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25日,該校宣傳部一位負責人表示確有此事,報到通知單需要領導簽字是學校老傳統,目的是讓新入職教師儘快熟悉學校各部門,沒有規定一定要簽完。日前,一名網友在微博發帖稱,朋友入職某西部高校後,一直在找12個校領導和23個職能部門處級幹部簽字,至今還沒簽完,並附上一張教職工報到通知單的照片,通知單上,除校領導外,還有教務處、科研處、圖書館、辦公室等部門,一共有35處簽字欄。

教師入職找35名領導幹部簽字 高校去行政化須動真格

日前,一名網友在微博發帖稱,朋友入職某西部高校後,一直在找12個校領導和23個職能部門處級幹部簽字,至今還沒簽完,並附上一張教職工報到通知單的照片,通知單上,除校領導外,還有教務處、科研處、圖書館、辦公室等部門,一共有35處簽字欄。

隨後有媒體記者覈實,這張報到通知單來自北方民族大學,學校位於寧夏銀川市。11月25日,該校宣傳部一位負責人表示確有此事,報到通知單需要領導簽字是學校老傳統,目的是讓新入職教師儘快熟悉學校各部門,沒有規定一定要簽完。

按照校方的回應來看,這不僅是“老傳統”,而且是爲新老師着想,爲了方便他們認識各位領導、各部門領導。新人儘快融入校園環境,可能確實有利於今後的工作開展,乍看之下,校方的考量似無可厚非,但從實際情況看,這樣的“簽字式熟悉”能達到目標嗎?

新人到一個單位工作,對領導、同事都不熟悉,這不是什麼新問題。一般來說,在今後的工作中通過接觸,幾個月到半年,自然會逐步解決問題,此謂之“功到自然成”。這也符合我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總是在實踐中逐步加深認識。

相反,若是在剛入職時,就流水線一樣,試圖在最短時間認識每個部門的領導,其實絕大多數人都記不住。

第二,即使是要讓領導和新老師熟悉,也應是雙向的,爲什麼只要求新教師一個個登門拜訪、去找領導簽字?新人要熟悉領導,同樣地,領導難道就沒必要熟悉新人?

尤其是在高校,對於剛入職的新教師來說,無不懷揣着教書育人的情懷和鑽研學術的理想。而迎頭而來的這樣一紙“領導簽字單”,所傳遞的信息像在說,列表裏的行政幹部纔是學校的重中之重。其透露出的濃厚的官本位思想,對年輕教師的積極性而言,其實起不到正面作用。

這些年廣受詬病的高校過分行政化,從這個小小的報到單可見一斑。

至於說,這張報到通知單沒有規定一定要交,也沒有要求必須簽完。但站在新人的立場上,估計誰都不願意,剛入校就完不成任務。如果真是非強制性的,也建議提前告知新人不交也不要緊。

校方表示,這是“多年的老傳統”。但在我看來,這樣的傳統實在是強人所難,也不免形式主義。說到底,校領導們雖然有管理責任,但籤個字就能建立起與新教師的關係,恐怕有些一廂情願;而行政部門的重要職責是爲青年教師提供服務,讓新教師上趕着去簽字,是顛倒了主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