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奶茶店創業選址數人頭 ,選品牌看排隊,加盟奶茶連鎖前的準備,光靠這兩招遠遠不夠。老何選址,第一個忽略的因素是,沒有認真觀察100米以內目前經營其他生意的商鋪,評估他們未來幾年撐下去的可能性,生意不好隨時轉租,說不準就轉租給了奶茶店的新丁。

前言:奶茶店的興起吸引了無數創業青年熱血沸騰得前仆後繼投入到這個行業中去。奶茶店創業門檻看似簡單,但想站穩腳跟盈利而後打造成自己的品牌,裏面的水就很深的。

奶茶店創業選址數人頭 ,選品牌看排隊,加盟奶茶連鎖前的準備,光靠這兩招遠遠不夠!

臨近元旦,南昌的氣溫突然低了很多,天氣預報預示着明天馬上要下雪了,放假的日子,街上的行人卻沒有多少。老何來到自己的奶茶店裏,讓店員給自己泡一杯拿鐵咖啡。

到了傍晚時分,人開始多了起來,靚仔美女人來人往,旁邊烤串的、麻辣燙的熱熱鬧鬧。儘管店員妹子賣力喊麥,奶茶店生意仍然不溫不火,六分鐘時間賣出了三杯。

目前的生意,大約剛剛保本。

一家曾經月入5萬的奶茶店爲什麼最後被迫關門轉讓?

十米之外,一家“鹿角巷”生意紅火,另一家臺灣品牌的奶茶店也快裝修完畢。

老何對此波瀾不驚,他甚至認爲自己算是幸運的。開店四年了,前兩年他還是賺了些錢的。在他周圍,先後有六家奶茶店紛紛倒閉。老何感慨:“想來做黑馬,結果成韭菜,茶飲市場和股市一樣兇險。”

老何則認爲,投資奶茶店,一旦虧起來,比股市厲害,一虧就血本無歸,三四十萬說沒就沒。

在股市中挨套也不割肉的老何,對他這家奶茶店倒是非常果斷,決定在虧錢之前抓緊轉讓出去,暫時退出奶茶市場。

1從白領到店主的距離,只有一個週末

2015年6月12日,上證指數從5178點開始了漫漫熊途,想搶一波牛市的入場羣衆們紛紛變成了韭菜。

正在彪悍上漲的中國茶飲市場,和洶湧的互聯網金融一起,拿過股市的接力棒,刺激起黑馬們的發財夢想。朋友問起他爲何加盟奶茶店,老何反問:“還有比開奶茶店門檻更低的行業嗎?”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看到奶茶店門口的長龍,老何動心了。

一家曾經月入5萬的奶茶店爲什麼最後被迫關門轉讓?

每個新入行的創業者,都有各自的背後推手。和下崗後開個奶茶夫妻店混個生活費不同,在一家互聯網公司當高管的老何,在南昌拿着令人羨慕的高薪。雖然不愁生活不愁,但是,他身上揹着沉重的房貸。

大多數奶茶市場的新闖將,身邊都會有個喜歡喝奶茶的親友。老何的老婆,就是他的“奶茶妹妹”,一個喝遍南昌全城的重度消費者。

高學歷的人想得明白一個道理,跨行不能單幹。老何找了個經商的朋友合夥,出了一半的資金。同時選擇了一個他老婆喝過、感覺還不錯的奶茶品牌加盟。(給正在忙着拓展加盟店的老闆敲個小黑板:在產品上下大力氣,一點也不誤開拓的功夫。)

一家曾經月入5萬的奶茶店爲什麼最後被迫關門轉讓?

到處找店的老何,恰巧在“旺金鋪”上看到一個商業街的黃金位置店鋪轉讓,一月租金1.2萬,沒有轉讓費用。站在店鋪前數了一個小時的人流,重點數經過的可能喝奶茶的年輕人。同時還要他的奶茶妹妹站在旁邊的奶茶店,數賣出去了多少杯。和準備加盟的奶茶品牌產品一比較,老何信心爆棚。

選品牌前的考察階段,和所有成爲韭菜的黑馬一樣,老何認認真真走了過場:看了這個品牌的幾家店,一看到排隊的顧客,眼前立馬放光,再一聽已經有幾百家店了,馬上就拿起了加盟電話。週五下班後就上了去總部的火車,週六就把加盟合同簽了。

2 店小麻煩多,天下沒有容易的生意

奶茶店一開,掌櫃的手甩起來。這樣的美夢,跨界過來的老何很快就醒了。

一家曾經月入5萬的奶茶店爲什麼最後被迫關門轉讓?

第一個月的工資剛剛發下去,3個店員就不辭而別。老何處變不驚,馬上想出對策:一邊叫奶茶妹妹去店裏幫忙,一邊推出激勵政策,留下的店員,在招到人之前,每天的工資翻番。

重新招足店員後,老何創新薪資政策,一是工資在次月15日發放,二是每位店員一個月增加數百元“表現獎”,每半年發放一次,如果店員不能按規定有序離職,將損失四五千元。

開業後紅火的生意,也增加了店員們的收入,讓無數店老闆頭疼的招人留人問題基本解決。但是,店鋪屋頂又開始漏起水來。好不容易治好滲漏,下水道又堵了。各種常見疏通手段仍不見效後,只有挖開下水管,發現當初裝修時沒經驗,管子細了。(新手注意!)

