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風發電”尚能飯否?主業疲軟之下,中路股份重資押寶尋新出路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 黃鑫磊 張韻

中路的“高空發電夢”還要做?

近日,中路股份(600818,SH)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9.5億元投入100MW高空風能發電項目,該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爲9.715億元。

對於本次募資的原因,中路股份在預案中也表示,公司目前主營業務盈利能力較差,發展遭遇瓶頸,爲擺脫主業疲軟的現狀,亟需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看起來,高空風能發電項目將成爲上市公司扭虧的“救命稻草”。事實上,中路股份看中這一項目已有多年,但實施進展卻始終並不順利。

作爲上市公司爲實施高空風能發電項目在2015年即設立的項目公司,績溪中路目前仍“處於項目前期建設階段,尚未開展經營業務”。

押注高空發電陪跑5年

早在2014年12月,中路股份就曾計劃募資20億元投入400MW高空風能發電項目中,但2年後因未獲政府立項批文最終流產。2017年8月安徽省發改委同意按裝機容量100MW一次規劃,分期實施。於是公司決定項目1期規劃裝機容量10MW,並於2019年將項目概算從0.93億元調整爲1.75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對比兩次募資預案,除裝機容量受限外,預測的財務內部收益率也從32.35%下降至12%,投資回收期則從4.86年(含建設期)延長至約7.36年。

項目預算一直變、建設工期一直拖,高空風能發電到底靠不靠譜?

這還得問問中路集團實際控制人陳榮。2009年,陳榮出資現金人民幣5000萬元與張建軍、鄒南之等4名共同創業者合作設立廣東高空風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高空”),開始涉足高空風能發電領域。

出生於1954年的張建軍現擔任廣東高空董事長兼總經理。2004年他開始研究高空風能應用,2009年攜“天風技術”回國。中路股份公告稱廣東高空是目前國內唯一從事300米~10000米高空風能發電技術研發、發電系統設計和高空風能發電站建造等業務的企業。

2010年4月,首臺高空風能發電系統原理樣機成功研製。不過,張建軍同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談起項目自獲得5000萬投資後,曾希望尋求廣東當地政府支持卻意外被否,當時專家組的結論是“理論上可行,產業化極其漫長”。3月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廣東高空,但未能聯繫上項目負責人。

直到2012年,該項目在安徽蕪湖開啓產業化進程。2014年11月,蕪湖2.5MW試驗電站項目動工建設,當年12月,陳榮將持有的廣東高空58.041%的股份賣給了中路股份。2015年5月,中路股份又收購張建軍、鄒南之手中4.8%的股份。至此,中路股份持有廣東高空的股權比例爲62.841%。

2015年5月4日-7月12日,蕪湖2.5MW試驗電站建設後進行了9次放飛發電運行,放飛運行高度爲132米-488米,累計發電量3.1萬度。根據中路股份此前公告,最近一次集中升空試驗發電發生於2019年2~3月。

受此概念影響,2014年~2015年間,中路股份在資本市場表現十分活躍,股價節節攀升,一度衝破70元/股,但伴隨着對該項目的一些質疑聲,投資者開始迴歸理性,2015年11月後,公司股價逐步下挫。

項目推進緩慢

那麼,高空風能發電技術的含金量究竟如何?

早在2016年,全球就有超50家企業在從事高空風能發電相關的研發工作。從理論而言,高空的風能密度是低空風能的數百倍,因此中路股份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研究性闡述也一度成爲國內資本市場追捧的對象。

可是商業化之路並非坦途。從2.5兆瓦到百兆瓦,中路股份走了很久。

百兆瓦的高空風能發電站項目最終落戶安徽省績溪縣,2015年2月績溪中路成立,同年7月及9月,績溪縣人民政府官網披露了兩次高空風能發電項目的環評公示,結論稱在採取評價建議及設計要求措施的前提下,該項目符合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項目選址合理。

然而立項批文卻遲遲未到,以致中路股份到期終止了此前一次的非公開發行方案。

2020年3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績溪縣招商引資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問起了該項目的最新情況。他表示,由於涉及空域的相關法律,績溪中路的高空風能發電項目在國家發改委立項部門走了五六年才得以覈准批覆。該負責人還透露,高空風能發電項目在引進後,由當地發改委負責推進。

3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項目現場,只見大門緊閉,空無一人。記者看到,主體建築僅澆築了一層混凝土框架,腳手架尚未拆除,內部是兩堆木材;北側挖了一條溝渠,數十堆渣土無人清理;西側的加工點散落着大量鏽跡斑斑的鋼筋,混凝土攪拌機內裝滿雨水;南側的項目工地門口的告示牌上,一幅施工注意圖和一副鳥瞰圖早已褪了顏色。

項目工地內還建設了兩排員工宿舍,不過記者透過玻璃並未看到牀鋪、桌案等生活物品,只有幾頂安全帽和一臺飲水機。在兩排員工宿舍中間是一方“奠基”碑,可是已經被大量雜草掩蓋。

