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11月14日電 (史靜靜)初冬早晨,張鳳萍穿梭在餐桌間招呼食客,店內肉菜包子、開胃小菜、養生雜糧粥的香味撲鼻而來,不少食客還在等空位。

張鳳萍工作的這家放心糧店位於蘭州市中心城區,肉禽蛋奶,以及各式手工美食琳琅滿目,擺在透明的櫃中。正在挑選食材的丁愛國說,以前早餐,喫兩口剩飯,有時乾脆不喫餓着肚子去上班。“現在日子越過越好了,營養豐富、製作精緻的早餐纔是首選。”

丁愛國記得,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喫飽肚子。現在,丁愛國的每頓飯都講究起來,他購買了燕麥、紫薯、小米,這些都是要加在米飯裏自制成五穀雜糧飯。他說,“從前喫不飽,而現在是訂製養生食譜,這樣的日子,是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

隨着經濟發展,百姓餐桌上的“內容”悄然發生變化。多年來在糧店工作的張鳳萍,見證了蘭州市民餐桌上的這份改變。她說,過去人們一日三餐多是填飽肚子,現在的消費者則注重合理膳食,葷素搭配。尤其是曾經不被“重視”的粗糧類食物和綠色有機食材更受青睞。

與“60後”的丁愛國相比,“90後”陳辰生活更顯“講究”。陳辰認爲,蔬菜要喫有機的,主食要喫雜糧的,每餐要有素菜和水果……“精緻的生活,應該從一餐一飯開始。”

中新網記者近日走訪發現,越來越多品種豐富了蘭州市民的餐桌,更多的人開始注重餐桌上的“精緻”。在蘭州榆中縣農業示範園區農副綜超甘南路店,排隊買黑毛土豬肉、有機果蔬、土雞蛋的人羣屢見不鮮。市民張小明專程來店裏選購手工自磨面和甘草羊肉,準備送給親戚。“雖然價格比普通的肉菜貴一些,但是味道更鮮美,喫得健康又安全。”

榆中縣農業示範園區農副綜超甘南路店負責人王江濤說,民衆日漸關注健康和口味,而不是價格。店裏土豬肉在深山裏散養,儘管價格稍貴,仍然供不應求。目前,排骨和裏脊肉已經預定到12月初。

糧店根據顧客需求,現場研磨五穀雜糧營養餐。 史靜靜 攝

據國家統計局蘭州調查隊調查資料顯示:1980年,蘭州市城鎮居民人均食品支出237元;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758元。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肉類23公斤、水產品6公斤、動植物油12公斤,分別比1980年增長1.6倍、1.4倍、2.3倍。

對此,蘭州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王玉認爲,物質匱乏年代喫飽是關鍵,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觀念已經由原來的飽餐型向營養與精緻型轉變。餐桌的變化,亦反映了蘭州民衆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如今在蘭州的街頭,各類糧油店、生鮮店、特產店比比皆是,民衆隨時隨地享受新鮮、綠色的食材。

據蘭州市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盛泉介紹,蘭州官方連續兩年將“放心糧店”建設列入市委、市政府爲民興辦實事之一,規劃建設200個“放心糧店”。目前,已累計新建和提升改造放心糧店150家,做到放心糧油區域全覆蓋,保證“舌尖上的安全”。同時,暢通優質糧油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形成便民利民的放心糧油產品及熟食品生產、配送、銷售、質量監督爲一體的應急配送體系,旨在讓更多民衆受益。(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