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是因爲當時宮廷內王公貴族們生活富裕,飲食豐富甚至奢靡,由於過度食用高蛋白、高嘌呤的食物,導致血液中尿酸升高,從而患上了痛風。就目前的醫學水平而言,雖然無法探究痛風的確切病因和發病機制,但由於嘌呤分解產生的尿酸所導致的高尿酸血癥,是痛風最重要的生化基礎這一點是無疑的。

痛風想必在大家的生活中,應該是不陌生的,我國目前高尿酸人羣約1.7億,其中痛風人羣超8000萬,已經成爲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疾病。

世界上記載首例痛風病誕生於歐洲的宮廷,所以又將痛風病稱爲“宮廷病”。主要是因爲當時宮廷內王公貴族們生活富裕,飲食豐富甚至奢靡,由於過度食用高蛋白、高嘌呤的食物,導致血液中尿酸升高,從而患上了痛風。

看到這裏,大家應該很奇怪,不是說蛋白質含量越高的食物越好嗎?其實不然。當人體內的蛋白質被酶分解成氨基酸後,就會產生嘌呤。我們人體本身組織中就含有許多嘌呤物質,當嘌呤物質被分解後,會產生尿酸,倘若體內的尿酸過量,就會導致尿酸結晶在體內的關節體液和組織中凝聚結塊,痛風便產生了。

正常情況下,這些尿酸對我們的人體並無多大損害,但當人體攝入過多含有高嘌呤的食物時,這些食物內含有的嘌呤再分解,所產生的尿酸對人體危害可就不小了。

由此可見,縱然蛋白質再好,過量食用也是不適宜的。下面附上一張食物嘌呤表,供大家參考。表中數據爲:每100克嘌呤含量,單位爲mg.

看到這裏,相信大家能夠對自己日常食用的食物有所把控了。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減少飲酒和高嘌呤食物的攝入,適當的運動,不要讓自己過度勞累。在寒冷的天氣,也要注意自己關節的保暖。

就目前的醫學水平而言,雖然無法探究痛風的確切病因和發病機制,但由於嘌呤分解產生的尿酸所導致的高尿酸血癥,是痛風最重要的生化基礎這一點是無疑的。

那倘若不幸痛風了,應該如何做呢?

醫生建議高尿酸血癥患者需要定期檢測體內的尿酸含量,倘若痛風已經發作,那麼就要聯繫醫生進行藥物控制,平時更要注意預防急性發作,從醫囑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和作息規律,飲食方面以下四點尤爲需要注意:

1)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常見的高嘌呤食物有:動物內臟、豬牛羊肉、水產品(貝類、沙丁魚、金槍魚、鳳尾魚等)。

2)限制飲酒,尤其是啤酒,會影響尿酸的代謝排出。

3)適當多飲水,日飲水量2000ml以上。

4)少喫肉類,多攝入新鮮果蔬。

目前,我國的痛風人羣患者已經高達8000萬,可謂是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後的第四高,嚴重的危害着我們的身心健康。

尤其是目前在醫學上,我國痛風的診療達標率不足五成,所以更要加以小心。需要注意的是,高尿酸血癥並非像前三者一樣,只是多發於在老年羣體中,年輕人更應該注意。

現在社會年輕人精神壓力大,嗜飲酒,同時工作應酬更多,肉製品和海產品等攝入更多,所以痛風日益年輕化,年輕人更應該留意作息飲食。千萬不要憑藉着自己的年輕,讓身體過勞,要知道,痛風病發作時,還是很疼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