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

有一種往事,叫老南市。

有個老城廂,叫小南門。

這裏是310102的獨家記憶,

這裏是上海人共同的根。

地鐵9號線,小南門站出來,

往西走便是小南門老城廂。

中華路、董家渡路、王家碼頭路、喬家路;

小石橋弄、糖坊弄、南硝皮弄、

西鉤玉弄、藥局弄、天燈弄;

大路連着小街、大街橫穿小路,

街上有坊弄中有裏,彎彎繞繞,

一腳踏入,像是跌入往事的迷霧裏……

全上海獨一份的德興館小籠饅頭;

草堂雞、南門烤鴨、夢花街餛飩;

排骨年糕、餛飩、麪條、香酥雞;

光緒7年的老字號大富貴;

絕跡的油撒子、5毛錢的饅頭、5塊錢的奶茶……

弄堂裏的老米道,遺存着上世紀的畫風,

每一樣,都讓上海人牽腸掛肚!

1

小南門,是市井。

舊弄堂裏延伸的溫情

小南門名字源於明代嘉靖年間,爲防禦倭寇而修築的城牆。民國初年,一場“拆城牆運動”,將上海的老城牆幾乎被拆光了。

後來,原護城河處築起了中華路和人民路,原來的城門也只留下了“老西門”、“小南門”。

現如今,如若乘坐11路公交環線,還依稀可以重溫一遍以城門命名的9處公交站名,僅此懷念。

老城牆消逝,昔日的輝煌早已不見,老城廂的生活在繼續,原汁原味的上海市井文化在繼續。路、街、坊、裏、弄,道路里弄,曲曲伸伸,延續着溫情。

一磚一瓦、斑駁的牆壁、老舊的電線、落灰的門牌,都充滿了老上海的韻味。

不少人家的門上還張貼着“福”字“囍”字。迎娶也好,出嫁也罷,福壽安康,都在這狹窄的弄堂裏。幸福還是心酸,只有他們心裏最清楚。

這裏的房子很小!僅十幾二十平,太陽一出,頭頂上懸掛着的衣服、被子,是弄堂裏的一景。

這裏人情味很足!東家爺叔,西家阿婆,噶噶訕胡,生活樂淘淘!完全不像現在,隔壁住的是誰,可能都沒見過……

裁縫鋪、服飾店、理髮店、二手店、五金店、古玩店……你會發現腳步會自然慢下來,時間也好像慢下來。

小南門有很多面料城,集中在董家渡、中華路附近。小辰光逢年過節,家長就帶着去挑布料,然後到裁縫店定做。對小南門人,裁縫是很有手藝的一門活計。

沿着董家渡路走不到幾百米,有一條府谷街,小街又衍生出西鉤玉弄、南硝皮弄等小分支。徘徊此間,猛然抬頭,對面就是一棟棟高樓大廈!

而再一次回頭,還能回望見街角處突然出現的小貓,奇妙的視覺落差讓你感覺遊離在錯亂的時空裏。

南硝皮弄的舊房子,頗江南古鎮的味道,從未有過的安寧。寸土寸金的上海,竟有這樣殘垣斷壁與人間煙火共存的地方。

儘管是幾平方米,周遭都是些不捨得丟棄的東西,就像停止的鐘表,時間也在這裏定格。

就算樓道再窄,也要養花養鳥,慢生活的底色又加了一重,這裏的主人們應該很熱愛生活吧!

一羣爺叔圍在一起下棋娛樂,阿婆圍坐打麻將,午後的小時光,緩慢又愜意。

轉悠在彎彎繞繞的弄堂裏,隔了沒多久,家家戶戶開始傳來飯菜香,頭條菌走着走着,聞着就餓了。

2

小南門,是美味。

隱匿在老城廂裏的老米道

上海跑得很快,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

老城廂的舊日子似乎早已丟在了背後。

只有真正的老底子上海寧,

纔會再走走老弄堂,懷念小辰光咪道。

德 興 館

上海獨一份的小籠饅頭

小南門德興館和其他德興館不同,這裏原先是“一家春酒樓”,延續蘇錫幫小籠饅頭的做法,是上海灘獨一份的美味。

小籠個頭偏大,端莊秀氣,一籠4只只賣10塊錢,懷舊氣息滿滿!而且湯多肉芯足,湯汁可以裝滿一調羹,甜咪咪勿要忒嗲!

