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朋友们查看小燕趣闻新发现的早晨分享,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
王阳明,阳明心学的创立者,传奇的一生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成就,能被尊为中国的第二位圣人是实至名归的。阳明心学对近代东方尤其是中国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很多历史名人都学习、践行他的学问。
但是,学习阳明心学往往会陷入“唯物”与“唯心”思辩与争论中,这不奇怪,年轻时的王阳明也困惑过,他按照朱熹的“格物穷理”的要求试图求理于事物以失败而告终,直到“龙场悟道”,才明白“心即理”,心外无理,求理于事物是错的,那么,阳明心学是“唯心”的吗?也不是,应该说是“唯良知”、“唯天理”、“唯心体”的,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主观”的“心”。这部分先不详细展开,今天主要想讲一下阳明心学中心性涵养的实修方法——格物致知。
实际上从证悟“心即理”到“知行合一”是需要“格物致知”来达成的,因为人是要靠“思维”来指导行动的,但在王阳明看来,这是妄动的心,并不能成事的,必须“养得此心不动”。这与老子的“为道日损,以至于无为”的教导是一个意思。这个养心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致知就是致良知,那么“格物”怎样“格”呢?突际上,“格物”就是“格心”,因为“心外无物”,那为什么不说“格心”呢?因为“心之体”是不需我们格的,我们也没那个功能,需要“格”的是“心之体”所成的物给我们带来的困惑,所以才说“格物致知”,怎样格呢?格是“至”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有心之本体的觉知,实际上就是“观心觉念”,这个在记录王阳明教导的《传习录》中多有提到。
“格物致知”是涵养心性的方法,不是做学问、搞科研,那完全是两个方向,格物致知需要返求诸己,能养得此心不动则成圣人,但是,如果要实修这个方法,要先领悟“心即理”,悟后才能修习。
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非常感谢你们的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