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穿透了中國社會現實的一種更廣遠、更大氣的認知認識,達到了對中國歷史發展特殊狀態的尊重而不是曲解和抱怨,貫穿了道家超越時空觀而進入自然觀、宇宙觀的恆性認知,契合呼應了羅伯格里耶的世界觀:世界既不是有意義的,也不是荒謬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如果說《塗自強的個人悲傷》是一個人悲傷表達了整個社會的悲傷的話,《惟妙惟肖的愛情》是以一個家庭兩代人素描了中國當下的面孔。

歡迎小朋友們查看侃爺聊歷史的早晨分享,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
惟妙惟肖,中國當下的面孔
——方方中篇《惟妙惟肖的愛情》
阿探
這是2014年讀完《小說月報》第五期,在火車上寫下的其中一篇文字。題目不僅適用對《惟妙惟肖的愛情》的概括,也在6年前概括了2020年的中國。方方明知: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度殘春;但她依舊沒有停筆,她把“作家”二字看得太重。世界已變殘,方方太方方。如同壞人改不好,方方是變不圓。事實上她可以不寫了,N多年前就寫盡了中國。
《惟妙惟肖的愛情》與《塗自強的個人悲傷》一脈相承,卻大有超越,大氣得懷疑作者的性別和籍貫。如果說《塗自強的個人悲傷》是一個人悲傷表達了整個社會的悲傷的話,《惟妙惟肖的愛情》是以一個家庭兩代人素描了中國當下的面孔。小說對不同生命的張力和對抗進行了惟妙惟肖的勾繪;觸及了中國特殊的文化生態——荒誕與合理共生、共存,荒誕是時代現實的強勢存在,荒誕到荒誕可以擊敗“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的極致,義理上合理、正確、確定的思想意識被驅趕至不爲人知的角落寂寞着。這種文化生態上的共生、共存,此消彼長,現實的強勢把持歷史進程等等,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原本是一種常態的存在。
禾呈與兒子惟妙僵死的歷史觀念,在紛雜喧囂的現實中的寂寥的堅守;禾呈老婆世俗的面子光式的精神追求,對經濟現實的臣服;雪青在靈變中構建了經濟的王國,沒有學歷的她成爲高校的貴賓;同樣沒有大學學歷的惟肖以強力的經濟橫行將大學教育的高貴踩在腳底;惟妙惟肖兄弟兩的沒落與發達,及他們的妻子的愛情實用觀,過度觀解構了愛情婚姻原本的恆久意義……或許正如惟肖的真知灼見:這世界只屬於當代,從來都不屬於歷史。
人只是物化、物慾的動物?!!不該有一星半點的人文情懷?!!
作品大氣之處:小說從經濟大潮的側面以清醒的無奈介入敘事,着重與生活和文化意識的審視;以禾呈的家庭,同代人之間及兩代人的相近和截然不同的處境(包含現實物質態和意識態)概括了中國當下文化生態,涵蓋力超前;理性解讀了社會荒誕的存在;以家庭成員的思想意識的交鋒、哲辯,生存狀態的變遷,呈現中華文化深層對抗性存在狀態;穿透了中國社會現實的一種更廣遠、更大氣的認知認識,達到了對中國歷史發展特殊狀態的尊重而不是曲解和抱怨,貫穿了道家超越時空觀而進入自然觀、宇宙觀的恆性認知,契合呼應了羅伯格里耶的世界觀:世界既不是有意義的,也不是荒謬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
作品以流暢的敘事構建了一種大氣度的人生觀念:中國社會的發展與演進,對於個人而言,無需興奮和抱怨,不同社會層次的人有着不同的苦惱和自豪,病態式社會的本真反映。物質之外,精神亦需要一種可以堅守的支撐。每一個社會個體只不過是適合於自己的存在罷了,選擇自己適合的存在方式,構建融入時代的心態既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寂寞冷落的長夜,陪伴禾呈、惟妙父子的只是苦澀的詩句: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度殘春。
圖片來自網絡,致謝!
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非常感謝你們的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