一家曾經月入5萬的奶茶店爲什麼最後被迫關門轉讓?

麻煩多,但生意好,錢賺得多,一個月下來,營業額12萬,淨利在5萬元左右。投資近50萬,十個月回本。如果就這樣下去,老何就可以給領導遞條子“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了。”

但是,選址時沒有注意到的問題出現了。

3、你數的人流,未來一兩年會不會流到隔壁老王家去?

人流決定店面生意的客流,站在要租的店鋪前,數人流,就是要數人流中與自己馬上要開展的生意對象匹配的人數,最好把週五、週六、週日9時至23時各時段都數數,把週一至週四中至少兩天都數數,這樣你估算出一週、一個月可能經過你家鋪子的潛在客戶。

數同類店鋪的銷量,其實不只是看他們的生意有多好,還看他們可能會分走你多少客戶。

老何選址,第一個忽略的因素是,沒有認真觀察100米以內目前經營其他生意的商鋪,評估他們未來幾年撐下去的可能性,生意不好隨時轉租,說不準就轉租給了奶茶店的新丁。

門檻低的生意,新進來的競爭對手一定多。

一家曾經月入5萬的奶茶店爲什麼最後被迫關門轉讓?

老何生意盛極而衰,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忽略的因素:沒有評估商鋪所在商圈體的競爭優勢,未來兩三年會不會有新的商圈開在附近三五公里,如果有,在未來的競爭中,自己店所在的商圈,人氣能不能搶得過新的商圈。

這樣的信息,需要敏銳的觀察力,從政府網站每年的工作報告,到附近房屋中介的招租信息,或者去實地周邊走一走, 都可以瞭解到,但老何,對於這方面意識到了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一家曾經月入5萬的奶茶店爲什麼最後被迫關門轉讓?

老何奶茶店所在的商業街,這兩年新建了兩個大型商業中心,“導致人流至少被分流了一半”。

找不到政府的人打聽,也不會評估你要依附的商圈未來有沒有競爭優勢,怎麼辦?那就來個簡單粗暴的辦法:盯着肯德基、海底撈這一類在選址上有專業選址班子的,跟他們混。(這也是商業綜合體給出各種優惠也要爭搶這些傢伙的一個重要原因。)

4、財富幻想產生簽約衝動

天下韭菜長得有共性,容易只看事物表象,比如說,加盟前的兩大表象:奶茶店前的排隊以及已經有多少家店了。這也是許多品牌連鎖刻意打造的兩大招商“兇器”。

天下韭菜還有另一個共性,就是容易被這類表象刺激起財富幻想:馬上聯想到自己如果是這家店的老闆,會不會把自己的手數錢數抽筋?

財富幻想生產簽約衝動。其他重要的因素,往往自動忽略了。

一家曾經月入5萬的奶茶店爲什麼最後被迫關門轉讓?

加盟,就是把自己綁上品牌連鎖的戰車,就是把命運交給陌生的品牌老闆。老何明白這一點,但老何不明白,他要上的戰車,當年在全國的各品牌連鎖的競爭中初露敗象。

那個他眼前的“鹿角巷”就不說了,COCO奶茶就開在旁邊新建的商業中心。10月27日下午5時10分,老何的朋友在等老何時,數了下COCO奶茶的顧客,坐喫的50位,排隊的31位。

加盟前的兩大表象之外,老何沒有意識到:奶茶這個江湖,有以加盟爲業,賺完一波快錢就另換招牌的職業韭菜收割機,還有本來是想老老實實做生意的品牌連鎖,不知不覺就火了的昨日英雄。奶茶生意,類似時尚行業,味覺風暴三五個月就會再來一波。

一家曾經月入5萬的奶茶店爲什麼最後被迫關門轉讓?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過氣的品牌連鎖,並不只是老了,他們中的一些,也還有錯。借奶茶大牛市的風口,突然火了,有錢後只想割更多的韭菜,找更多的妹子。他們忘了繼續取悅顧客,忘了照顧加盟者。老何的店,曾被要求進三個月的原物料,店長沒經驗,有一種輔料進的畸多,用了一年半還沒用完。

5、加盟店主謝幕的三種方式

人們隻眼熱奶茶大牛市的賺錢效應,很少看到敗退者的血淚。

有數據說,2017年全年,飲品店開店18萬家,閉店18萬家。先不論這數據靠不靠譜,但周邊不斷更換的飲品店招牌,老何家店旁邊,先後有六家奶茶店紛紛倒閉,都清楚地表明:門檻低的生意,競爭更激烈,失敗的概率更高。

一家曾經月入5萬的奶茶店爲什麼最後被迫關門轉讓?

那麼多加盟商店,最後存活下來的其實不多,很多在經營過程中無力經營,只能被迫轉讓,還有一部分加盟品牌在競爭中也倒下了,加盟商們則是投路無門。有些加盟品牌經營不錯規模越做越大,但對加盟店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原料價格、裝修費用、人工費用都是水漲船高。

奶茶市場,一直就在春天裏。一批默默無聞羣衆,在這春天裏倒下。他們帶着夢想闖進來,留下辛苦攢下或借來的血汗錢,以及失敗的傷痛,或許還哼起汪皮褲的《春天裏》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離去 請把我埋在 這春天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