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下這樣的情景,家長們看看熟悉嗎

假期中,帶着寶寶去海邊玩耍,寶寶拎着小桶拿一個沙鏟,在沙灘上玩耍,他不停地往小桶裏裝沙,裝滿後又倒出來,然後再裝滿,再倒出或者還未裝滿,鏟了幾下就倒掉,再鏟幾下又倒掉…

還有一種情景,媽媽給寶寶買了一桶新的積木,寶寶高興地一直在很認真地搭積木,一塊一塊的往上摞,媽媽也很想看到寶寶把積木搭的很高很高,像個大高樓,可是,寶寶往往搭五六塊,就把搭好的推倒,然後再重搭,再搭三四塊再推倒,再重新搭,一直這樣重複着....

這兩種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呢

有時候寶媽們在旁邊很是着急上火,有的壓不住情緒,還向寶寶大吼:幹嘛又倒掉!幹嘛又弄歪!!可是寶寶覺得很開心,樂此不疲…一件“簡單”的事情,寶寶反反覆覆的做着,並且還很高興,家長們真的很是搞不懂

其實,寶寶的“反覆做事”這一行爲對於寶寶是非常有利的。

一,寶寶反覆做事,是一種自覺性的探索學習的過程,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新鮮的,成人往往覺得很平常簡單的事情,在孩子看來卻是好玩的陌生的,寶寶們需要探索,需要用手,眼,鼻等器官去感知,所以寶寶會樂此不疲的自己玩一樣東西,反覆推敲,反覆練習,這就需要寶媽們,放開孩子的雙手,大腦,眼睛,空間,時間等

讓寶寶們自由地玩耍,不要刻意地要求寶寶按照媽媽的意願做事情,比如,給寶寶買了一個漂亮的蛋糕,本想讓寶寶乖乖的多喫一點兒,可是,寶寶又是抓水果,又是抓蛋糕上面的玩具,還把奶油弄得臉上,衣服上都是,不要因爲這樣而着急上火,其實寶寶正在感知蛋糕,並初步理解蛋糕這一概念

二,寶寶需要通過對遊戲材料或動作過程的反覆體驗,

來探索和試驗一些新概念,或是滲透他們暫時不能理解透徹的概念,拿搭積木來說吧,搭幾塊積木就把它弄倒,重新開始,在這樣簡單的反覆操作中,體驗搭積木的快樂和積木倒塌的刺激感覺,慢慢地滲透爲什麼倒塌這一概念,大積木搭在小積木上面的時候,積木容易倒塌,反之,不易倒

三,“重複性”的玩耍其實也是一種自我鍛鍊,

是寶寶自發地提高某種身體能力(運動能力、手部精細動作)並進行獨立學習的訓練過程,比如,剛開始會走路的寶寶,會讓媽媽扶着走臺階,上去臺階再下來,上去再下來,寶寶高興地不停地反覆上下臺階,累的媽媽嘴裏不停地嘮叨,這有什麼好玩的[流汗],寶寶們通過反覆上下臺階這一簡單的動作,來訓練或鍛鍊自己的走,爬,跳等動作能力,還進一步發展寶寶的眼,腳等動作協調能力

四,寶寶的“反覆做事”是自發性的,主動性的

是寶寶們一種自發的獨立學習過程,他與我們成人鼓勵孩子反覆練習某種能力的過程是不同的。他與我們成人鼓勵孩子反覆練習某種能力的過程是不同的。前者是自發的、主動的,而後者則是誘導的、被動的。

其實,在人的一生中,除了主動學習就是被動學習也非常好理解,大家可以理解爲,主動學習是自己願意去做,喜歡去做的。被動學習,當然就是不情願地不喜歡的,硬着頭皮做的事情了

一個喜歡一個不喜歡,一個主動一個被動,對於孩子的發展來說主動學習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個孩子主動的去做一件事情,他會積極的思考,會動手製作,會與他人交流,會努力創造更好的新穎的設計靈感與理念。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呢

很簡單,上面我也提到過,放開孩子的大腦和雙手就可以。家長不要按照大人的想法來限制孩子的行爲。使寶寶在快樂的玩中學習,不僅能獲得興趣的滿足,還學到了知識,何樂而不爲呢。就拿,在海邊鏟沙來說吧,寶媽非讓寶寶裝滿小桶再倒掉,爲此還大聲呵斥寶寶,嚇得寶寶都不敢玩了,寶寶玩沙,本來就是自由快樂的一種遊戲,並不是重複裝沙倒沙的機械設備所以不要過多過強的抑制寶寶的行爲

五,家長應該正確地理解孩子的重複性行爲就是進行獨立學習的過程,

還應該在孩子進行這種重複的獨立性學習過程中給予支持和幫助。當您看見寶寶反覆地做一個動作,或重複完成一件“工作”時,您會怎樣做呢?您會逼迫孩子說出這樣做的目的?或者您會給孩子講,他做的事情多麼“無聊”?您會直接制止?等等

不不不,我認爲,這些都不可取。您應該,確保寶寶的操作環境衛生和安全,無危險物品

您應該。儘量不打擾寶寶,讓寶寶儘可能自己單獨操作或玩耍。您應該,積極配合寶寶的操作,給予微笑和鼓勵

六,爲了更好地幫助孩子進行獨立學習,在生活中您還應該這樣做

學會欣賞孩子的反覆做事這一行爲,還要給寶寶創建遊戲環境,幫助孩子反覆玩耍或操作,掌握理解事物或玩具的概念,發現寶寶在反覆做事中的不同,鼓勵寶寶創新思維發展。創設一些小遊戲,例如,撿豆子,夾珠子,穿紐扣等等

在寶寶的反覆做事這種行爲上,最好不要強迫孩子按照您的意圖來反覆練習某種能力,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的規律。讓寶寶充分做遊戲的主人,獲得內心的自由與快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