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新身居高位,難免就會有糖衣炮彈的攻擊,前面有說周新有一記對付“糖衣炮彈”的絕招,這不得不說起在江浙民間廣泛流傳的“懸鵝拒禮”的故事:一天,有人趁周新不在家,送來一隻烤鵝,家人推辭不掉就留下了,周新回家後,便把那隻烤鵝高掛在大門之上,並標上了送禮者之名,以後只要有人再來送禮,周新指着這隻鵝,來告戒送禮者,就這樣給周新送禮的人消失殆盡,而周新掛鵝也成爲了流傳至今的一段佳話。其實,周新並非一味冷寒,不通人情,而是疾惡如仇,不徇私情,對於百姓他卻是笑臉相迎,所到之處,人們讚不絕口,在周新調任浙江按察使時,相當於現在的政法委書記,浙江受冤枉的老百姓聽說他來了,都高興地說:“我得生矣。

自北宋包拯之後,那些判案明察秋毫,執法鐵面無私的清官,就被老百姓冠以“青天大老爺”的稱呼,後世有志之臣莫不以此爲追求。

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明朝的一位“青天大老爺”,此人判案執法時,以不給人臉面著稱,更有一記對付“糖衣炮彈”的絕招,流傳至今,不過如今卻無人敢效仿。

明朝的“青天大老爺”,得罪錦衣衛後慘死,浙江人修廟供奉至今

周新,明代廣東南海人,洪武年間被地方上推薦進入太學,任大理寺評事,相當於現在的偵察隊大隊長,搞定了很多難案奇案,升任監察御史後又抓了許多不法官員,無論誰來說情,他一律不給臉面,不少權貴嘆息:包拯只是臉黑,這周新是臉鐵啊!於是,他“冷麪寒鐵”的稱號不脛而走。

明朝的“青天大老爺”,得罪錦衣衛後慘死,浙江人修廟供奉至今

其實,周新並非一味冷寒,不通人情,而是疾惡如仇,不徇私情,對於百姓他卻是笑臉相迎,所到之處,人們讚不絕口,在周新調任浙江按察使時,相當於現在的政法委書記,浙江受冤枉的老百姓聽說他來了,都高興地說:“我得生矣。”(我們能活命了)

果然,周新一來到浙江,就對之前的冤案錯案進行了重判,還了無數人的清白。在2013年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大明按察使》就是講他無私審案,不畏強暴懲惡揚善的故事。

明朝的“青天大老爺”,得罪錦衣衛後慘死,浙江人修廟供奉至今

電視劇《大明按察使》

周新身居高位,難免就會有糖衣炮彈的攻擊,前面有說周新有一記對付“糖衣炮彈”的絕招,這不得不說起在江浙民間廣泛流傳的“懸鵝拒禮”的故事:一天,有人趁周新不在家,送來一隻烤鵝,家人推辭不掉就留下了,周新回家後,便把那隻烤鵝高掛在大門之上,並標上了送禮者之名,以後只要有人再來送禮,周新指着這隻鵝,來告戒送禮者,就這樣給周新送禮的人消失殆盡,而周新掛鵝也成爲了流傳至今的一段佳話。

明朝的“青天大老爺”,得罪錦衣衛後慘死,浙江人修廟供奉至今

上門之禮無輕重,皆爲腐敗之物,不會因爲其價值而改變性質,面對行賄者,周新採取的是一種決絕的態度,在他的影響下,其家人皆勤儉自持。

可惜這樣的一位清官,周新最後死得卻頗爲悽慘,當時有一名錦衣衛千戶在擔任浙江的緝事期間,大肆斂財,作威作福,周新毫不手軟將他抓捕歸案,然而這個千戶卻是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的心腹,此人越獄而逃,跑到主子處告狀,於是紀綱捏造罪名誣告周新至死,臨刑前,周新高喊:“生爲直臣,死爲直鬼。”

明朝的“青天大老爺”,得罪錦衣衛後慘死,浙江人修廟供奉至今

然而羣衆的眼睛始終是雪亮的,在周新死後,浙江的百姓感恩周新對浙江的功績,在杭州建廟祭祀他(今吳山城隍廟),而且一供就是數百年,到如今仍是善男信女如雲,香火不絕。

明朝的“青天大老爺”,得罪錦衣衛後慘死,浙江人修廟供奉至今

吳山城隍廟

明朝的“青天大老爺”,得罪錦衣衛後慘死,浙江人修廟供奉至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