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南日报》客户端刊文《洛阳中心城区累计建成200个小游园 市民开门进园享受“绿色福利”》,用一分钟短视频,展示洛阳因地制宜建设小游园和街头公园绿地,打造15分钟生态休闲圈,为市民营造便捷、舒适、优美的公共绿色活动空间。“精彩洛阳”全文转发。

“推窗见绿、开门见园,广场上经常有演出,游园里有亭子有步道,天天都能看到绿色美景,心情很好。”11月27日,在洛阳市洛龙区定鼎门街东溪游园,家住顺驰第一大街的徐跃峰这样介绍家门口的小游园。

漫步游园,满目翠绿,碧波荡漾。沿渠而建的游园建有拱桥、平桥,形成游园环路;亲水步道上鸢尾、红叶李等植物错落有致。时值初冬,前来游园运动健身的市民依然络绎不绝。

市民畅享家门口的“绿色福利”,得益于洛阳市近年大力推进的街头游园建设,更得益于政府对于民生事实的真抓实干。“十三五”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将每年50处小游园建设列入重点民生实事,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和“大游园提升城市形象、小游园方便群众生活”的要求,因地制宜建设小游园和街头公园绿地,打造15分钟生态休闲圈,为市民营造便捷、舒适、优美的公共绿色活动空间。

定鼎门街东溪游园是今年洛阳市新建小游园的一个代表。今年初,洛阳市计划新建游园50处,新增公园绿地面积256.12公顷,截至目前,50处已全部完成。2016年来,洛阳城市区已新建、扩建和改造小游园200座。随着越来越多的小游园建成投用,更多市民享受到了“推窗见绿、开门见园”的生态福利。

“如果带小孩过来,可以到‘阳光沙滩’、‘昆虫记’;年轻人可以到篮球场、足球场来场球赛;逛累了还能到‘活力驿站’看看书……”伊水游园附近小区的居民给路过的行人做起了“游园攻略”。这个全长约2400米,宽度100—120米,总面积约360余亩的伊水游园求是段,是伊河生态廊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今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游园给群众带来了娱乐、休闲的便利,也给城市面貌带来了“点石成金”的变化。洛阳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绿化科工程师姚孝祺介绍:“今年建成的小游园,既有伊水游园的‘大工程’,也有小巧玲珑的。如涧西区攻克老旧城区选址难题,在人流量集中区域建设了一个2000平方米的联盟路小游园,设计精巧、利用率高,填补了周边居民区无休憩绿地的空白,满足了附近群众健身休闲的需求。”

如今,小游园建设更加科学、便民,选址多在人流量大的区域,游园功能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如配套城市书房、体育活动空间、公厕等设施,为市民营造了更加便捷、舒适、优美的公共绿色活动空间,真正实现生态惠民。同时,洛阳市小游园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通过植物合理配置,打造四季特色鲜明的园林景观;将历史文化融入园林建筑、景观小品的设计和建设,充分展示游园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风貌。

此外,洛阳市还依托“四河同治、三渠联动”,将游园建设与河渠治理结合起来,改善滨河环境,着力实现“水清、岸绿、路畅、惠民”的总体目标。

“200个小游园星罗棋布,给百姓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洛阳市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洛阳市的游园建设还将在“提质”上下功夫,园内铺装透水、透气的环保型材料,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此外,在选址时将向居民生活密集区域倾斜,着力惠民、利民,提高群众获得感,让更多的市民畅享家门口的“绿色福利”。(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雪娜 通讯员 胡惠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