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晚年经历“巫蛊之祸”,妻死子丧,在无尽的伤痛中又不得不去想身后之事,汉武帝临终前将霍光比作“周公”,可见汉武帝眼中霍光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原文】
上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磾”日磾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乙丑,诏立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丙寅,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受遗诏辅少主,又以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光出入禁闼二十馀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为人沈静详审,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
【译文】
汉武帝病重,霍光哭着问道:“万一陛下不幸离去,应当由谁继承皇位呢?”汉武帝说:“你难道没有理解先前赐给你的那幅画的含意吗?立我最小的儿子,由你担任周公的角色!”霍光叩头推辞说:“我不如金日磾!”金日磾也说:“我是外国人,不如霍光。况且由我辅政,会使匈奴轻视我大汉!”乙丑(十二日),汉武帝颁布诏书,立刘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丙寅(十三日),汉武帝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由他们三人接受遗诏,辅佐幼主,又任命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全都在汉武帝卧室床下叩拜受职。霍光出入宫廷二十余年,出外则陪同汉武帝乘车,入宫则侍奉在汉武帝的左右,小心谨慎,从未有过什么过失。他为人沉静仔细,每次出入宫廷、下殿门,止步和前进都有一定的地方,郎官、仆射们在暗中观察、默记,发现他尺寸不差。
【评析】
第一个问题:所有权问题:形势所迫,弱君必用强臣,不用霍光,还能用谁?
汉武帝晚年因“巫蛊之祸”妻死子丧,将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立为皇太子。弱君必然需要强臣去辅助才能保持稳定,而在这种组合中,君王肯定会被再次削弱,一弱再弱,权臣则是强上加强,显然,这种组合对外所有权可以保住,但会增大内部所有权的争夺;《资治通鉴》开篇“三家分晋”这一章节中,智宣子没有听从智果的建议,选择了能力强的儿子即位而不是品德好的儿子,智宣子首先想到的是所有权问题,君王必须警惕来自内外的掠夺,有能力和这两股势力缠斗,仅靠品德是不行的!并且品德是很容易伪装出来的,智瑶那么聪明的人自然懂得伪装成一个道德君子骗取老爹的信任,伪装好品德再加上能力,岂不是德才兼备了?所以说,智宣子选智瑶也必然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隋文帝杨坚德才兼备,还不是让杨广的伪善给欺骗了。汉武帝临死之前,也不忘了先杀掉储君的母亲钩弋夫人,因为他担心出现第二个吕后、窦太后、王太后,古代“百善孝为先”,皇帝的母亲自然会顺理成章的篡夺所有权,这个明摆着的障碍是一定是要除掉的,可见汉武帝虽年老但一点也不糊涂;弱君已经是摆在眼前的事实,重用强臣辅佐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首先要保住对外的所有权,用谁呢?好像最靠得住的就是霍光!
第二个问题:稳定问题:强臣标准,不但要有治国安邦之才,更要在“狂风暴雨”的争斗中站得稳!
8岁的小皇帝刘弗陵并不能够依靠一顶皇冠就能坐稳皇位,同样,空降的强臣也不能依靠所任命的头衔去控制朝局,大部分人是不老实不听话的,如果每个人都老实听话,没有私心,那我们去看历史事件就太无聊了。霍光这个空降兵能够站稳,得益于他的出身,他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去病又是前任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又是皇后,卫子夫的儿子刘据又是前任太子,前任丞相公孙贺是太子的舅舅,虽说太子这一派在“巫蛊之祸”中大伤元气,但在朝局中霍家的潜在支持者不是少数,而且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军队中威信极高的将军,霍光自然也能够获得军方的大力支持。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和中国古代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共同观点是:“只要君王能够遵守法律,并掌握兵权,那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显然,汉武帝做到了这一点,自己的亲女儿违法都被杀掉,“霍光出入宫廷二十余年,出外则陪同汉武帝乘车,入宫则侍奉在汉武帝的左右,小心谨慎,从未有过什么过失。他为人沉静仔细,每次出入宫廷、下殿门,止步和前进都有一定的地方,郎官、仆射们在暗中观察、默记,发现他尺寸不差。由此可见,霍光是个能够自律,守规则的人;一个能够严格执法,又有军方支持的人,霍光满足汉武帝的强臣标准。这二者缺一不可,达不到标准就站不稳。比如说,董卓也是个强臣,他虽然控制着骁勇善战的西凉兵马,但他这人不懂得守法,死的很难看;袁世凯也是强臣,也控制着北洋军阀,但他也不懂得守法,最终晚节不保。
第三个问题:道德问题:这事只有天知道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汉武帝说了一句话:“许多事,最终只有天知道;已经发生的,没有发生的,朕来不及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了。”给编剧点赞,一个人是好是坏很难从表面看出来,而且,人心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坏的会变好,好的会变坏,汉武帝识人无数也不敢保证霍光能不能用道德约束自己不给自己的子孙下毒手,所以说,考虑到这一点就有点不安和悲情,只能将美好的愿望寄托于苍天了。
微信公众号:官场智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