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書法看什麼?主要看筆法、結體、章法。其中筆法是至關重要的。大書法家趙孟提出用筆千古不易,強調師法古人,筆法不能隨意創造。
趙孟,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生於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趙子昂被譽爲"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書法無人匹敵",其楷書列爲歐、顏、柳、趙四大家之一,行書更是成爲典範,是如今印刷體中行書的主要標準,其畫也是冠絕有元一代。
因趙孟是宋八王爺後代,卻做了元朝的一品大員,不少人詬病其人品,但其書法成就卻是中國書法史上誰也繞不過去的一座豐碑。
趙子昂28歲寫的杜甫秋興八首,看着比晚年的字都大氣。
趙子昂提出筆法千古不易,主要指用筆師法古人,不僅僅指提、按,也不僅僅指中鋒、側鋒,藏鋒、露鋒,更重要的是關乎人品、性格、氣質、修養、文化底蘊等。
畢竟,書者,心之畫也。心胸不大、格局不高的人又怎能寫出大氣的書法?用筆就是格局,用筆就是氣質,從這一點上說,趙子昂真神人也。
趙孟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爲“元人冠冕”;趙孟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四大楷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