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歌手·當打之年》也是同樣的輿論導向,不少網友在總決賽之夜華晨宇奪冠之後質疑節目有“劇本”,認爲最有可能衝擊冠軍的歌手米希亞和周深被淘汰的背後“不簡單”,甚至邏輯分明地“還原”了整個運作過程,起承轉合宛若一場精心籌謀的大戲。不好的一面也很明顯,不管是韓紅還是劉歡,或是李玟、韓磊、林憶蓮,這些歌手原本就是實力派歌手,而且幾十年舞臺經驗積累了強悍的音樂感染力,再加上良好的路人緣,原本實至名歸的獲獎結果,卻在“劇本說”的質疑下,蒙上了一層陰影,對後續節目邀請大咖歌手參賽產生負面影響。

今年的歌手收官之戰,沒出意料地又出“劇本”說,不少網友甚至清晰地勾勒出這出大戲的劇情安排,邏輯分明,讓人信服。相比路人的這種反應,一路追歌手到第八年的喫瓜羣衆顯得淡定許多,因爲這樣的“劇本”質疑每到進入突圍賽就會重複上演。

那些年,“歌手們”經歷過的“劇本”

《歌手》的“劇本說”由來已久,在《歌手》還是《我是歌手》時,就受到各種“黑幕”質疑。在《我是歌手第二季》的第二期節目裏,歌手曹格首輪淘汰之後,不少網友就開始質疑湖南衛視爲了捧出自“快超”的首發歌手周筆暢和補位歌手張傑,而刻意淘汰曹格。

在《我是歌手第三季》還未開播前,有網友僅僅觀光了首發歌手的名單,就推斷這屆歌王非韓紅莫屬,並分析了其中的利弊,事實證明,這一季歌王真的是韓紅,而決賽上孫楠的退賽似乎又佐證了這一說法。

《我是歌手第四季》總決賽的“天王之爭”,也大面積引發網友吐槽,有的質疑老狼與前來幫唱的搖滾老炮們發揮失常跑掉太過“蹊蹺”,有的質疑容祖兒發揮不錯卻“離奇”被淘汰,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這一切的意外都是節目組爲了冠軍能花落李玟而設置的套路。

《歌手2017》在第9期節目播出之後,就有網友質疑節目組的“劇本”已經寫好,並猜測了歌手總決賽的排名,事實證明,排名前5的選手與實際結果分毫不差。有的網友甚至詳細分析了節目組如何有目的地“篩選”現場評審,在保證賽制公正的前提下來操縱劇情走向。

《歌手2018》,同樣在第9期節目之後,一批喫瓜羣衆看出了“劇本”的痕跡,在網上逐條縷析地分析出冠軍人選,以及可能會威脅到冠軍的熱門選手將會如何意外退賽,等等,並立貼爲證,坐等結局出爐。但這一年的結局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結石姐”成爲“歌手”舞臺上第一位奪冠的外國歌手,決賽結果出爐之後網友紛紛表示被打臉。

歌手陣容最強的《歌手2019》,也沒逃過“冠軍提前內定”的魔咒,被網友公認爲“歌手”舞臺上最大咖的歌手劉歡,確認參加節目的消息官宣之後,就被認定爲本季歌王。網友針對他奪冠的質疑並非在於其實力和表現力,而是質疑節目組用賽制淘汰掉了可能影響歌王之位的其他歌手。

今年的《歌手·當打之年》也是同樣的輿論導向,不少網友在總決賽之夜華晨宇奪冠之後質疑節目有“劇本”,認爲最有可能衝擊冠軍的歌手米希亞和周深被淘汰的背後“不簡單”,甚至邏輯分明地“還原”了整個運作過程,起承轉合宛若一場精心籌謀的大戲。

“劇本說”根源探究,

是太意外還是太不意外?

從上述覆盤來看,“歌手”從第二季就自帶“劇本”效果,當然是因爲結局太不意外。從選手名單公佈起,冠軍人選就呼之欲出,這樣毫無懸念的節目效果,對於這檔主打競技的王牌音樂綜藝來說,顯然是無法讓觀衆滿意的。

從每季冠軍來看,除了第6季的“結石姐”打破了冠軍規律,其他7季節目的“歌王”幾乎都出自首發陣容,而且是首發歌手裏咖位最高的歌手。首季的羽泉,第2季的韓磊,第3季的韓紅,第4季的李玟,第5季的林憶蓮,第7季的劉歡,第8季的華晨宇。

看見開頭就能猜中結局,已經成爲歌手的規律,這種“規律”在影視劇裏,我們稱之爲“套路”。試想,當一部長壽電視劇每一季的故事一開篇就能猜到結局,如此循環8年,觀衆能不吐槽嗎?