環顧四周看一看,爺叔阿姨媽媽居多,多半是上了年紀的老上海人!還有很多外國仁慕名而來,對着鏡頭大讚阿拉上海美食!

外賣窗口也是琳琅滿目,小時候姆媽接阿拉放學回家路過,順帶拎幾樣熟食回家,就是很豐盛的一餐,晚上也省得燒飯了。

還有久違的蟹殼黃和鮮肉月餅,滿口酥香,小南門長大的囡囡一定沒少喫。

草 堂 雞

老城廂的環境、老底子的米道

德興館隔壁就是草堂雞!路邊小店,破破的,典型的老城廂環境,是小南門居民的飯堂。

阿姨說所有的雞都選用奉城本土雞,可以選擇要整隻雞,也可要半隻或者四分之一,還可以向斬雞的師傅提出“要腿的部分”“要翅膀的部分”,師傅手起刀落嫺熟得很!

雞肉細嫩皮脆滑,皮與肉之間還有一層水晶凍隱隱閃爍,醬汁是廚師自調的,因爲它爲白斬雞的美味又加分!現在很多老字號都漸漸變味,慶幸的是草堂雞還是原來的味道。

白粳米加原汁雞湯熬成的雞粥,5元/份,大受歡迎,撒上蔥薑末,一勺接一勺,老少都愛。

南 門 烤 鴨 王

傳統烤爐烤鴨,三十多年人氣王

開了三十多年的烤鴨店,在董家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每天還沒營業就有人在門口等候了!一邊耐心等待爐內鴨子翻轉上色,一邊噶噶訕胡。

剛出爐的烤鴨皮脆肉香,整條街都瀰漫着烤鴨的香氣,路過總會雷打不動買上半隻整隻,24元左右半隻的價格也很地道!

它家的特色就是外頭不多見的傳統烤爐,烤制過程中滴到鐵爐槽中的鴨油,會隨着氣流不斷循環,所以烤出的鴨子特別香。

爺叔看我們流連忘返,憨厚地笑笑不說話,老城廂人的質樸,讓人莫名覺得好暖!

老 太 鹹 雞

小南門人私藏的美味

其實這家店真的有年頭了,少說20年,但真的只有小南門人才知道,地圖上都找不到!

距離烤鴨十米開外,典型的犄角旮旯不起眼的小店,門口總是擠滿了向裏探望排隊人。

鹹雞不會太鹹,用的是走地雞(草雞),所以挺瘦的!沒有很多油,肉質緊實鹹鮮有嚼頭。

主人就是這位阿婆,人特別熱情,手腳麻利!還順帶賣鹽水牛肉、雞肫、四喜烤麩、雞汁百葉結……都是阿婆自己做的,特別搶手!

美 美 排 骨 年 糕

環境破爛爛,米道哈嗲!

沿着府谷街向前走約20米,就是它了!根本沒有環境可言,爺叔家自住的老房子,廚房只能容得下一個人!

就餐的地方就是爺叔家,擺了三張桌子就挪不動步子。接待能力有限,下午3點之後就不開了,小南門囡囡都是從讀書時喫到現在!

排骨年糕長相樸素,米道是真嗲!排骨把年糕都擋得嚴嚴實實!而且很貼心地剪開了,又鮮又嫩!

年糕軟軟糯糯,嚼起來有韌性有風味,甩外面店好幾條街,老底子的米道,且喫且珍惜,好怕有一天就喫不到了。

大 富 貴 酒 樓

光緒七年的老字號

中華路上,還有一家不得不提的老字號——大富貴。醬紅色的招牌上寫着“創建光緒七年”等字樣。

外賣窗口分爲滷菜和糕團,無論什麼時候來,門口的隊伍都沒有斷過,大多都是附近的居民,也有遠道慕名而來的爺叔阿拉噶鬧猛!

如今的大富貴有三個樓面,一樓小喫部,二樓、三樓經營炒菜。提起大富貴,年輕人會首先想到小喫點心,但真正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做飯菜纔是大富貴真正的“老本行”。

把大餛飩吹吹涼,再加上花生醬芝麻醬,搭配赤豆蓮心羹或百合綠豆湯,絕對是老底子上海人的最愛!

