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的動漫迷們一直以來翹首期盼眼前一亮的本土原創作品,就在觀看完《萬乘之王》以後,忽然就好像找到了終於可以賦予衆望的寄託,不少的中國動漫迷關注了這部片子以後,更是無不熱淚盈眶:“中國動畫崛起了。《萬乘之王》正是抱有着這樣一份熱情和勇氣的創作團隊所組成,它的所屬公司艾狄動力已準備好和各大電視臺聯繫,這部原創TV動畫也即將就在北京卡酷動畫衛視首播。

  作者/ 張櫻贏 編輯/ 馮寅傑(本文原載於《創業人》雜誌 原標題《艾狄動力:帶動中國動漫發展的火車頭》)

  曾經的中國動漫在60年代發展到了巔峯,作品層出不窮,具有蓬勃生機。後來動漫的停滯也讓它倒退回了發展初期,就在它毫無起色的時候,鄰國日本搶去了它所有的奪目光芒。至此,中國動漫不得不重回探索時期,不同風格形式和製作方式的作品不斷面世,也顯示出了中國現在對動漫的重視與關注,日本的動漫產業帶來的巨大收益對每個人來說,顯然是不可抗拒的誘惑。與此同時,一批深受日本動漫影響的中國青年也逐漸加入到了中國動漫行業建設的隊伍中去。

  中國動漫不甘落後,她應該重拾曾經所擁有的輝煌。動漫公司的隊伍正在不斷擴大,雖然國內的發展與細分尚未明朗,但是因爲抱着一股對動漫的熱愛,他們誓要一步一個腳印,將這條艱辛坎坷的路踏平鋪順。

  北京艾狄動力影視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正是由這樣一批極富時代使命感的人組建起來的。這家充滿激情和活力氛圍的影視文化公司,致力於爲中國廣大動漫愛好者們打造出一部部本土原創經典動漫影片,讓中國動漫也能走出國門,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一份熱情,一種感動

  80年代末,三分錢還是五分錢的小人書,一看便是一整天。在家裏,或者在書店,小朋友們半天才會改變一個姿勢地一頁頁地翻看着手裏的小人書,頭幾乎都快要掉進每個線條絢爛內容豐富的畫面裏面,直到大人們的一聲喊叫和幾番拉扯,纔會打斷他們和這些奇幻世界的聯繫。

  十年以後,小朋友成了少年。每天在放學以後,呼朋引伴,在家裏的電視機前等待着動畫片的播映,癡迷到幾乎連一分鐘的畫面都不能錯過。大家在電視機前爭相模仿動畫片中的一些角色一些動作,玩耍打鬧,儼然一個個從虛幻世界裏走出來的角色。

  書店裏的小人書忽然變得表情黯淡,往日和小朋友們的簡單互動已經不復存在,沒有一個孩子的手伸向它們,它們從此堆疊在角落裏,到最後,被書店的店員撣撣灰塵便被一摞摞地抱出了書店,扔進塵封的紙箱子裏,被運走到了不知道哪裏也沒有人關心的地方去。

  又過了十年,這些曾經看過小人書和動畫片的一部分人,仍留在兒時的那份最簡單又快樂的回憶中不肯撤離。長大後的他們,分佈在祖國的各個城市各個角落,以他們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動漫的這份執着與熱愛。

  只有保留着那份最原始的赤子之心,才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出自己的熱情與能量,自身成爲一個能源不斷的太陽。

  然而,在這充滿着木然的瞳孔和靈魂的世界裏,很少能再看到人們仍執着於曾經的那份觸動,在喪失了簡單與純真後,便輕易拋棄了那輕如泡沫的夢想,忙碌地奔走於各處。

  “最重要的是熱情。”《萬乘之王》的創作團隊正是一羣像孩子般具有創造力和熱愛着動漫的青年們所組成的,他們在講到最初接觸動漫時的種種經歷,歡快喜悅溢於言表,不曾因年齡的增長和歲月的變遷而變淡褪色。

  一個念頭,一種做法

  在十多年前,接觸小人書以後的日子裏,中國大量引進了國外動畫,那更爲精彩與豐富的畫面和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了這些年輕人們,導致了本土動漫失去了市場競爭力。

  “我們知道動漫迷們都喜歡什麼樣的動漫,身爲國人,也希望能夠做出讓大家都喜歡的本土原創的動漫作品來。多少作品就這樣銷聲匿跡了,也有一些經典的仍留在我們的回憶裏……現在,是我們該出手的時候了。”

  接受這次採訪的是艾狄動力總經理羅威威和副總經理董光明,總導演趙禕丹以及負責《萬乘之王》對外發行的市場部經理陳宇。

  《萬乘之王》正是抱有着這樣一份熱情和勇氣的創作團隊所組成,它的所屬公司艾狄動力已準備好和各大電視臺聯繫,這部原創TV動畫也即將就在北京卡酷動畫衛視首播。

  不僅從畫風上吸取綜合各國優勢和結合本國特色,將中國風揉入整個片子之中,還在配音上下了一番心思,與以往的國內動漫配音也不一樣。從片子中,確實能找到許多中國元素和印記。

  比起單調的表情和簡化的動作,艾狄動力對動畫的運動規律更爲細緻和掌握得更全面,不僅運用二維原畫、動畫的優秀人才,並且結合三維軟件修飾打造一個最終效果和場景,這種在國際上十分普遍的動畫運作流程,艾狄動力也已經熟練運用。

  這部片子的人物設計和原畫設計都是由總導演趙禕丹來完成的。對角色的性格塑造上,艾狄動力甚至細緻到每個人物的星座和個人習慣特色方面都做到十分到位,因爲他們知道,內容是由人物所引導,而真正能創造價值的正是這些各色各異的人物,他們吸引着不同的觀衆羣,讓他們深陷其中甘爲粉絲,至此才能真正做到能夠創造價值和生命力的動漫角色。