除了毫無懸念的賽制和結果,與該節目相關的歌手們,也爲“歌手”的“劇本說”增添了不少“證據”。比如第2季節目,有歌手經紀人“暗示”節目組對歌手韓磊開後門,彩排時間是其他歌手的三倍,幫唱歌手比其他歌手多一名,歌曲時間也超時半分鐘,引發網友對“歌王”內定的猜測。還有第7季節目的歌王爭霸賽紅毯環節,劉歡的幫唱歌手譚維維開玩笑說,自己再次站在了冠軍身邊,這一發言讓不少網友更爲堅信節目的“內幕”。

甚囂塵上的“劇本說”,是“歌手”每年必出的固定話題之一,好的一面是網友們這種帶有上帝視角的競猜爲節目帶來了更多關注,不少網友一邊吐槽節目有劇本,一面不死心地追看到底來驗證自己的推測,某種程度上也激發了網友們的追看熱情。

不好的一面也很明顯,不管是韓紅還是劉歡,或是李玟、韓磊、林憶蓮,這些歌手原本就是實力派歌手,而且幾十年舞臺經驗積累了強悍的音樂感染力,再加上良好的路人緣,原本實至名歸的獲獎結果,卻在“劇本說”的質疑下,蒙上了一層陰影,對後續節目邀請大咖歌手參賽產生負面影響。

挑選不同年齡的聽衆組成大衆評審團,現場投票又在公證處監督下進行並當場公佈票數和結果,“歌手”已經爲保持賽制透明和公正做了不少努力,爲何依然無法阻止各種“劇本說”“內幕說”呢?

如何正確規避“劇本”的坑?

被持續質疑有“黑幕”的《歌手》,最大的套路出現在冠軍人選上,在進入突圍賽之前的幾期節目卻鮮少被質疑,有時候歌手的單期成績甚至遠遠超出網友們的預期,前幾期節目帶來的激烈競技感和不確定性,正是節目能吸引網友的最主要原因。

在《歌手·當打之年》的首期節目裏,首位被淘汰的歌手爲毛不易,這個結果讓不少網友大呼意外,這種落差儘管讓讓人惋惜,但也印證了節目的真實性和殘酷感。

在第四期的淘汰賽裏,此前一直排名靠後的徐佳瑩以一首《我還年輕我還年輕》衝上第一名,這位歌手此前關注度並不高,但在這期節目裏表現驚豔,在她演唱的同時網友在彈幕紛紛表示,如果徐佳瑩排名靠後就說明節目有黑幕,當大衆評審給出的投票結果與網友們觀感一致,節目的公信力油然而生。

在第8季節目裏,“結石姐”打破外國歌手止步於冠軍的慣性,這樣的“劇情”也顛覆了網友的觀感,一度打破了《歌手》的劇本傳言。

可見,觀衆既追求歌手們的成績與自己觀感一致,又期待出現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驚喜,看似矛盾而雙標,其實觀衆們吐槽背後的訴求一直都很純粹:當節目組邀請來大咖歌手,是否會爲了讓他們留在舞臺更久,而在賽制、資源、觀衆選取時就開始傾斜?節目標榜的開放性能否容得下黑馬的誕生?

同樣讓成名歌手們同臺競技的《我是唱作人》,與《歌手》有着一致的殘酷賽制,卻幾乎沒有過劇本質疑,因爲賽制足夠清爽。同樣是選取不同口味的大衆評審,這裏的評審卻更爲犀利和自我。

不少被專業歌手認可的原創作品卻被觀衆評審“嫌棄”,不乏爲節目吸引來流量的人氣歌手被淘汰。但不管是歌手們還是觀衆們,幾乎都沒能找到質疑的話柄。因爲節目組在每期結尾將每位歌手的投票結果直接公示出來,實名制到評審的個人詳細信息,讓人無話可說。

在這樣的賽制下,觀衆既不用擔心節目組會爲了利用大咖歌手的流量而傾斜資源,也不用擔心優秀歌手被埋沒,唯一擔心的反而是大衆評審的音樂口味太過“個性化”,與自己預期不符。在年輕人主導的輿論大軍裏,“個性化”顯然比“套路化”更對他們的脾性。

進入“當打之年”,《歌手》理應更具個性和銳度,但顯然,觀衆感受最深的,依然是套路,或許在傳遞新意這方面,《歌手》真的應該反思一下。否則被質疑的那些“歌王”們,即便實至名歸也路人緣大大耗損。不拿冠軍丟臉,拿冠軍毀清譽,以後還會有大咖歌手敢來參賽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