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看不懂他的電影,他是導演,產片卻很少。他就是姜文,然而在這樣一種評論聲中,2010年,姜文邀請周潤發和葛優,組成“三王炸”的電影《讓子彈飛》票房大賣。一時間街頭巷尾,人人談姜文,人人論《讓子彈飛》。


本片根據馬識途的小說《夜譚十記》中的《盜官記》一章改編。主要講述了悍匪張牧之搖身一變化名清官“馬邦德”上任鵝城縣長,並與鎮守鵝城的惡霸黃四郎展開一場激烈爭鬥的故事。

人物選角極具色彩

這部劇開拍的時候根本沒有完整的劇本,劇中的影咖們也是姜文寫信“求”來的。


因爲彼此信任,出演便順理成章了。怪不得竇文濤說:姜文情商真高,求人,一求一個準。

除了影咖之外,劇中的人物選角也是充滿喜劇色彩。

在劇中,陳坤只是一個配角,而這個配角還是陳坤用“激將法”得來的。陳坤當時對姜文說,“你敢用我這樣偶像型的演員嗎?片子裏有我能演的角色嗎?”


姜文拍《太陽照常升起的時候》,廖凡想和他合作卻被拒。事隔多年,聊了5句話,姜文竟然就定下了廖凡參演《讓子彈飛》:

姜文——最近幹嘛呢

廖凡——在休息

姜文——爲什麼不拍戲啊

廖凡——沒好戲

姜文——那你跟我拍戲吧

廖凡——好啊

姜文——你會騎馬嗎

廖凡——不會

姜文——那你明天去學騎馬吧

廖凡——好的

這對話也是神了.......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出演馬邦德八歲兒子的竟然是製作人馬柯,抱着槍打麻將喊“胡了”的演員是姜文的父親?。

說起“武舉人”,他的形象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其實最早敲定的是另外一位演員,因爲他最後卻沒有來,才讓姜武飾演該角色。

一羣肌肉男

女人在乎身材,男人在乎肌肉。還記得片中就有一場裸上身的槍戰戲嗎?這完美地展現了衆爺們兒的身材。


姜文爲了這部戲早早開始健身減肥,並且注意控制飲食。邵兵、廖凡、張默等片中他手下的小兄弟,都在他的帶領下積極瘦身,姜文整部戲拍完成功瘦身20斤以上。

牛人拍戲都是“無劇本”

如果牛人演員是即興發揮和入戲的深度,那牛人導演大概就是沒劇本拍戲了吧。

姜文每次寫劇本只寫四五成,寫到四五成之後就準備要拍了,然後一邊拍,一邊再把剩下的那四五成加進去。環境不同出來的效果自然不同,姜文更是要根據現場的地理環境,現場寫劇本!


就像姜文說的一樣,寫好一現成的讓人滿意的劇本很難。

那就“即興發揮”啦,當然並不是真的即興發揮,而是姜文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東西。

葛大爺不止有葛優躺,影片還有姜武的錫紙燙?

葛優在該片中有假髮,所以化妝的時間特別長,有時候嫌麻煩就乾脆幾天都不卸妝。厲害了,我的葛大爺!


然而馮小剛,劇組則爲他理了個莫西乾式的髮型,姜文還特意給他準備了一雙無框圓片眼鏡。


陳坤在劇中飾演殺人不眨眼的悍匪胡萬,同時陳坤有五款截然不同的造型,服裝上更是囊括了北洋時期所出現的全部服裝種類。原本要帥氣的陳坤“毀容”?式樣貌來體現人物的狠勁,可最後還是沒有忍心讓他扮醜,而是用演技來體現。


姜文、姜武兩兄弟長得有幾分相似,兩人同時出現在大銀幕上,對於觀衆來說勢必是大寫的蒙圈,所以必須增加“辨識度”。

姜武被貼上各種各樣誇張的鬍子、假髮,但效果差強人意。最後還是姜武自己在家裏想出把頭髮留長燙卷的。


老闆與助理的戰線聯盟

製片助理趙銘的出演也是個意外,劇組原本邀請了一位演員,但是她沒來,才由照明來演。


而在拍喊冤那場戲的時候,趙銘怎麼也表現不出來姜文要求的“悲憤之情”。最後沒辦法讓人在鏡頭外面撓她腳心,身體一直在發抖,這纔有了點 “悲憤”的感覺。

激情戲一言難盡

葛優與劉嘉玲有一場激情戲,姜文要求“絕對清場”,現場只留下攝影師和燈光師,其他人必須在片場外等候。而且鏡頭回放也只有姜文本人可以觀看。


這場戲在屋內進行足足拍了兩天。房內一直有叮叮哐啷的聲響,每條拍完葛優總是披頭散髮,滿頭大汗跑出去,表情和動作很是可愛。

姜文的八百萬紅包

投資有風險,掏錢需謹慎。

拍攝《太陽照常升起》時姜文就和投資人楊受成說過這部電影可能是不賺錢,楊受成投資不誤,結果賠了一大筆。


拍攝《讓子彈飛》的時候,投資人依舊是楊受成,結果《讓子彈飛》一時爆紅,賺的是盆滿鉢滿,不僅賺了,還把上次賠了的也賺回來了。


姜文這人就如同他的電影臺詞一樣——“講究”。

後來楊受成就給姜文發了一紅包,可是姜文卻不接受,“倒甩”八百萬紅包:

“大哥(楊受成),沒人給我過紅包,我也不想要別人給我紅包!非得說高興一把,不表示不合適,今兒我發您八百萬紅包,您拿走,因爲您牛,您想投這片!”


投資人是個牛人,在誰都覺得不靠譜的時候,他敢投。

姜文當然不遜色,對於投資人他有自己的要求,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投他的電影啊。

馬拉火車並不是憑空而來

影片開始就是馬拉火車的情形,但馬拉火車並不是憑空形象出來的劇情,我們歷史上是有這個事件的。


1881年開平礦務局日產煤300噸,運輸成爲瓶頸,礦務局總辦決定,從唐山礦區到胥各莊碼頭之間修一條鐵路,即後來的唐胥鐵路。而這條鐵路上的火車卻不是用火車頭牽引,而是用騾、馬牽引軌道上行駛,史稱此事件爲馬拉火車事件,而唐胥鐵路又被戲稱“馬車鐵路”。

即興發揮的句子爆紅網絡

姜文電影一貫風格,每句臺詞都極具深意,又頻頻爆金句。

——“小小的張麻子,辦他。”

——“硬嗎,夠硬,硬不硬以後再說。”

曾經一句即興發揮的臺詞“辦他”,一時間不僅爆紅網絡,在現實生活中更是口口相傳。


再次回憶到這部電影時,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那些戲劇性的臺詞。

比如,“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又如“要有風,要有肉;要有火鍋,要有霧;要有美女,要有驢!”


有的時候一句好的臺詞弄對了,不僅可以啓發大衆,甚至可以成爲一個時代的標語。


比如:“我就是想站着,還把錢掙了。”一句話彷彿就概括出了很多人的選擇。有的人跪着把錢掙了,有的人躺着把錢掙了。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一部經典的電影總是有很多小故事,是意料之中的,亦是意料之外的。你們還知道哪些關於《讓子彈飛》的小祕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