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假如說“金陵”是指一個城市,作者是想讓王熙鳳在城門前哭呢。王熙鳳被賈璉休掉後哭向“金陵”事更哀。

歡迎小朋友們查看弈宸說歷史的早晨分享,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
看過《紅樓夢》原著《石頭記》的讀者都知道賈寶玉家大院就是皇宮大院,證據就是《石頭記》書裏自帶的北京天安門,自帶的100條中國歷史常識。《懶雲齋初評石頭記》已經幫助紅學朋友們找全了100條歷史常識。
賈寶玉的原型就是廢太子保成二爺,愛新覺羅胤礽。賈寶玉兩次出家,廢太子保成二爺,愛新覺羅胤礽也兩次被趕出家門!林黛玉的原型無人知曉,這個問題需要暫時放下,看過《懶雲齋初評石頭記》的很多朋友都猜出了王熙鳳的原型,看懂《紅樓夢》的朋友越來越多了。“真事隱,假語存”裏的真實歷史事件也就浮出水面了。
看“假語”找“真事”是《石頭記》作者對讀者的要求,只有知道書裏的人物原型纔能有“真事”出現。本文就說說王熙鳳原型的故事。王熙鳳原型的故事的線索在兩個關鍵詞上,“末世”和“金陵”。
王熙鳳正冊畫面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隻雌鳳。判詞曰: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有的讀者說賈寶玉和王熙鳳生活在康乾盛世,這裏用“末世”這個詞來形容王熙鳳就不太合理了?
“末世”和“初世”是相對的,“盛世”和“衰世”是相對的。中華字典裏的解釋可沒說“末世”和“衰世”是一個意思。舉個例子就能更好理解了,現在是2020年,可以說是21世紀的初期,到了2090年應該是21世紀的末期。這裏的初期和末期都是相對而言,是時間節點,同理“末世”和“初世”也是相對而言,王熙鳳判詞裏的這句:凡鳥偏從“末世”來。這裏的“末世”就是時間節點,和“盛世”和“衰世”這兩個詞毫無關係。
《石頭記》作者爲何把王熙鳳定位成書裏的女一號呢?王熙鳳的故事的發展,性格的表現,作者一絲不懈地揮動着巨如鐵柱、細似金針的妙筆,予以傑出的刻畫。而且無論是她自己的傳記或配合別人的場面,作者總把她安置在萬目睽睽的舞臺口上,使觀衆目不暇接,耳不暇聽。王熙鳳的原型就是這樣一位光彩照人的歷史人物。
一從二令三人木裏的人木是一個“休”字,拆字法是漢文學的寫作技法之一。正冊判詞告訴讀者的是王熙鳳最後被休掉了!王熙鳳被賈璉休掉了可不是有的紅學專家在電視上說的那樣,紅學專家說最後王熙鳳和丫環平兒換位置了,平兒成賈璉正妻,王熙鳳成賈璉小妾了,正變副,副變正。這是對王熙鳳降級使用,可不是《紅樓夢》裏說的“休”了,“休”字的意思查查中華字典就知道了,“休”字在中華字典裏可沒有“降級使用”這個意思和解釋。
王熙鳳被賈璉休掉後哭向“金陵”事更哀。有的讀者現在還固執地認爲“金陵”就是指南京,這就太搞笑了。《紅樓夢》書裏的人物名字和地名都是假的,沒有真名。明清兩朝“金陵”就是現在的南京,就是真的地名,這就太讓《紅樓夢》的作者無語了。
假如說“金陵”是指一個城市,作者是想讓王熙鳳在城門前哭呢?還是在城市的大街上哭呢?還是到老宅的房子裏哭呢?還是到城裏的特定地方哭呢?哭向“金陵”事更哀,一句中的“金陵”是指一個特定地點。看過《懶雲齋初評石頭記》第一部的讀者也知道這裏的“金陵”是特指哪裏。
賈寶玉原型是廢太子,林黛玉原型無人知曉,王熙鳳原型多數人猜對了。王熙鳳原型的故事用三兩篇文章是說不完的,王熙鳳的原型就是一位光彩照人的歷史人物,她的故事待續。
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非常感謝你們的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