  除此以外,人物動作的流暢,不僅來源於對運動規律的熟練掌握,還在於他們親身試驗的工作方式——事實上,在知名動畫公司裏的每個員工的辦公桌上,都會有一面鏡子,這面鏡子是爲了方便每個動畫師觀看他們的面部表情以及細微動作的,人們只有觀看真實的表情和動作,才能創造出來更爲令人信服的人物形象。不是運用一套理論紙上談兵,艾狄動力將每個細微動作都賦予實踐,在艾狄動力,每個動畫師,都是演員,都是動作演員。

  果然,不負衆望,《萬乘之王》自從在官方博客發佈預告片以來,引來無數人的關注。本來並沒有想作大力宣傳的艾狄動力,通過這次的試水,來看看觀衆的反應,儘管大家反映是好壞參半,但是艾狄動力顯然並未受太大影響,因爲他們覺得有爭議就證明有關注,新生事物的誕生若是面臨着爭議,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總比沒有爭議的好,那就證明沒有關注度。”

  一段經歷,一次成長

  副總經理董光明介紹說,在那個還沒有動漫教學的年代,國人靠着自己摸爬滾打過來,他們憑着對小人書的喜愛,一直走到了今天。正是那些曾經給他們觸動的精彩動漫讓他們也有了想要自己創作的衝動與念頭。就在給別人畫着一些簡單漫畫的時候,國內政府終於出臺了扶持動漫的政策,董光明覺得時機到來了。

  於是艾狄動力成立了。

  “公司聚集了一批身經百戰的人才,他們有着多年並肩作戰的經驗,團隊氣氛十分輕鬆活躍。”副總經理董光明一開始接待的我,跟我詳細地介紹了公司的具體情況。這支團隊的每個人,對動漫的那份執着與純粹的追求,讓他們在夢想面前變得十分可敬、十分可愛。

  “當時的國內動漫轉到市場以後,出現了斷檔,動漫市場的競爭力不很可觀。《萬乘之王》最初只是一個想法,但是是否能做,是否能做好,還需要人力、物力等等,因爲,要做肯定要做最好。”

  從一開始的小工作室,到最後規模見長的公司,艾狄動力一步步成長起來,並且不驕不躁,積蓄着自己各方面的資本。只依憑自己的力量,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堅持將品質打造到最好,不屈服於各種形象或內容塑造的壓力,將更多有意義又有意思的內容巧妙地表現出來。

  故事成型於2005年的《萬乘之王》,在精心醞釀和策劃之下,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大有一鳴驚人之勢。在看完《萬乘之王》預告片以後,驚訝於中國動漫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同時也被其和預告中的畫面和劇情被震撼得渾身顫慄,不禁抖下一身的雞皮疙瘩。人物表情自然細膩、動作流暢連貫、造型果斷精緻、場景壯觀宏大、氣氛震撼人心。這種處理到位的細節組合起來,讓這部《萬乘之王》遠離“粗製濫造”的一貫標籤,甚至讓人懷疑“中國動畫竟能做到如此地步?”

  這則國內原創動畫,自發布完預告片以來,評價雖褒貶不一,但卻引來萬人關注。中國的動漫迷們一直以來翹首期盼眼前一亮的本土原創作品,就在觀看完《萬乘之王》以後,忽然就好像找到了終於可以賦予衆望的寄託,不少的中國動漫迷關注了這部片子以後,更是無不熱淚盈眶:“中國動畫崛起了……”

  動畫選擇了符合全球大衆審美品位的熱血少年題材,其受衆年齡範圍也將逐漸擴大轉移,將不再只是“小孩子看的東西”,也能夠更爲廣泛地傳播開來。

  一個夢想,一名伯樂

  艾狄動力固然希望做出更多優秀的片子,而對於投資商的選擇來說,他們更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這樣,在通往前方的路上,他們才能夠保證自己毫無障礙地長驅直入,不偏離軌道,與投資商攜手共進,纔是艾狄動力對投資商的最大希望。

  艾狄動力的將來,是希望做動漫界裏的“華誼兄弟”,這在國內上來說,動漫需要有人去做這樣一件事情。影院裏不斷上映的動畫片已並非只有帶着小孩子的家長才會買票了,青年人也會去掏錢去看,影片出來的觀感並不會比任何一部電影出來的效果差。甚至,人們會對一部故事內容良好的動畫片所打動。

  事情就是這樣簡單,有了想法以後,就去努力實施,有些事情還沒人做,有些人太浮躁,有些人直接被拍在了沙灘上,有些人沒站穩被海浪淹沒了。

  就這樣,在滔滔江水之上乘風破浪的人屈指可數,然而,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製造出精良船帆,打造優秀團結的的隊伍,是絕對不會輕易被拍死、被埋沒、被超越的,砍柴先磨刀,他們更有信心面對大風大浪。是夢想與堅持,讓他們一路一直走到了這裏。

  結尾

  還記得那些虛幻世界的角色嗎?

  其實,他們就分佈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裏,或披着迎風飄揚的紅色斗篷,或穿着堅硬無比的金色盔甲,或拿着刺眼奪目的正義之劍,或許還有那不羈的長髮和充滿整個小宇宙般的頑強眼神,他們就像他們所愛的動漫人物。只不過,你既看不見也摸不着他們的一身裝備和武器,可是你不能證明他們就不曾存在。

  就在那些年以後,那些曾感動人心的角色和事物,真正地長進了他們每個人的身體裏,連着筋骨和血肉,從虛幻的世界裏出來,就變成了現實裏的他們。

  ⊙ 以上內容版權歸微信公衆平臺「iNews新知科技 By 馮先生失眠中」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