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之际,崇祯皇帝自杀之后,李自成将其“爆尸三日”,这个行为激怒了当时的百姓,对此民怨沸腾。后来清军入关之后,并没有大肆杀戮,反而将崇祯帝厚葬,这一举动极大地安抚了民心。不仅清初顺治帝在位的时候如此,康熙在位的时候还曾经多次祭拜明代的皇陵,这让南方的百姓也很受感动,纷纷称赞清王朝的君主是仁慈宽厚。

这个侯爷有点惨,空有世袭的爵位,待遇却还不如普通百姓

但是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清军入关之后,看似对前朝后裔施恩和仁慈,暗地里却大力搜捕明朝的皇室子弟,以免有人利用他们的名号来起兵造反,影响清朝的统治,这些被抓到的明朝宗亲都被一一处死。即便是一些趁机冒充前朝太子的人也被一起处死,不论真假,宁可错杀,也绝不错放。到了清代的康乾时期,明朝的这些朱姓的皇室子孙几乎被屠戮殆尽。

这个侯爷有点惨,空有世袭的爵位,待遇却还不如普通百姓

清朝的统治逐步稳固,并且逐步进入了太平盛世的局面,雍正帝在位的时候,已经是天下大定,完全不用担心所谓的前朝残余势力了。既然是天子,也应该彰显仁德,对待前朝的皇室自然也应该给予一些优待。这样想着,雍正就决定要好好封赏一位朱姓子弟,但是不能是随随便便找一个姓朱的人,这个人还必须和前朝皇室有关系,必须“根正苗红”。

这个侯爷有点惨,空有世袭的爵位,待遇却还不如普通百姓

无奈这个人选找起来实在是费了些力气,过了好几年之后,才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这个人就是当时担任直隶正定知府的朱之琏。说到这个朱之琏,虽然姓朱,而且还没因此获罪被杀,是因为早在他祖父那时候,就已经被俘虏成为了清军中的汉军,一直都是过着旗人的生活,并且对大清朝也没有二心,因此不但保全了姓名,还能担任官职。于是,朱之琏就被雍正皇帝封为“一等延恩侯”,并且这个爵位是可以世袭的,由朝廷发俸禄,主要负责明朝皇陵的清扫祭拜等祭祀事宜。

这个侯爷有点惨,空有世袭的爵位,待遇却还不如普通百姓

看起来似乎还不错,世袭的王侯爵位,就这样落在了朱之琏的头上,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算是一桩天大的好事。这个世袭的王侯爵位真的很好吗?这个“延恩侯”的待遇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延恩侯,在清朝历史上总共是世袭了十二代,但是从朱之琏被封为“一等延恩侯”的时候,这个“侯爷”的身份就似乎有些尴尬。既不属于普通百姓的范畴,又算不得真正的王室贵族。虽然领着朝廷的俸禄,但是所谓这些俸禄也只是几十亩的田地,这些田地被称为“祭田”,也就是主要是充当祭祀明皇陵的经费的作用,而且延恩侯府的生活来源也在其中。

这个侯爷有点惨,空有世袭的爵位,待遇却还不如普通百姓

虽说被封为延恩侯,但是清朝对延恩侯的社交活动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监管和控制,除了每年定期到明朝皇陵祭祀之外,延恩侯几乎没有其他和外界社会进行活动和沟通的方式。起初朝廷每年还记得有这么一个世袭的王侯爵位,世袭了几代人之后,就被慢慢淡忘了。若不是有人游览十三陵时看到陵墓破败进而询问,或许延恩侯这个名称会一直被淡忘下去。

这个侯爷有点惨,空有世袭的爵位,待遇却还不如普通百姓

为何明朝皇陵会破败不堪呢?因为延恩侯的俸禄主要来自于朝廷拨给的那些祭祀经费,为了保障生活,只能在祭祀的事情上能简化就简化,所谓祭祀,也不过都是走个过场,草草了事。

清末时期,宣统帝溥仪还曾经宣召当时的延恩侯朱煜勋,当时这个延恩侯还告诉溥仪说,因为朝廷发放的俸禄并不及时,他家的生活已经非常贫困,连官服都已经卖掉了,听说要进宫,只能借一件官服来穿,一会儿就要还回去。说罢还掀起官服给溥仪看,里面的衣服的确已经破烂不堪了。

这个侯爷有点惨,空有世袭的爵位,待遇却还不如普通百姓

后来清朝灭亡,溥仪也宣布退位,离开了皇宫,皇帝都不在了,这个延恩侯自然也就在历史上消失了。

自此,清朝面子工程的一个代表符号,作为摆设的“延恩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