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最近幾年可謂是德雲社的多事之秋,各種事情不斷。與當初老郭受到的暗箭傷人不同,這些事情都有理有據,放在明面,你知道德雲社是有自己錯誤的,但你也知道德雲社似乎被人針對了。

就像這次張雲雷的事,環球日報在人民日報的App客戶端發了一篇文章說張雲雷怎樣口無遮攔,回頭就說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張雲雷,這操作並不隱祕,深究一下就清晰明瞭。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是張雲雷得罪人了,還是被德雲社一家獨大看不下去的同行終於反擊了?亦或是,德雲社要在這多事之秋走向坍塌了?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爲什麼是張雲雷?

爲什麼是張雲雷?爲什麼總是張雲雷?作爲德雲社唯一的偶像藝人,無他,樹大招風。

一個相聲團體出了個偶像藝人,這是隻有這個時代纔會出現的事,就像在相聲界羣龍無首、瀕臨“消失”時德雲社站出來一樣,全民娛樂的時代下,一個紅火團體必然會出來一個流量的王者。恰巧是相聲行業,恰巧是張雲雷而已。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張雲雷的出現不是必然,相反我認爲岳雲鵬的出現纔是必然,

岳雲鵬對德雲社的意義可謂是力挽狂瀾,從相聲這種小衆藝術裏進入到娛樂圈這個大衆審美圈子中,這是大勢所趨,畢竟要想在這個時代拯救相聲,拯救德雲社,進入到主流審美當中纔是最佳選擇。

岳雲鵬貼着相聲演員的標籤,無論出演多少影視作品,參加多少綜藝節目,他德雲社演員的身份都是那麼明晃晃,德雲社或者說相聲行業需要這樣一個排頭兵。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可張雲雷的出現就很偶然了。

岳雲鵬代表的是娛樂圈中的主流,即演員爲主,綜藝爲輔,這是大多數明星走的路,而偶像則是娛樂圈中的小衆,但這小衆卻貢獻了娛樂圈中最高的流量。

岳雲鵬那一路的粉絲都相對平和,路人粉居多,臉熟了之後在其他節目上看到他的臉就會停下來多看看,從而形成了流量。可偶像不一樣,以自己的粉絲爲基礎,鑄造成了一把鋒利的劍,殺傷力大,影響力高,無人可擋其鋒芒。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小嶽嶽巔峯時期也是慕名而來的路人粉佔多數,張雲雷呢?幾千人的園子帶着燈牌看相聲,《探清水河》響起,場中揮舞着熒光棒,大聲呼喊着張雲雷的名字,場外看到張雲雷時連聲尖叫。網上有對張雲雷不利的言論就立刻羣起而攻之,有什麼作品問世必爭相告之。

這種偶像模式的操縱下,張雲雷每場演出開售即告罄,場場爆滿。如此看來,偶像路數的張雲雷對德雲社做出的推廣比娛樂圈的岳雲鵬還要多,網上對於張雲雷黑紅相間的評論也符合偶像的基調。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這樣的高調之下,被“槍打”的,也只能是出頭鳥的張雲雷了。

爲什麼是德雲社?

提起德雲社,大家總能想起以前郭德綱京城提起同行怎麼排擠、迫害他的段子和故事,有人覺得這只是郭德綱的被迫害妄想症,一個紅火之人對不景氣行業內不出名的同行的變相嘲諷,哪有那麼多人有那麼多閒心?可如果你知道岳雲鵬成名前當飯店服務員被客人因爲兩瓶啤酒羞辱幾個小時,最後還丟了工作的故事之後,你就會知道,陌生人都如此,何談紅眼的同行?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岳雲鵬到現在都說還恨那個人,不原諒他,那郭德綱把被同行排擠的事說出來有什麼不妥?可能你就要問了,爲什麼偏偏是郭德綱?偏偏是德雲社?

