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晚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銀行理財新規引發了市場激烈的反響,要知道銀行理財的資金規模高達20萬億元人民幣,新規一旦實行,這個數據無疑會進一步擴大。而銀行理財因爲背靠銀行,讓老百姓感覺有銀行做背書,安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真是這麼想,大家就太天真了,作爲理財,哪有沒風險一說,只是風險大小罷了。

銀行理財1萬元就能買,風險大嗎?老百姓買前要注意哪幾點?

銀行理財門檻降至1萬,參與的人將更多

在老百姓眼裏,銀行理財一直是非常安全的理財選擇,雖然收益率不是很高,但也比存銀行定期或者直接放活期要強不少吧。特別是,不管怎麼樣本金和收益基本能如期兌現。

但是,讓不少老百姓心生不快的是,銀行理財產品的起售資金都是5萬元起,有的甚至更高,這對大多數老百姓,特別是偏年輕的羣體來說,是非常不爽的,手頭資金不足5萬,就被銀行理財拒之門外。

這也是爲什麼一些高風險的投資小老百姓在不瞭解的情況下也是趨之若鶩,畢竟像P2P、股票投資門檻低啊,銀行理財參與不了,這些投資方式還是可以折騰下吧。不過,隨着今年6月以來延續至今的P2P爆雷,不少踩雷投資者算是嚐到了高風險投資帶來的痛擊。相比較而言,銀行理財還是靠譜得多!

那麼,靠譜是不是就意味着沒風險呢?如果真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如果銀行理財門檻從5萬元降至1萬元,那就意味着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會加入銀行理財這隻隊伍,勢必會新增很多零經驗的投資者。大家要搞清楚,銀行理財並非沒風險,還是需要擦亮眼睛,學會識別風險,做好買前準備。

銀行理財1萬元就能買,風險大嗎?老百姓買前要注意哪幾點?

老百姓買銀行理財要注意幾點?

1、學會區分銀行自營和代理產品。很多老百姓都有一個誤解,認爲只要是銀行出售的理財產品就是銀行自己的,其實銀行理財有自營的也有代銷的。所謂自營就是銀行自主發行的,一般投資中低風險領域;代銷則是基金、保險、信託等機構的產品,銀行只是作爲銷售渠道,風險不可控。

大家要注意,銀行自營理財產品會有產品說明書,並且有唯一的產品編碼,可以在中國理財網上查到產品信息。

2、首次購買銀行理財一定要到銀行網點做面籤。這次銀行理財新規也規定了,個人首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要到銀行網點進行面籤,同時要做風險承受能力評估。

在理財這個問題上,投資者不要只圖省事,很多高風險投資就是抓住人的這一惰性,所以跟自己的錢相關的事情,多跑點多問多看多聽多瞭解都是必要的。

3、不買跟自己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的銀行理財產品。銀行理財沒有剛性兌付之說,保本理財產品也要退出歷史舞臺了,所以不要再以爲銀行理財就是保本的低風險的了,這點一定要有正確的風險意識。

那麼銀行理財產品風險由低到高分爲5個等級,R1—R5分別爲謹慎型、穩健性、平衡型、進取型和激進型。在購買產品時,眼睛不要只盯着收益,不要買超出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比如謹慎型投資者就不要去買R3及以上等級的了。

4、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做雙錄。現在銀行都有雙錄專區,雙錄就是錄音錄像,根據規定,投資者只有接受雙錄才能在銀行櫃檯購買理財產品。其實雙錄就是幫你留下銷售證據,銀行工作人員要根據規定來走銷售流程,對投資者來說也是多了一層保護。

銀行理財1萬元就能買,風險大嗎?老百姓買前要注意哪幾點?

以上就爲大家介紹了購買銀行理財之前要做好的一些準備工作,不要有排斥心理,自己注意風險加強保護,是對自身負責。那麼,在銀行理財產品銷售起點降至1萬元之後,銀行勢必將迎來更多普通老百姓來投資,這部分人之前可能沒有買過銀行理財,在理財風險意識的培養上還需要做好功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