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媽說:

作爲媽媽,到了冬天最關心的就是娃會不會受凍,再加上家裏的老人上了年紀也比較怕冷,所以一臺叫得應的取暖器是必備的。

不管是冬天低齡寶寶洗澡還是大一點的寶寶洗澡玩水,都得有個安全好用的取暖器在旁邊趕走冷風的侵襲。還有老人,其實特別怕冷,但又特別怕悶(開空調得門窗緊閉),大多不愛開空調(也可能是怕費電),所以取暖器可以帶來更多便捷,不管是看電視還是睡覺,都能讓房間裏暖暖的。

其實我這幾年買了很多款取暖器,雖然只是一個會發熱的小家電,但也不是隨便買買就能買到稱心的。

油汀升溫慢,小太陽光線刺眼還會被表面燙傷,最糟心的是很多取暖器會散發出異味,臭臭的,再加上冬天屋子相對密閉,真的不想多待一會兒。

最近我也在後臺收到很多媽媽的催團,看來很多地方都已經很冷了,急需取暖器了。

雖然我算在買買買中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但也一直在尋找更完美的,今年爲了幫大家找到稱心的取暖器,我特意找了我的一位工程師朋友,他在這行已經多年了,他給出的建議專業而中肯。

他還帶着我去了全國取暖器生產基地(浙江寧波慈溪)實地考察了一圈,今天就把他給我的取暖器挑選小竅門先分享給媽媽們。

取暖器是怎麼發熱的?

現在市面上的絕大部分取暖器都是以電爲能源進行加熱供暖,取暖器內部有一個發熱體(電熱絲、導熱油等),通過熱輻射、熱對流等方式傳遞熱量,最終讓我們的身體和環境熱起來。

這麼多種取暖器,誰最好用?

01

小太陽

發熱原理:熱輻射功率:600-2000W

外形類似風扇,但可以發熱發光,因此得名小太陽。小太陽是通過電熱絲通電後放出熱量或紅外線來發熱,最明顯的就是光線刺眼。

優點:發熱升溫快,可即時取暖局部非常暖和

缺點:光線刺眼表面溫度高易燙傷只能局部發熱,不能讓房間熱起來

02

油汀

發熱原理:熱傳導功率:1200-2600W

油汀式取暖器外形類似北方的暖氣片,但原理不同。油汀中的散熱片腔體內部有電熱管,電熱管周圍注滿導熱油。通過電熱管加熱周圍的導熱油來升溫,再通過腔體壁表面將熱量散出去。

優點:近距離局部很暖和有烘乾架可烘乾衣物熱慣性大(關閉後仍有餘溫)缺點:升溫慢表面溫度高易燙傷只能局部發熱導熱油會散發異味

03

對流式取暖器

發熱原理:熱對流功率:1200-2000W

前面兩類都屬於局部取暖特別好的,但對整屋的升溫來說不夠,而這種對流式送暖風的取暖器(又稱爲暖風機),直接將暖洋洋的風吹到屋裏,慢慢地將整個屋內的空氣溫度升高,讓置身其中的我們感覺溫暖。

這是瓜奶奶一直很喜歡的取暖器款式,熱得快,也能烘乾衣物,但比油汀輕巧,白天放客廳,晚上放房間,都非常方便。

一般有兩種外觀,一種是這種直板式的,從上部格柵中吹出暖風。

還有一種是踢腳線式的,也是從上部吹出暖風,相對於前一種,顯得更不佔位置。

優點:可以整屋升溫升溫快,可即時取暖踢腳線式的不佔空間直板式可烘乾衣物

缺點:表面溫度高易燙傷容易散發異味(臭味)屋內上下部溫度不均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已經暈了,別怕,我做了一張表格,立馬就能看出優劣。

看得出,前四種都是最常見的取暖器,但都有自己的短板。我在慈溪考察的時候,工程師朋友向我大力推薦了一款取暖器,兼備了這些取暖器的長處,又通過研發巧妙地規避了短處,我興奮地就想好好研究研究。

首先,2秒速熱,可以滿足我們即時取暖的需要,不用等;其次,有暖風吹出,可在短時間內將室溫提高,並且能讓室溫上下部均勻(一般取暖器只能上暖下涼);最後,非常安全,既沒有特別刺眼的光線,機身表面也不會發燙,甚至開了幾個小時後,機身還是涼感的,就算寶寶靠近用小手摸一摸也不怕。

這個讓我喜出望外的取暖器來自科西,是目前市面上唯一的一款採用三合一(熱傳導+熱輻射+熱對流)發熱原理的取暖器,光是各種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利就有一堆,所以真的找不到類似款。

爲了一探究竟,我和小助手還去了科西的工廠,直接租了個冷櫃,把我知道的取暖器都拿來測了一遍,具體測評情況我會在下週的團文中展開細說。

最後來回答後臺媽媽問得最多的問題——費電嗎?

其實費不費電,全看功率,功率越大越費電,所有電器都適用這一條。市面上大部分取暖器的功率都在1500-2000W,所以費不費電全看怎麼對比。1500W的肯定比2000W省電;但如果是同功率的,比如2000W,那麼不管發熱效率高低,單位時間內的耗電量都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掏了同樣多的電費,你獲得的熱量多少就取決於取暖器的產熱效果了。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