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小長假,出行的人又是烏泱烏泱的,各大景區都是人山人海:西湖斷橋已成“人橋”,長城上的好漢們築起了新的“長城”……身邊這麼多人擠來擠去,讓人根本沒辦法好好觀景,個子矮點的人,只能看到那攢動的“人頭”。

有機構預測,今年五一小長假,全國出遊人數達1.6億次!艾瑪,這比好多國家的人口還要多啊,這麼多人出來轉悠本身就相當壯觀。據官方統計,上個月清明節小長假,出遊踏青全國國內旅遊人數達1.1億人次。麻辣姐很好奇,這兩個小長假相距才一個月,怎麼又有1.6億多人出遊?這是同一撥人,還是又換了一撥人?中國人出遊的熱情,真的是擋不住啊!

高速路上堵,旅遊景點堵,這咱早有心理準備,因爲哪個假期都是如此。但有一個地方堵,讓好多人沒想到,更令當事人措手不及。這個新“堵點”,居然是高鐵車廂!

小長假剛過去一天,就有網友反映,提前買好的高鐵票卻上不了車,因爲高鐵超載。高鐵售票,基本上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爲何買到票的人還沒上去,車廂裏早就“人滿爲患”了?乘客買了票上不了車,鐵路部門答應全額退票,這麼處理合適嗎?

“買短乘長”是乘客之過,還是管理有問題?

據說,高鐵超載是因爲很多乘客“買短乘長”,從而導致後面的旅客買了票卻無法上車。

起初,麻辣姐以爲,“買短乘長”是買了短途票的乘客,到站不肯下車,“霸”了後面乘客的座,導致他人“無座可坐”。但仔細一想,如果是短客“霸坐”,那導致的只是座位糾紛,買票的乘客不至於上不了火車呀!

那是不是高鐵車廂過於擁擠,導致乘客擠不上去?這個好像也不至於,高鐵車廂空間那麼大,不可能擠到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人塞不進去的程度。那這個“買短乘長”,到底是如何阻擋了後面的乘客上車呢?

麻辣財經長年跑鐵路的同事一番解釋,令人恍然大悟。

現在高鐵跑得飛快,但運行條件也非常嚴格,列車一旦出現超載就會自動報警,報警不解除列車就開不了。也就是說,一列高鐵拉的重量是有限制的,不能“超重”。把重量換算成人數,甭管是站着還是坐着,只能拉那麼多人。不僅高鐵,其他列車對“超員”也有限制。

正是因爲有這樣的嚴格限制,那麼“買短乘長”問題就來了。

舉個例子,比如北京到廣州的高鐵,很多人想去廣州但買不到票。於是就有人買了北京到保定這段上車,然後補後面到廣州的票。到了保定站這批人沒下車,又上來一撥人,買的石家莊至邯鄲的票,但實際上他們也是要補票去廣州。到了邯鄲站,這些人也不下車,又上來一撥……等到了鄭州站,因爲前面的幾撥乘客都沒下車,車上已經嚴重超員,就算是買了票的乘客,也不能再上車。

也就是說,該下來的人沒下來,導致該上去的上不去。所以,很多人就把“板子”打到了“買短乘長”的乘客身上,認爲他們不講規則。但是,站在這些乘客的角度,設身處地想想,這個“鍋”真該由他們來背嗎?

乘客一開始是買了短途票,但上車以後就補成了長途票,這是“買短補長”。買了短途票再補長途票,實際上變成了“補長乘長”,不能叫“買短乘長”。

既然鐵路同意補長途票,乘客就有權利接着坐下去,“不下來”是名正言順。至於後面買了票的乘客上不來,跟補票的乘客沒關係。再說,大家補長途票又不是商量好的,乘客怎麼可能知道,這列車到底有多少人補了長途票,會不會影響到後面的乘客上車?

能夠掌握這些詳細情況的,肯定是鐵路部門。本來長途票早就賣光了,如果再任由大家補長途票不下車,很可能就會影響到後面的人上車。明知有超員的風險,那爲啥還敞開了補票,不控制一下補票的數量?這纔是導致列車“超載”的主要原因。因爲,買不到票就意味着“滿員”了,此時再大量補票那肯定會導致超員啊!

“買短乘長”上車補票,初衷是體現人性化,給有急事的人行個方便。但肯定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急事,數量上的限制是必要的。如果把補票變成售票之外的一個“普惠通道”,那肯定會與原有售票系統產生衝突。

提前買了票卻上不了車,車票不能“一退了之”

當然,也有人真的是“買短乘長”,甚至是乘“霸王車”,不補票強行乘坐到目的地。這樣的老賴行爲比“霸座”更嚴重,鐵路部門也負有監管責任,完全可以將他們列入黑名單,限制其坐高鐵出行。

最冤枉的是那些提前買了高鐵票,列車到站卻上不車的乘客。“我們又沒招誰惹誰,行程就這樣被耽誤了,憑什麼?”不少乘客一肚子委曲。

提前很多天買到火車票,但卻無法按時乘車,不少人的出行計劃完全被打亂了。雖然鐵路工作人員表示會全額退款,但很多人出行之前就預定好了旅館、酒店,人趕不到住宿也得取消,而房間退訂是要扣錢的。再加上假期時間被浪費、出遊興致被破壞,乘客的這些損失,是由鐵路方面管理失效引起的,肯定不是全額退車票所能彌補的。

只要列車正常開行,乘客買了車票,鐵路部門就該保障乘客上車。如果乘客持有車票卻上不了車,那是就是鐵路部門失職。

也有人說,車廂擁擠工作人員無法挨個兒查驗火車票,也無法把坐過站的乘客趕下車,所以只能爲後續乘客辦理全額退票。這個觀點麻辣姐不同意,車廂里人多,工作人員就無法正常工作?不守秩序的人多,就要把守秩序的人攔在車外?這是什麼邏輯!

車廂里人再多,查票肯定是可以的;違規的人當場不能處理,但個人信息是可以查到的。出站加強查驗,或對其以後乘車加以限制,都是可以做到的。

高鐵超載無法開行,或“買短乘長”影響後續乘客上車,並非孤例。今年清明節小長假,也出現了這種情況。這裏面,有假期人們集中出行的原因,更有管理不科學的問題。

隨着高科技應用和服務水平的提升,現在乘座高鐵越來越方便了。很多地方無須取票,出示身份證就能乘車,甚至刷臉也能乘車,出站也無票可驗。但手續簡化、乘坐便利,並不意味着管理鬆懈,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管理、堵住漏洞,不給違規者以可乘之機,將是鐵路部門面臨的新課題。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