嗯,這是個好問題。

郭德綱不容易,德雲社能有今天更是天大的不容易。郭德綱師傅侯耀文曾經評價郭德綱:一路走來,步步血淚,無人扶持,勢必嫉惡如仇。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早前有人問郭德綱在相聲圈的現在處境如何,他說:相當和諧了,只要你反對郭德綱,你就是我們一夥的,所以相聲界同行眼裏只有郭德綱和“我們”之分。曾經的郭德綱孤苦無依,“我願意給你當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你非把我轟出去”。舉世皆敵,這能活得容易?手藝人要想在自己得圈裏揚名立萬甚至開宗立派必然經過一番“血雨腥風”。

老郭最難的時候觀衆就一個人,一個團隊圍着一個人說相聲,低三下四的討生活,門票錢養活自己都費勁何談整個團隊?爲了生計,郭德綱曾在一個透明櫥窗內向路人展示他的生活,在這裏喫,在這裏睡。動物園裏的動物是否覺得自己被別人參觀是羞辱我們不知道,但是如果一個人被其他人蔘觀,我想那肯定是屈辱的,但爲了生活沒辦法。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那時的相聲行業人人自危,忙着自己找食喫,沒精力管別人。可這時偏偏混的最慘的郭德綱起來了,有了個德高望重的師傅,有了在背後撐腰給資源的貴人,傳承傳統文化也要收錢,也要生活,眼看着他生活的越來越好,就有人心理不平衡了。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兩個人混的都很慘,一樣的喫上頓喫不到下頓,肯定齊心合力。可如果有一天其中一個人飛黃騰達了,另一個人肯定不滿,這就是人之常情。

如今德雲社不止飛黃騰達了,在國內,相聲就等同於德雲社,分館開到了世界各地,幾乎場場爆滿,麾下各位徒子徒孫開始名氣盡顯,逐漸獨當一面。相聲行業再也聽不到其他聲音,觀衆都以德雲社爲標杆去衡量其他同行。

這樣的高調之下,被“槍打”的,也只能是出頭鳥的領袖德雲社了。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爲什麼是相聲?

“相聲啊,講究說、學、逗、唱”

這句話三歲小孩子都知道,這是一門民間傳統藝術,一張嘴喫遍天下,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手藝人,但這門“手藝”,有風險。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大多數人對相聲追根溯源都會提到天津天橋,那是個魚龍混雜的地方,作爲民間藝術,相聲演員站在園子裏,笑迎八方客,什麼樣的人物都能見,什麼樣的苦都能喫、什麼樣的話都會說。老百姓願意聽什麼?高高在上的高雅藝術?還遠不如一個葷素相間的笑話來的效果好。

民俗二字很好,民間流傳廣的,都是俗的;俗的,流傳才廣。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這不是什麼貶義啊,高雅藝術不是人人能能聽懂,它屬於飄在天上的,能上天的人物有幾個?世間多的還是像你我這樣的俗人,大家能聽得懂字面、聽得懂隱喻,流傳的通。民字就代表了廣大受衆,當然了,俗還是俗的。

這幾年說唱很火,說場比賽海選時大家聽了各選手之前的作品覺得很燃,很喜歡,然而等這些說唱歌手越來越火,粉絲們發現他們的歌曲越來越不好聽了。其實很簡單,民俗的東西脫離了俗,主要受衆就不是民了,而是飄在天上的人了。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德雲社就是這樣。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講,德雲社的相聲很俗,非常俗,啥話都敢說,這些話放在沒什麼人關注的時候,在沒什麼人的園子裏說絕對無傷大雅,其中的隱喻、諷刺、內涵大家都懂,相視一笑,真相都在風中。可如今相聲被放到了明面上,這些受衆已經不都是“俗人”了,裏面有飄在天上的人了,他們覺得這相聲不行,太俗了,不高大上、不偉光正,不......和諧,不好,非常不好。

觀衆越來越多,衆口難調,民俗失去了民的土壤,就會暴露出俗。就好像一羣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行業精英打籃球,結果發現對抗激烈,還有可能爆發矛盾,於是大聲呵斥真野蠻,甩手離去。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相聲太火了,這樣的高調之下,被“槍打”的,也只能是“出頭鳥”的“族羣”,相聲了。

不管怎麼說,張雲雷是否被有意針對,是否被斷章取義,這些話都是從他嘴裏說出來的,他不說也沒人去針對他,更何況張雲雷自己本身也不清白。粉絲們也不要再洗白了,沒意義,反而會讓大家更討厭。如果說要想一個辦法讓張雲雷,或者說德雲社以後不再有這方面的“事故”,估計就只能夾着尾巴賣藝了。

張雲雷,你得罪誰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