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種感覺?

雖然你還沒結婚,但你身邊的朋友都快離乾淨了。

離婚正在變成新的趨勢。

前段時間,民政局也新發布離婚數據:

2018年全國結婚1010.8萬對,離婚爲380萬對,佔比爲38%!

我們結婚的年齡越來越晚,而婚姻的長度卻越來越短,七年之癢變成了三年之癢,五年之癢。

離婚變得空前容易,誰離了誰都能過得很好。

90後這撥人也集體進入了結婚、離婚的狀態。

人們都說,婚姻纔是愛情的最高級形式。

那90後簽下愛的契約,又這麼快地撕毀它,究竟是爲什麼?

我們去採訪了一些專門做離婚服務的紅娘,想要獲得一些,逼近答案的答案。

一、我們爲什麼離婚?

01

中國式婚姻,講究“買一贈一”

中國父母總是很難學會放手,90後的父母更難。

大多數90後是獨生子女,父母總想讓這個唯一的孩子過得更好。

我們的父母,習慣了大操大辦我們的人生,尤其是“婚姻”這樣重要的命題。

當兩個年輕人戀愛,覺得彼此合適之後,父母就上場了。

中國式婚姻,講究“買一贈一”。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但結婚,需要附贈全家人。

婚前父母要干預各個環節——禮金給多少,過年去誰家,要不要和公婆一起住……

婚後,更是一地雞毛。

你以爲的自由戀愛、自由選擇的婚姻,其實根本逃不過兩方爸媽的恐怖支配。



我們以爲,結婚會讓我們長大成人。但婚後你會發現,90後根本被父母當成孩子,也沒有看上去那麼獨立。

嘴上嚷着要自由、要個性、要實現自我價值的一代人,沒法徹底獨立,自然逃不過爸媽的管控。

因此,都9012年了,結個婚依然是兩家人的事情。

02

這個時代沒有人想忍耐

提到離婚的原因,紅娘反覆說的一句話是:

“這屆年輕人都太自我、太不懂得溝通了。”

都說“愛是恆久忍耐”,但這個時代沒有人想忍耐。

生活的成本越來越高,加上無處不在的生存壓力,忍耐的閾值越來越低。

戀愛的時候,那些兩個人在一起的麻煩,還可以躲。

可結婚後,你能往哪裏躲呢?

所以,當住在東五環的女孩,非要讓住在南五環的男孩接她下班時,這一點任性,就成了感情裏的致命傷。

當一個男孩總抱怨老婆工作忙,不做家務、不洗衣服,這些要求能發展到爆吵、談崩的地步。



老一輩遇到這些事情,還能默唸“忍”字訣。

90後是追求個人發展和注重生活質量的一代人,

自己生活已經夠累了,爲什麼還要找個人來伺候?

我們開玩笑說,不努力是要結婚的。但是太努力,也是忍不了要離婚的。

所以遇到矛盾了,忍什麼呀?

解決不了矛盾,我就解決你,先離個婚吧。

03

無性婚姻,會打破婚姻

沒想到吧?

採訪中,紅娘告訴我們,無性正成爲90後最重要的離婚原因之一。

有對會員,兩個人從大一就在一起,到現在整整11年,激情早就燒成灰了。

兩個人對彼此都充滿了愧疚,但是真的睡不到一塊去了。

一方面是“性如死灰”的婚姻,另一方面是充滿誘惑的花花世界。

選哪個?真的拼人品。



很多高學歷會員離了婚,在悲傷和自責之餘,都會問紅娘:“婚姻制度會走向消亡嗎?

畢竟,以現在38%的離婚率來看,過幾年飆升到50%、甚至70%,都毫不稀奇。

而且人類壽命越來越長,“一生只能愛一人” 太像個不可能的任務,也像一種酷刑。

李銀河曾在奇葩大會上說過:

“婚姻制度和人性內在具有緊張關係。

雖說婚姻最終消亡是有點誇張了,但很有可能,它會變成一件越來越少人選擇的事情。”

二、離婚後,大家會好嗎?

