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紅在接受羊城派記者採訪時表示,當時老人情況危急,“吸尿”實屬無奈。11月19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張紅主任醫師與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醫生肖佔祥在飛機上救治突發疾病的老人,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張紅用嘴幫老人“吸尿”的事件,引發了網絡的熱議。

視頻加載中...

文、圖/羊城派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王雪

11月19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張紅主任醫師與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醫生肖佔祥在飛機上救治突發疾病的老人,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張紅用嘴幫老人“吸尿”的事件,引發了網絡的熱議。

20日,已經有相當多的媒體聯繫遠在美國的張紅,讓他有點始料未及。張紅在接受羊城派記者採訪時表示,當時老人情況危急,“吸尿”實屬無奈。這件事能夠達到正能量的效果,使他和肖醫生感到欣慰。張紅表示,醫生的工作是治病救人,這是他應該做的。

吸尿醫生親述高空救人細節:情況緊急實屬無奈,治病救人是工作

張紅醫生

老人無法排尿,他幫忙吸出來

11月19日,南航CZ399航班從廣州飛往紐約,一位老人因無法排尿求助乘務員。飛機上的張紅與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醫生肖佔祥協助救治。

“當時這位老人肚子已經有些鼓脹,坐臥不安,渾身大汗。家屬說,老人有前列腺肥大的病史。”張紅說,當時老人體內的尿液如不盡快排出,有膀胱破裂的風險,甚至有生命危險。

吸尿醫生親述高空救人細節:情況緊急實屬無奈,治病救人是工作

張紅醫生在飛機上施救

張紅表示,一般在醫院,就要儘快爲患者把尿液引流。但是飛機上的條件有限,他們救治都是“就地取材”,還好乘務員都非常配合。“我們用便攜式氧氣瓶面罩上的導管、飛機急救箱的注射器針頭、瓶裝牛奶吸管、膠布等,臨時組裝了穿刺吸尿裝置。老人的老伴同意後,肖佔祥爲他做了穿刺引流。”

由於長時間膨脹,老人的膀胱張力不夠,尿液很難引出來。可老人已經開始躁動不安,當務之急就是要把尿液引流出來。張紅當時選擇用嘴巴吸。

爲什麼用嘴來吸?因爲吸的力量過大或不夠都不行,得慢慢摸索到一個最佳的壓力,在最佳壓力或者吸引力的情況下,才能比較順暢地把尿吸出來。不過這也比較難,需要一口一口慢慢地來。

“不好聞”,吸尿卻是無奈之舉

“當時只想着怎麼把尿吸出來,其實我吸第二口的時候都有點要吐了,確實不好聞。”張紅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說,吸尿是無奈之舉,但已經沒有別的辦法。

吸了十多分鐘後,老人就不再因爲不適掙扎了。又過了十多分鐘,他就慢慢安靜了下來。“整個過程大概半小時,尿液排出來後老人就舒服多了,機長說大概還有5個多小時纔到,乘務組清出客艙最後兩排機組休息位,攙扶老人躺下休息。我看到老人下飛機的時候,可以在攙扶下自己走了。”張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吸尿醫生親述高空救人細節:情況緊急實屬無奈,治病救人是工作

施救現場

爽朗的“大帥”,熱愛着這份職業

當了30年醫生的張紅,從骨子裏對這份職業有着熱情。每天在門診要面對不計其數、各色各樣的病人,很多時候在診治時很難向病人過多解釋疾病問題。張紅卻樂於向病人解釋疾病的來龍去脈,他認爲這是一個有趣而必須的過程。

曾經有一位68歲的張阿姨因爲腿疼痛,需要長期理療。一次偶然的機會,張阿姨來到張紅的診室就診,被診斷爲下肢血管動脈硬化,但她仍是半信半疑。

吸尿醫生親述高空救人細節:情況緊急實屬無奈,治病救人是工作

工作中的張紅醫生

“張阿姨那會兒還將隨身帶着的X光片拿出來,說是不是腰椎問題比較嚴重,於是我拿出了我教學生的那一套給她‘授課’,從兩個病的原理、表現,到檢查的CT、B超該如何看,一步一步地消除張阿姨的疑問。”張紅回憶道。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呂航

審籤 | 張德鋼

實習生 | 詹雅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