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換季,寶寶咳嗽就成爲一個高頻詞。討論之多不亞於孩子咳咳咳的頻率。娃兒們喉嚨又癢又幹,咳的整宿整宿睡不好覺,媽媽們恨不能親自上陣替代之。

寶寶止咳的路上,媽媽們其實都不乏耐性,爲了避免抗生素等藥物太激進,產生耐藥性,媽媽們會選擇一些比較溫和的中草藥止咳,比如像一直都很火的止咳露或止咳糖漿!尤其是秋冬季咳嗽潮時,簡直是止咳標配,幾乎家家桌子上都有這麼一瓶。

但中成藥止咳糖漿,真的藥效溫和嗎?錯!如果裏面含有可待因這種成分,千萬千萬不要給孩子服用!不僅藥效不明確,嚴重的還可能會致死!

看看這則新聞,簡直觸目驚心!

而在醫院的朋友也曾和我說,前兩年有個一歲半的男孩,因呼吸困難來就醫,各方面指標都不錯,呼吸道內卻有大量痰液。後來才瞭解到,愛子心切的奶奶給他喫了含有可待因的止咳露,正是這類中樞性鎮咳藥,引起了呼吸困難。

奶奶很後悔:我平時咳嗽厲害喫了就管用,哪想到給孩子喫點糖漿會這麼嚴重?

王奶奶的的反應其實代表着一部分家長。可待因是什麼?有什麼危害?你是否注意過給孩子的止咳藥物中含有可待因成分?幾乎大部分的家長表示都不清楚!

可待因,又稱甲基嗎啡,屬於阿片類藥物,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有強力鎮咳作用,可謂鎮咳界的“槓把子”,同時還有鎮痛、鎮靜作用。

但可待因的副作用也很明顯,“長期使用可引起依賴性”“超大劑量可導致死亡”。國家藥監總局明確要求在說明書中必須標註。

由於可待因的致癮性,在2013年有媒體報道稱,一名29歲男子喝止咳水上癮,6年花掉幾十萬元!前幾天還有一則新聞中有些有嗑藥等不良行爲的青年,直接用飲用止咳糖漿來代替毒品!而國家食藥監總早就明令禁止:12 歲以下兒童使用含有可待因的口服溶液。

常見的此類藥物有↓

可待因止咳藥水、氫溴酸右美沙芬糖漿等,家長們一定要慎選。如果媽媽們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已經給孩子喫了這些藥,之後就要儘量避免同時服用任何化痰藥,比如鹽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以免導致痰液排出困難進而影響呼吸。

寶寶咳嗽,還應該把這兩種藥關進小黑屋

抗病毒藥

常見的容易濫用的抗病毒藥有利巴韋林和干擾素等。大多數病毒引起的咳嗽,大多會在兩週以內自行緩解,不需要給額外孩子服用抗病毒藥物。

如果咳嗽超過兩週,即便孩子狀態好,也要去醫院排除一下其他併發症。比如咳嗽變異性哮喘,過敏性咳嗽,支氣管炎等。當然,其他病原體引起的咳嗽,比如細菌,支原體等,也要及時排查,及時使用抗生素。

複方感冒藥

複方感冒藥,藥的名字中一般會有「氨」「酚」「敏」「麻」「美」這樣的字眼。比如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複方感冒藥含有多種成分,孩子藥物不良反應風險也會更高。

國際上的普遍觀點是:不建議 4 歲以下的孩子用複方感冒藥, 4~6 歲的孩子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衡量利弊後使用。用錯藥,造成的悲劇,每天都在上演。

說明一個認知

咳嗽不是病!起因纔是病!它是一種身體自我保護的正常反應,通過咳嗽可以排出呼吸道內的痰或其他分泌物,所以寶寶咳嗽最重要的是找出起因。

1、咳嗽遲遲不好,媽媽可以做些什麼呢?

寶寶咳嗽了,寶媽們最該做的,就是先了解咳嗽發生的部位,這樣纔能有針對性地止咳。總體來說,咳嗽可能出現在上呼吸道,也可能出現在下呼吸道。

寶媽們不妨記住這樣一個規律:

如果寶寶總在半夜或清晨咳嗽,那麼問題大多出在上呼吸道。

如果咳嗽多半在白天表現明顯,夜間反而會相對減輕,那麼問題大多出在下呼吸道。

2、找準了咳嗽部位,才能對症下藥!

其實,無論是上呼吸道還是下呼吸道受刺激引起的咳嗽,罪魁禍首都是分泌物。

如果是鼻分泌物造成的咳嗽,可以給寶寶用一些抑制鼻分泌物的藥物。

如果是下呼吸道的咳嗽,要幫助寶寶把痰排出來,除了我們常說的多喝水以外,還可以對呼吸道進行生理鹽水的霧化,這種方法因爲直接作用於呼吸道,對全身影響是最小的。

生理鹽水與體液非常相似,能抑菌殺菌,也不會出現抗生素等藥物引發的副作用。

如果寶寶不願意使用霧化器,那麼我們可以在浴室裏多放點蒸汽,讓蒸汽進入呼吸道,原理和作用和霧化是一樣的。

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看醫生了

1.白天咳嗽不嚴重,但到了夜間明顯加劇,甚至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

2. 孩子咳嗽三四天後不見好轉,並持續惡化的;

3. 感冒發燒卻遲遲不退,並伴有咳嗽的現象;

4. 咳出帶有明顯黃綠色的痰液,並且嗓子發出“吱吱”的類似拉風箱的聲音。

秋咳當道,這些食物勝過任何藥品

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除了喝水,媽媽們多給孩子喫些像胡蘿蔔、銀耳、蓮藕、香蕉、柚子、甘蔗、柿子等這些可以潤燥生津、清熱解毒的水果蔬菜也不錯。

含維生素A及維生素E的食品,動物肝臟、堅果等,可以幫助提高免疫力,也是首選。另外像蛋白這種食物,秋季可別忘記了,如牛奶、雞蛋、牛羊肉和豆製品等,簡直就是輕易能獲得的高級營養品,媽媽們也要大力抓起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