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是在这次谋求差事的过程中,当时王熙凤尚未答应,贾芸来向宝玉请安,(或许也有点看能否趁机请宝玉帮句话的可能),央求宝玉的小厮焙茗通报下,正巧小红出现,焙茗便托小红进去给宝玉带个信儿,说“廊上的二爷来了”。当然宝玉并没能在贾芸的差事上帮上任何忙,一是贾芸并没有机会说,二是贾芸随后便得到了王熙凤派给他的活,到园内种花种草。

作者

董丽娟

《红楼梦》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主要的男性,似乎都排行老二。

贾宝玉的爷爷荣国公,是老二。

贾宝玉的父亲贾政,是老二。

贾宝玉,“宝二爷”这个称呼简直不要太熟了,排行老二。

贾琏是琏二爷。

贾芸是芸二爷。

贾蔷是蔷二爷。

柳湘莲柳二爷。

连只出现了一下但仗义疏财的醉金刚都是倪二爷……

宝玉,自然是《红楼梦》里主要的男性;贾琏的位置也挺明显。为什么说贾芸贾蔷他们是主要的男性呢,因为在他们身上都有值得肯定的、可贵的品质,和相对独立、完整又美丽的爱情故事。

贾芸和小红的故事

贾芸父亲死的早,母子二人度日辛苦,贾芸打算某个差事来做,于是便来请求贾琏安排。然后在几次三番向贾琏求职的过程中,贾芸发现,贾琏基本上是被架空的,实权在王熙凤手里。

于是他便不再走贾琏的门路,改求王熙凤。果然不久就谋得了一份在园内种花的差事。

贾芸这个人物一出场,作者就交代,他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

比如在求见贾琏的过程中,有次他偶遇宝玉,赶紧向宝玉请安。宝玉因为年龄小,又多和小姐丫头们在一起,对家下旁人不大认得,就也不认得贾芸。贾琏说“他是后廊上住的五嫂子的儿子”,可见也算是贾氏宗族中势单力薄的一个偏支。

宝玉见贾芸长的斯文清秀,长的好,笑说“倒像我的儿子”。贾芸就赶紧要认作是宝玉的干儿子。而当时,宝玉不过十三四岁,贾芸已经十八岁了。贾琏还因此嘲笑宝玉。

然后,贾芸还真以干儿子的名义来拜见过宝玉几次,不过都没怎么见到宝玉。他还给宝玉送过两盆白海棠,宝玉探春他们正好起诗社,第一期就以白海棠为题了。

贾芸的聪明伶俐、才思机变尤其体现在向王熙凤的揽活的过程中。不管是选送的礼品还是说的那些奉承话,都恰到好处,让精明玲珑的王熙凤很受用。贾芸从此算是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正是在这次谋求差事的过程中,当时王熙凤尚未答应,贾芸来向宝玉请安,(或许也有点看能否趁机请宝玉帮句话的可能),央求宝玉的小厮焙茗通报下,正巧小红出现,焙茗便托小红进去给宝玉带个信儿,说“廊上的二爷来了”。

小红当时听见说是本家的爷们,竟“下死眼把贾芸盯了两眼”。(这一点是够胆大的,颇有点当年娇杏看贾雨村那一眼的意思。)她虽是宝玉房中人,却并不在宝玉室内递茶递水、拿东拿西的服侍,平日只在院里做些提水烧茶、喂鸟浇花的事情。

老天只把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不错的,而小红正是这样一个人。

这天,宝玉要喝茶,叫了几声竟然没人应,几个大丫头正好都各办其事去了,小红抓住机会进屋给宝玉倒茶。宝玉见她生的“俏丽甜净”,动作轻巧伶利,言语口齿清晰,颇有兴趣,遂多问了几句。小红也趁机向宝玉回了昨天贾芸来找过的话。

当然宝玉并没能在贾芸的差事上帮上任何忙,一是贾芸并没有机会说,二是贾芸随后便得到了王熙凤派给他的活,到园内种花种草。但贾芸从此却可以干儿子问安的借口让宝玉认识他。

不管怎样,贾芸现在可以进大观园了。但按当时的规矩和身份,男丁男仆出现的地方,女性是要回避的,不管是夫人太太还是小姐丫头。

无巧不成书,故贾芸小红竟能有在宝玉院门口的匆匆一面之缘,偏偏彼此又一见钟情。郎有情妾有意,这种感觉如此美丽,哈哈。不过,他们若想谈恋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小红因为这次为贾芸传口信进了宝玉的屋子,受到其他大丫头的排挤,心里不畅;再加上到了少女怀春的年纪,对贾芸念念不忘,几天都病恹恹的。

也是机缘巧合,王熙凤想找个人传话时,小红正满怀心事地经过。但她眼神极好(老远就能看见熙凤招手),胆子又大(对言传中厉害的熙凤并不害怕畏缩),转念又快(一改刚才的悒郁之气而展无邪甜笑)。熙凤让她给平儿送个东西后回个话,然后小红回了这样一段话:

“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在场的李纨大为吃惊,这么多“奶奶”早听晕了。王熙凤故意笑着问话,小红有问必答,并且态度大方自然,言辞简短清晰、办事利落分明,深受王熙凤的赞赏和喜爱。王熙凤后来便问宝玉把小红要了过去,小红跟着熙凤做事,算是不埋没了她的人才。

话要说回来,上文提到,小红陷入相思,郁郁寡欢。她看到王熙凤招手那次,其实就是和另一个小丫头坠儿,在园内滴翠亭说话之后发生的事。

小红和坠儿说的什么话呢,原来是小红的一块手帕掉了,她让坠儿帮忙找找。谁料这手帕正好被贾芸捡到,(又一个正好。如果说第一次巧遇是偶然,大家也比较容易信服;但这一次“正好”到底是天意还是人意,就不好说了)。贾芸又托坠儿还手帕。但他还的其实是自己的,小红的手帕被他留下了。如此,就叫私通信物,二人便算是互通了心意。

世上事正是这样,有巧的,也有不巧的。小红和坠儿这次说话就不巧被宝钗听到了。宝钗担心被记恨,便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装作是寻找林黛玉刚走到此处。这也是宝钗一直被拥黛的读者所深恶痛绝之一个因由。

话扯远了,这里只说贾芸小红。前八十回中并没有具体交代,但根据脂评,可知二人后来结成夫妻。在最后贾府败落,宝玉和熙凤落难之时,数百奴仆中,只有他们心念旧恩,去狱中看望并设法搭救宝、凤。

在贾府的一众男女中,别说是出人头地非常难非常难,即便只是想站稳脚跟,那都得有两把刷子。阶层的固化,让有些人可以诗情画意悠游生活,有些人走鸡斗狗虚度时日,有些人勾心斗角明枪暗箭,有些人则百无一用生存维艰。

贾芸和小红,一样积极向上,聪明伶俐,善于抓住机遇,努力能干,知恩图报,实在是《红楼梦》中非常可贵而有亮光的一对年轻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