夢 花 街 餛 飩

老店新開,米道麼變,老好切額

夢花街餛飩搬到中華路之後,價格沒有水漲船高,招牌鮮肉小餛飩7塊錢一碗,14個!絕對價廉物美,餛飩還可以買生的,打包回家。    

熟悉的豬油打底、金黃的蛋絲、粉色的鮮肉餡、碧綠的香蔥、大餡薄皮、量大份足……就是上海小囡從小喫到大的“媽媽的味道”。

營業時間很任性,每週一休息,平時堂喫只供應半天(6:30-14:00),薺菜肉餛飩每天上午七八點左右就賣完了,所以一定要趕早來!

南 門 奶 茶 鋪

仍然賣着學生時代的物價

奶茶5元/杯,蛋卷7元/袋,可以喫一下午,付錢的時候頭條菌都喫了一驚,再三確認是不是這個價!

蛋卷都是現場現烘的,香香甜甜,酥脆到掉渣,每咬一口都幸福感爆棚!

正在頭條菌咔嚓咔嚓喫的津津有味的時候,很多學生正好放學,一窩蜂過來買,真·香脆·童年味道啊! 

無 名 面 包 店

5毛錢的饅頭 全上海最低價

麪包都是爺叔手工現做,破破的小店留存着上個世紀的畫風,5毛錢/只的饅頭,物價也停留在上個世紀,樸實的鄉鄰價啊!

在這裏還有絕跡的油撒子,金黃金黃,拎着邊走邊掰着喫,竟然有點小感動!

凱 司 令

老城廂配老字號,深入人心 

這家凱司令很有老克勒的氣質,右邊麪包房,左邊咖啡吧,走進門就能聞到香濃的咖啡香。

店裏的昏黃燈燈光,暖融融的感覺,讓人一秒回到上海灘的復古柔情時代。

招牌的栗子蛋糕,栗子泥柔軟香綿,冷不丁來幾顆栗子碎也是驚喜。

3

小南門,是驕傲

老弄堂裏藏着響噹噹的上海地標

警鐘樓、書隱樓、梓園……

有些牆體已經剝落,有些正在修繕,

只要是小南門人,都倍感親切和驕傲。

警 鍾 樓

小南門的“埃菲爾鐵塔”  

始建於1910年的小南門警鐘樓,遠遠就可以看到,它曾爲辛亥革命及第三次武裝起義敲響警鐘,是上海的最高點。

四根鋼筋混凝土,立柱呈梯形支撐起高高的瞭望臺在一片舊樓裏,依然氣場威武、自帶光環!

書 隱 樓

“隱士”風采今猶在  

位於天燈路77號的書隱樓,和它的名字一樣,隱藏在深深的弄堂裏,頗有“隱士風範”,門樓磚雕,古韻尚在,是上海市區僅存的較爲完整的大型清代建築。

梓 園

散落在都市裏的江南小巷

喬家路113號——梓園遺址,如今已破敗不堪,它的主人曾是名震上海灘的海上畫派名家王一亭。儘管破落,風塵僕僕,意大利百葉窗、哥特式窗戶、希臘式廊柱、飛檐亭閣和假山,依稀能窺見其氣派的底蘊。

3

小南門,是青春

祈願它不要成爲絕版

2000年,老底子的南市徹底從上海地圖中消失。此次故地重遊,頭條菌一次次按下快門,留下的照片遠比文中還要多很多,只怕有一天它也會捲入歷史洪流成爲絕版。

中華路第三小學,多少人的母校!第一次戴紅領巾在學校對面中華路上的少年宮。

創辦於1748年的敬業中學是區重點,還記得當年放學後最喜歡去哪裏撒歡嗎?

還有大同中學、上海市市八中學,週末蓬萊電影院、文廟舊書市場淘書的時光,喫文廟菜飯……

紅房子醫院,多少囡囡在這裏呱呱墜地!從此310102的代號,伴隨我們一生。

以及已消失的曉賢生煎、糖炒栗子、香酥雞,曾經在小南門熱鬧非凡,一家春飯店也會去光顧……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寫完作業,打開老虎窗,把脖子伸得老長看星星的場景了? 

小辰光在弄堂裏跑跳,不用擔心車來車往。如今看到揹着書包消失在弄堂裏的背影,莫名五味雜陳,老淚縱橫!

這些都是我們這一代人滿滿的青春!如果可以,只想永遠待在老城廂當個小朋友……

時間蒼老了歲月

這些弄堂情懷依舊深根

只要老上海人心中的回憶不滅

這裏就永遠是記憶裏的樣子

那些已經離開的人,記得常回來看看。

請記住,它叫小南門!

上海必逛地標:小南門

地址:小南門

交通:地鐵9號線小南門站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