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曾经说过自己最喜欢“花未全开,全月未满”这句话,认为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真正的惜福之道。而曾国藩的一生都在用这句话像我们诠释人生的最佳境界“花未全开月未圆”,万事求缺,才是平安惜福。

曾国藩,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一生曾任武英殿大学士,也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官至两江总督、死后谥号“文正”。然而,较之政治军事才能,他的为人处世哲学更让人印象深刻。

他曾经说过自己最喜欢“花未全开,全月未满”这句话,认为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真正的惜福之道。

谁说不是呢?繁花处于刚想绽放,月亮还是残缺的状态。这时候,我们还期望看一树花开,赏一轮圆月,对美好的事物还是有所憧憬,且可望犹可及;如果花未含苞,月未露牙,美好的事物对于我们来说还是那么遥遥无期,可望不可及;亦或花已盛开,月也盈满,接下来的情况便是繁花逐渐凋零,满月慢慢亏缺,美好的事物即将走到尽头,让人怎么心欢喜呢?

由此,这句话不仅体现了晚清一代名臣的人生处世哲学,还体现了一个自然规律,那就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告诫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要懂得惜福,不要盲目追求极致完美。

而曾国藩的一生都在用这句话像我们诠释人生的最佳境界“花未全开月未圆”,万事求缺,才是平安惜福。仕途中的曾国藩无疑是一个通透练达的人臣。

他的早年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几次落第,都没有有损他的自信,二十七岁时终于金榜题名,正式踏入仕途生涯,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官至两江总督这不仅靠运气,最重要的还是努力。

他常常读书,以史为鉴。

同治三年(1864年),他和其弟曾国荃一同率领湘军攻陷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南京)。解决了朝廷如此大隐患,自此,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又加“太子太保”衔,位极人臣,德高权重,更是成为清史里第一位出将入相、封侯拜爵的汉人。

那时的他手握重兵,门生遍天下,有才能的人都以做他的幕僚为荣,这样的殊荣,是何其尊贵。

然而,熟知历史的他,始终知道“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他很清楚这种表面风光之下何尝不是危机重重。要知道,自清开关以来,历来手握重兵的权臣,能有几个是善始善终的?

顺治帝入关,其叔叔摄政王多尔衮死后惨遭鞭尸;康熙王朝的鳌拜大臣,武英殿被擒最终囚中老死;还有雍正时期的年羹尧,还不是被削官夺爵,列罪九十二条,赐自尽......这些先例都告知他盛极必衰,繁华之下的危机四伏。更何况自己还是满族天下的一个掌重兵、握实权的汉人,这样岂不是更加遭恨!自古以来,功高震主之辈,大都不得善终,上演着时代悲剧“走兔死,狡狗烹”。

于是,同年八月,他就撤裁湘军两万五千人,然后让自己的弟弟以病告退,交回兵权,最后十几万湘军只留了一万多人。此举无不向统治者说明自己的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因此赢得了同治帝的信赖,才能官至两江总督。生活中的他也是如此,知道不完美才是人生。

他虽然德高权重,家中富贵之极,却一点也不骄奢淫逸。不仅如此,他还告诫家中亲人兄弟姐妹等,居安思危,不可恣意浪费。他说: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见解独有一套。他始终主张勤俭持家,治学严谨,与邻友善,书以明理,史以为鉴。

他著有《家书》,收录百篇文章包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种种知识,告以后人如何为人处事。

其中就有一篇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

大概的意思就是他希望后代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经常教育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还看清了自然规律盛极必衰,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所以他并不主张把财产留给后代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如果后代子子孙孙都能发奋图强,哪里会愁没饭吃。这些道理无不是告诫我们盈虚消长的道理。

而在做人方面,他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从不强出头。在家书中,他经常告诫父亲族人,不可滋生事端,强抢出头,凡事都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不可把路堵死,让自己无路可走。

他给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求阙(缺)斋,也是警醒自己,万事不可追求极致完,有缺憾才是人生。《易·丰》中有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乎人乎!”

意为到了中午太阳就会西落,十五月圆之后便会慢慢亏缺,天地之间都有盈虚消长的道理,况且是人呢?

所以,“花未全开月未圆”,追求完美,但又不希望达到完美的境界,让自己一直处于努力,保持进步的状态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