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听话的时候,特别是青春期,这时的孩子很叛逆特别难管教,很多时候父母越说,孩子的逆反心理就越强,不是大哭大闹就是跟父母对着干,这让家长们都非常头疼。孩子就像是一棵苗,需要父母去灌溉和矫正,绝对不能放任不管,否则很容易就“长歪”了,很难长成笔直的大树。要想孩子乖巧又听话,其实可以适当给孩子立点规矩,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立好规矩在很多时候往往比家长吼上成千上万句更有用。

1、设置明确且具有弹性的规则

给孩子设立规则首先一定要明确,同时要注意有一定的弹性。举个例子,如果孩子想要吃冰淇淋,但是天气变凉,吃冰淇淋很容易感冒拉肚子,可是孩子真的特别想吃,最近各方面又表现都很好,就不要直接拒绝,可以给孩子买一个最小的,或者只让他吃几口就行了,并且告诉他这次是个例外哦!因为冰淇淋吃多了会肚子疼,下不为例。这样一来孩子很容易就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会遵守妈妈告诉自己的规则,下次就不会一看到冰淇淋就吵着闹着一定要吃,因为他知道妈妈会在合适的时候满足自己的要求。

2、规则一旦确立,家长要一起执行

很多家庭总有一个人唱红脸,另一个人唱白脸。事实上,这种方式不利于规则的实施。如果规定成立了,所有的父母都应该统一执行,而不是妈妈,但是爸爸不执行,或者爸爸妈妈执行,爷爷奶奶不执行,所以很容易让孩子们的《钻空子》认为还有另一方在养活自己,所以规定没有成立,基本上没有用。所以一旦定了规矩,全家人都会遵守,让孩子知道家里没有人可以随便打破规矩,也就是说,爱自己、受尊重的爷爷奶奶也不例外。慢慢地,孩子会养成好习惯。

3、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适应规则

很多家长特别急于求成,刚下规矩之后就要求孩子马上按照自己的规则去执行,孩子一旦犯错或者违反了规则,就责骂或者惩罚孩子,其实这么做反而会适得其反。凡事都需要花时间去消化,家长们建立好规则以后要给孩一定的时间去适应规则,让孩子慢慢去接受。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如果是第一次没有完成,不要一上来就是打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调整教育方式,多给孩子几次机会,这样几次之后孩子自己也知道这个规则的度在哪里了,以后也会自觉去遵守。

家长们给孩子建立的规则尽量简单易懂,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并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的能力也没有成年人那么强,所以不要把规则定的特别复杂或者苛刻,要不然孩子是无法理解的,会经常犯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