。青山都如此热情了,诗人自然更加兴奋,从日边来的孤帆,乘风破浪,和青山相触,这儿将李白的豪迈奔放、无拘无束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在这不拘小节的豁达之中可见到的是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全诗通过一个"望"字,将自己所见之景平白的描述出来,但在形容过程之中,又赋予了山水奇妙的生命力,结合这首诗歌所创作的时期,正好是李白第一次远游期间,在二十多岁的大好年纪里,诗人正是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的年纪,也是对风景最为着迷的时期,所以看见如此壮丽美妙的风景,也情不自禁的在诗中展示了自己的愉快。

天门山是壮观的,江水奔流的气势也是豪迈的,从两岸青山的夹缝之中向远处望去,风景依然是美不胜收。李白的这首七绝,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其中表现的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是遮挡不住的,初出巴蜀的兴奋与乐观也在诗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在开阔的意境之中感受自然的魅力,也感受李白自由洒脱的盛唐精神风貌!

漫游本就是一件令人兴奋地事情,见此壮观的山水风光,自是更容易让人开心,在山水之中感受壮观豪迈的精神,也在山水之中寻找生命的乐趣,在自然中感悟人生,也在自然之中寻找诗仙的飘逸浪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