3月22日,記者來到績溪中路註冊地址績溪縣華陽鎮錦屏路金邊工程一號樓,發現這裏無人辦公,大門已經落鎖,透過玻璃門可以看到裏面飲水機內還有半桶水。

隔壁商家告訴記者,此地的辦公房均由績溪縣工商局提供,3年內房租免費,績溪中路有2間並列辦公房,二樓曾有人住宿,已經於2019年11月搬走。

該商家稱,2019年績溪中路有三、四名行政人員,加班加點情況比較多,過年時由於疫情關門。如今績溪縣已經成爲低風險地區,商店、餐館等從3月10日開始陸續復業,但績溪中路至今很少有人過來。

績溪縣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則向記者表示,該事件比較敏感,且拖得時間比較長,不方便具體回應,但確信縣政府未對該項目有所補貼。

而根據中路股份2014~2016年財報顯示,上市公司年末貨幣資金分別爲1.28億元、1.76億元、1.65億元,與此同時扣非淨利潤連年虧損。

顯然,主業不賺錢,副業急用錢,沒有補貼、募投又一度終止,可以肯定的是,僅憑中路股份自有資金並不足以支撐建設這樣一個項目。

“砸鍋賣鐵”搞“天風”

雖然缺錢,但中路股份對高空風能發電項目一直“癡心不改”。近兩年,從公司不惜拿出40個商標來換取項目資金的舉動來說,的確是對高空風能發電項目異常重視。

中路股份在2018年年報中表示,公司以40項註冊商標作爲融資租賃標的物,向融資租賃公司進行融資租賃借款。在2019年6月回覆上交所問詢函時,中路股份表示實際可用資金爲9075萬元,主要補充流動資金和用於高空風能的研發所需。

另外,出售權益性投資資產也是中路股份採取的“搶險”方案之一。在貨幣資金喫緊的情況下,2019年12月中路股份發佈公告,決議將公司持有的雲帳房及英內物聯部分股權以其當前估值出讓。

根據中路股份2019年年報,英內物聯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20億元,淨利潤爲3830.81萬元,按權益法下公司報告期內確認投資收益爲1072.66萬元。

就資產出售的最新進展,中路股份表示已約定以1979.45萬元協議出讓英內物聯3.0453%股權。此外,公司還擬以6500萬元協議出讓其10%股權。交易完成後,公司仍將持有英內物聯15%股份。

中路股份在2020年1月回覆上交所關於出售資產事宜的問詢中表示,由於公司存在短期資金壓力,近十年來不斷尋找第二主業方向以改變主營業務逐年萎縮的現狀,目前公司正致力於高空風能發電與萊迪科斯靹米皮的生產加工及銷售,以上業務都需要不斷投入資金用於相關產品的研發與運營。

但這些依舊無法填補資金缺口,於是募投預案几乎是不出預料地來了。此次方案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募投項目已經取得安徽省發改委的項目立項批覆、宣城市生態環境局對於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的批准及相應空域使用權的批准。

關於項目的進展,中路股份曾在今年2月的公告中稱,高空風能發電站項目一期主廠房樁基礎已完成,電控樓建設已經結構封頂。交由振華重工負責提供的地面機械系統,部件已基本加工完成。其中2臺套的摩擦絞車及容繩絞車已經完成裝配待調試。另有4臺套設備,只待首2臺套試車完成後,進行精加工即可裝配。

不過,目前公司仍需進一步完善項目主廠房的整體施工、電控樓的收尾以及廠區的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等土建工作,此外項目所需的發電機、變電器、升變壓設備及空中設備(氦氣球、傘組和驅動等)暫未下單;振華重工的地面機械設備生產完畢,但仍待組裝和調試。

還要多久才能產生效益?

據績溪縣人民政府官網披露,2018年1月30日,績溪中路高空風能發電項目開工奠基,第一期工程建設工期3年,總投資12億元。2019年5月16日,績溪中路召開項目推進大會,稱有望於2020年建成投產。

但上述中路股份在今年2月發佈的公告指出,截至2020年2月18日,績溪高空風能項目建設目前基本處於停頓狀態。

績溪縣招商引資服務中心負責人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知道項目已經停滯,“所有招商引資項目都有和政府簽署相關合同,包括開工時間等都有約定。一旦項目終止,如果確認是對方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都有一系列條款能夠保證政府利益和相關者利益不受損失。在法律層面,政府做得都非常完善。”

從2018年1月至今已超過2年時間,高空風能發電站項目爲何遲遲不能建成?除資金壓力外是否還有其他問題?記者多次撥打績溪中路的公開電話以及項目工地負責人的手機號,均未獲得回應。

中路股份方面的解釋是,自項目進入設計施工以來,公司一直承受着較大的資金壓力。項目原計劃於2020年3月底竣工並於上半年結束調試併網發電,但因公司資金緊張、銀行抽貸等原因,工程進度處於停頓的狀態,預計無法如期完成項目的建設。

但中路股份也一再強調,高空風能項目是國際領先的前沿科技,項目本身對於後續資金的需求較大。另外,由於項目地面機械系統屬於非標定製產品,加工工藝特殊,供應商需要較長時間排期進行專項生產和測試。

而資金到位後,該項目是否就能順利建設投產爲上市公司增收增效?中路股份在發行預案中表示,公司將加大對高空風能發電領域的投入,公司新能源業務的範圍和規模將得到擴展。未來,高空風能發電業務在公司總體業務構架中將成爲重要的板塊,爲公司效益做出重要貢獻。

圍繞着公司的高空風能發電項目,記者也試圖聯繫採訪中路股份,但至發稿時未獲得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