01

離異即貶值,男女都一樣

雖然離婚率已經如此之高,但整個婚戀市場對於“離異”的歧視卻絲毫沒有減弱。

離異即貶值,男女都一樣,依然是社會通用的準則。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

一旦離異了,靠熟人推薦對象這種方式基本上走不通了,因爲就連離異者本身都覺得這事難以啓齒。

離異的男女青年想要再婚,只能找婚戀機構。

紅娘跟我們開玩笑:“市場挺大,以後公司做大就靠它了。”



可惜,這個市場並不好做。

離異之後的相親者,仍讓不會收斂他們的“挑剔”。

離異男性仍然只想見未婚的90後美女,離異女性想要見年薪百萬的男會員。

相親市場是一個鄙視鏈密佈的地方,你所看得上的人往往看不上你,因此特別考量“自我認知”。

很顯然,離異是鄙視鏈下層的標籤。

紅娘說,大多數人也是瞭解這一點的,只不過還是忍不了貪心罷了。

而這種貪心和未婚者的貪心還是不一樣的,因爲人們會默認,你連貪心的資格都沒有了。

02

對女性來說,這種歧視尤其殘酷

一個女孩一旦資料上被寫上離異,哪怕她年齡不老,姿色正好,被拒絕的見面概率也會比未婚時高50%。

如果紅娘試圖給一位男會員介紹一位離異的女性,會被男會員的媽媽投訴:

“我兒子是得爛成什麼樣才見二婚的?”

男性這邊,處境相對好得多,有些女孩甚至還會說,“寧要離異的,不要沒有戀愛經驗的。”

就算不相親,很多離異女性的直觀感受也是:基本上都是來約炮的,很難找到願意進入婚姻的男性了。

而如果這位女性,又離異又帶娃,會成爲紅娘口中“最難辦的”。

基本上80%-90%的牽線都會被拒絕。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離婚後,一般都是由女方撫養孩子。

離婚律師易軼在接受《透明人》採訪時就說:

離婚後男性一般要的是公司股權,而女性一般要的是孩子撫養權。



那些媽媽們不知道拖個孩子,再婚會更加不容易嗎?

不。

但對媽媽來說,放棄其他雖然很難,但放棄孩子更難。

在這樣的現實下,

很多單親媽媽只能選擇先將孩子單獨撫養大,再去追求個人幸福。

這其實不是一種選擇,只是一種無奈罷了。

我們總喜歡歌頌單親媽媽的偉大、不易、付出和犧牲,

彷彿這種歌頌和感激就可以掩蓋過一些現實:

比如這個世界對她們到底公平不公平。

03

離異歧視的本質,是對人的物化

紅娘說,相親和應聘很像,上來兩個人先互相審條件。

一看到“離異”二字,可能連“簡歷關”都過不了,更不可有後面的故事。

把一個活生生的人變成兩頁紙挺悲哀的,但更悲哀的是,爲什麼在離婚率如此之高的現在,人們仍然沒有辦法接受“離異”這件事情?

感情或婚姻的失敗,應該是一個現代社會人所遭遇到的正常挫折。

我們可以寬容在其他事情上的失敗,甚至一敗再敗,爲什麼獨獨對婚姻就不行?

歧視離異的人,往往信奉的一套“二手理論”:

結了婚的男女像開了封的商品,用過即貶值。

這種理論,其實就是對男性和女性的物化、對婚姻的物化。

而這種過時的婚戀價值觀本身,又在加速現代婚姻的瓦解。



我們身邊離婚的年輕人這麼多,可能是因爲傳統的婚姻關係,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太小了。

我們不想忍耐婚姻的瑣碎、被兩方家庭的干涉,但又不得不被“離異歧視”這樣傳統的價值觀左右。

美國社會學家Andrew Cherlin在2004年就曾經提出過婚姻制度演變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制度化婚姻,婚姻是爲了滿足私有制財產的傳承,和傳宗接代的需要。

第二階段是陪伴式婚姻,這一階段的婚姻要求雙方互相陪伴,並且互相承擔家庭義務和責任,比如男主外女主內。

第三階段是個人化婚姻,人們更加關心能不能通過婚姻來加速自我成長,實現自我價值、能在一段關係中獲得愛與支持。

而我們現在想要的,正是第三階段的婚姻。

我們在愛裏共同成長,而不是相互索取,彼此消耗。

我們因爲愛而彼此關照,像一對戰友,一起對抗生命裏的虛無和孤獨。

不管結婚、離婚、單身,都是基於個人選擇,沒有貶值也沒有歧視。

或許這樣的婚姻,才能再次激起年輕人對於“白頭偕老”的想象,才能讓年輕人忍耐過婚後漫長而平淡的相守、雞零狗碎的日常。

最後感謝相遇未名的紅娘Mandy接受我們的採訪。

希望你的TA,讓你變成更好的你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