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短暫的時代,也是一個燦爛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各行各業、各個領域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人物,乃至於閃亮的巨星。劉喜奎,便是巨星中的一顆。光看名字,可能大家都認爲她是男的,其實她是一個天生麗質難自棄的大美女。1894年,她出生在天津楊柳青的一戶大戶人家,那會兒中國還在腐朽的清朝統治之下。
八歲,劉喜奎開始學習戲曲,學的是河北梆子(劉喜奎的老家是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隨後又學了一段時間京劇。十六歲,劉喜奎第一次作爲主角登臺演出,因爲生得美豔動人、扮相格外好看,並且戲曲功底紮實,幾乎是在一瞬間劉喜奎便躥紅戲曲界。此後,隨着到各地演出,劉喜奎的名聲也傳遍了各地,包括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
所謂“人紅是非多”,是非多是因爲人多。在北京、天津一帶演出的過程中,上到政府要員、下到市井百姓都被劉喜奎深深吸引。在政府要員中,爲首的就是當時中華民國的大總統袁世凱,隨後的則是黎元洪、曹錕、張勳之流。可以想見,當時的劉喜奎究竟是有多紅多火。
袁世凱曾多次邀約劉喜奎爲其唱堂會,劉喜奎探知袁世凱的真實目的後多次婉拒。據說,當時袁世凱被劉喜奎迷得不行,一心只想把劉喜奎收入房中當姨太太。除了袁世凱外,其他所有人幾乎都有這個心思。
然而,可惜的是,所有人都沒有得逞。或許是爲逃避政府要員的窮追猛打吧,劉喜奎倉促間尋了一個普通人就嫁了。雖然婚姻最後以失敗告終,但劉喜奎並沒有後悔。1937年,日軍侵華全面爆發,劉喜奎作爲一名中國人,有極強的愛國精神,她立馬組織人到全國各地去演出,將演出賺到的所有錢以及她的財產都捐獻出去,支持抗日事業。
新中國成立後,劉喜奎居住在北京,此時的她已經有些年頭沒有演出了。周總理得知劉喜奎的情況後,特地向她表示問候和關切,並且幫助她復出,讓她重操她喜愛的演藝事業。1950年,在文化部舉行的宴會上,周總理親自向劉喜奎敬酒,稱讚她是:中國戲曲界的明珠。
此後,劉喜奎一直活躍在中國戲曲界,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因病去世。因爲生前爲中國的前途命運做出過巨大貢獻,劉喜奎死後被安葬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裏。這,算是對她老人家最後的、最好的褒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