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友們都知道摩托車離合器的作用是保證摩托車平穩起步和行駛

​以控制和滿足不同行駛擋位的換擋要求

從而減少發動機部件運行磨損,並切換動力便於車輛的有效制動

摩托車離合器的結構型式主要分兩大類

溼式多片摩擦式離合器,離合器總成浸在機油中工作,分主動、從動和分離三大部分

自動離心式離合器,被廣泛應用於輕便摩托車,可根據發動機轉速的高低,自動控制離合器的分離與接合

摩托車在正常行駛過程中,離合器出現打滑是一種常見的故障現象

可以採用以下故障判斷法加以確認

在實際路面行駛,若加大油門時摩托車加速緩慢

說明離合器巳產生輕微打滑故障

但若掛擋後放松離合器握把,發動機運轉正常而車輪卻不轉動,則說明離合器巳嚴重產生打滑現象

摩托車離合器打滑主要是離合器握把間隙不足引起的

當右握把間隙過小或完全沒有間隙時,離合器會始終處於半離合狀態,必然會引起離合器打滑

綜合分析,離合器打滑主要原因有

離合器握把沒有自由行程,離合器片的壓緊力不夠大

離合器彈簧壓力不足就是彈簧壓力不足通常是由於彈簧受熱變軟,或離合器片磨損造成的

當彈簧壓力不足時,可以在彈簧套內加一墊片,使彈簧預壓力增大,如彈簧因受熱變軟則應更換新的彈簧

離合器握把操縱鋼索在外套中卡住,或頂杆分離機構及機件被卡住

檢查方法:將發動機轉速稍微提高,然後用腳制動後輪,這時緩慢鬆開離合器握把

若發動機自動熄火,說明離合器不打滑

若發動機轉速明顯下降,而並未徹底熄火,或在行駛中加大油門而車速上不去,則表明離合器巳產生打滑

摩托車在日常使用和維護中

也經常會遇到離合器分離不徹底的問題

從而造成行駛中不能正常快速換擋

造成這種故障的原因多數是因爲離合器線調整不當所至

另一種故障情況是離合器結合不徹底,從而導致發動機動力傳遞受到嚴重影響

離合器拉線調整過緊,造成主被動磨擦片不能完全吻合

特別是當出現掛擋齒輪發出碰撞聲、或時常發生發動機瞬間熄火等現象時,必須及時進行檢查

並相應對離合器進行適當的調整檢修

檢查離合器分離是否徹底時

可將摩托車後支承架支起,擰鬆離合器握把

然後進行換擋試驗,若將握把擰緊,換擋時伴有齒輪的撞擊聲,說明離合器存在分離不徹底的故障現象

同時,也應查看離合器把手至變速器的拉線是否正常

若發現外塑膠包皮出現斷裂及龜裂,需用黑膠帶將破損處包纏緊,以防止水滲入拉線腔內

在調整摩托車離合器握把行程時,可先擰開握把下部的鎖緊螺母,使拉線鋼索繩處於自由放鬆狀態,然後左右旋轉調節螺母,一般握把端部行程控制在15~20 mm左右爲宜(如更換整條拉線時,應注意各種車型拉線的不同走向);調整完畢離合器握把,檢查間隙仍達不到要求時,應拆下拉線通過螺母上的蓋帽進行再次調整,也就是把固定拉線的調整螺母支架朝上提升些。調整完畢後起動發動機,檢查換檔是否平穩、順暢,有無滑磨或異響產生(當鋼絲拉線產生毛刺、拉毛斷絲、外皮破損龜裂嚴重及折曲變形時,應更換新拉線後再逐步調整)。當調節離合器壓盤或壓板上的調整螺釘或頂杆長度時(有的車型裝置是調頂杆與壓板間隙,爲鎖止螺母式結構,應該將鎖止螺母鬆開後再逐漸旋入螺桿,使其恰好與壓盤剛好接觸),調整時應將調整頂杆或螺桿與壓盤保持0.2 mm的間隙爲好;如調整完頂杆或螺桿的間隙後試車,仍出現離合器打滑及分離不徹底的故障現象,應考慮更換新的摩擦片,或對離合器進行全面的拆卸檢修

在平時騎乘摩托車時,離合器的正確操作很重要

要最大程度地保障離合器正常工作,在車起步前最好先握緊或放鬆離合器手把

以避免摩托車起步前產生髮衝的現象

車輛起步時油門與離合器之間的動作配合要協調一致

當握緊離合器手把後,快速掛上低速擋

然後逐漸放鬆離合器手把,並配合油門逐步緩慢加油

若感覺到發動機轉速下降並有熄火的可能時

應迅速稍加大些油門,若發動機轉速較高時,要相應減小緩加油門

總之,要儘量控制發動機轉速切莫不要太高,以保證發動機在離合過程中轉速平穩

摩托車在起步後換擋時,注意不能急加速,也不能採用用油門控制摩托車的速度

要儘量縮短離合器的分離時間,當由低速擋換向高速擋時,首先使摩托車加速行駛

然後收小油門迅速握緊離合器手把,使離合器快速分離並掛上高一擋

然後鬆開離合器手把再加點油門,逐步換擋就可達到最高車速擋

由高速擋換低速擋時

應先收小油門並降低車速

然後迅速握緊離合器手把換至所需檔位

最後逐漸放鬆離合器並加大油門

需注意的是,當由高擋位換至低擋時

必須讓車速降到與換擋車速相近時才能進行

否則會由於車速過高,掛檔後發動機產生很大的牽引力引起相關機械傳動部件磨損及損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