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交戰疫·音樂不斷”(9)——貝多芬《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

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

Op.125

作於1819至1824年間。貝多芬通過這部作品表達了人類尋求自由的鬥爭意志,並堅信這個鬥爭最後一定以人類的勝利而告終,人類必將獲得歡樂和團結友愛。

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第一主題嚴峻有力,表現了艱苦鬥爭的形象,充滿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壯的色彩。第二主題木管樂器顯現出一絲悲涼的氣氛。整個樂章旋律跌宕起伏,時而壓抑、時而悲壯,我們似乎看到的是勇士們不斷衝擊關口,前赴後繼企盼勝利的景象。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主題明朗振奮,充滿了前進的動力,似乎給正在戰鬥的勇士們以積極的鼓勵,似乎讓人們一下子在陰雲密佈的戰場上看到了和煦的陽光和藍色的天空,可是在其中人們依然可以體會到生活的艱辛。

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相對前面兩個樂章顯得寧靜、安詳了許多,旋律雖然平緩,但是不失柔美。第一主題充滿了靜觀的沉思,具有強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第二主題溫文爾雅,富有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在前兩個樂章表現出激烈的戰鬥場面之後,第三樂章似乎是大戰中短暫的平息。

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其中人聲部分所演唱的正是德國詩人席勒的詩作《歡樂頌》!但在人聲出現之前,音樂經歷了長時間的器樂演奏的痛苦經歷,含有對前三個樂章的回憶。伴隨着激情澎湃的唱詞和急速雄壯的旋律,《歡樂頌》唱出了人們對自由、平等、博愛精神的熱望。整部作品在無比光明、無比輝煌的情景下結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