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需要民航相關部門推動掃除障礙,鼓勵機場安裝AED,加大宣傳讓越來越多的人瞭解AED,並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打消人們“救人反被追責”的疑慮,同時如何進一步加強機場等“初期救護”工作人員相關應急救援培訓,建立更加高效的急救應答流程和公共場所應急物資管理方案。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歐美國家已經對急救隊員、消防員、警察等急救工作羣體及普通民衆進行AED使用培訓,在人羣聚集地、心臟病易發場所也配置了AED,比如機場,甚至有些飛機上也配置了AED。

(原標題:心臟驟停“生死時速” 民航這樣應對)

心臟驟停“生死時速” 民航這樣應對

民航資源網2019年11月28日消息:5分鐘,對於一天來說很短,但是在突發心臟暫停的患者面前,足以決定生死存亡。

11月27日,因爲高以翔的突然離世原因繫心髒驟停,因而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被提上熱搜,同時焦點轉到民航業。隨着旅客突發疾病事件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同時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那麼應對這些突發狀況機場和航空公司的救援措施都有哪些?

據報道,2017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一名正在候機的50歲左右男子突然倒地,心臟驟停。機場工作人員也拿來了附近的AED (自動體外除顫器),輔助進行心肺復甦,即時搶救了過來。

據多位業內醫生專家介紹,如果第一目擊者會急救技能且在4分鐘內及時實施心肺復甦術,救活率可達到50%,俗稱“黃金四分鐘”。而超過這一時間,每延遲1分鐘,搶救成功率會下降7%至10%。由於交通狀況等原因,急救車在4分鐘內很難到達現場,而AED易於操作,允許非專業人員和醫務人員安全地嘗試除顫,則成爲彌補這個缺失的重要角色。

然而,AED對於中國來說還屬於新生事物。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歐美國家已經對急救隊員、消防員、警察等急救工作羣體及普通民衆進行AED使用培訓,在人羣聚集地、心臟病易發場所也配置了AED,比如機場,甚至有些飛機上也配置了AED。據瞭解,美國平均每10萬人配備317臺AED;日本每10萬人配備235臺。有數據顯示,配置AED,急救效果明顯。如,美國芝加哥一國際機場心臟驟停患者急救存活率達64%。據報道,早在2001年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頒佈了一項規定:要求美國航空公司在三年內在所有國內和國際航班上攜帶自動化的外部除顫器(AED)和增強型緊急醫療箱(EMK)。

據首都機場醫院院長劉兆琪此前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首都機場T1、T2、T3的值機區域、候機區域、進港通道、行李廳共設置69臺AED設備以及8臺備用機。航站樓內共設有9個醫療站點。2018年首都機場航站區接待有醫療需求的人員54226人次,各類急救出診2400餘次,需要轉運到醫院進行急救治療的700餘人,航空醫療轉運280餘次。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內設置5個急救室,航站樓內和3號消防站內各設置一個急救站。航站樓北側工作區內設置一個急救中心,內設有急救物資庫及備用救治區。大興國際機場安裝了40臺AED。根據公開資料,除了首都機場之外,國內吞吐量大的機場均配有AED,如深圳機場配有85臺,海口美蘭機場配有15臺。

但是國內的大部分機場AED設施往往成爲一種擺設,其知曉率、利用率低。記者隨機採訪的大部分旅客普遍將其理解爲“高大上”的專業設備,覺得普通人沒法操作。另外即使會操作AED,在法律上具體指引和標準後續還要完善和細化。雖然機場等公共場所配置了AED,但是一說到用,大家仍心有疑慮。因此旅客最終“最優選”仍是撥打120覺得更加穩妥。

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想推廣AED不僅僅是配置AED設備的數量問題,更重要的是配套的公衆培訓,讓更多的人“會用”並且“敢用”。這需要民航相關部門推動掃除障礙,鼓勵機場安裝AED,加大宣傳讓越來越多的人瞭解AED,並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打消人們“救人反被追責”的疑慮,同時如何進一步加強機場等“初期救護”工作人員相關應急救援培訓,建立更加高效的急救應答流程和公共場所應急物資管理方案。

張宇濤 本文來源:民航資源網 責任編輯:張宇濤_NBJS969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