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的建設程度,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有着很大的影響,隨着我國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在快速地發展,基礎設施在不斷建設

而隨着我國工程技術地提升,我國的基建能力也不斷提高,在全球範圍內,一直積極維護中國利益的巴基斯坦,被中國百姓親切地成爲巴鐵。

中國與巴基斯坦一直以兄弟相城,但是巴基斯坦的經濟還是比較落後的,他們的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後,甚至連在我們中國看來特別基礎的用電,他們都無法保障

巴基斯坦的百姓每天甚至有10個小時無法用上電,在現在沒有電,會對經濟建設影響十分大,因爲很多東西都是用電的,而兄弟有難,中國肯定施以援手。

所以中國決定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爲巴基斯坦修建他們國家巴塔貝拉水電站,巴塔貝拉水電站所處地形複雜,施工困難

但是若是這個作爲巴基斯坦最大的水電站修建好了,能爲巴鐵200萬的百姓提供正常的供電。

前些日子,中國西部又有大動作了,傳來一聲巨響,中國工程隊將130米鋼柱直接搗入喜馬拉雅山,進行巴鐵電站修復。

這意味着巴鐵的百姓可以正常用電了,這對他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了極有利的影響,而這下印度卻急了

印度人認爲中國這樣做將中國境內的雅魯藏布江水給截流,影響了下游印度香江的正常流水量,因此要求中國必須賠償,並且馬上中斷項目進行

印度重要水源突然改道流入中國!數億阿三命絕

說起中國的幾條河流,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應該都是黃河、長江這兩條母親河,但其中中國除了這兩條河流之外,還有一條河流不僅養育了我國很多地區的人民還流向了一個國家

順帶還成爲了他們國家的第二條大河流,這個國家就是印度,而在我國,這條河流被稱作雅魯藏布江!

中國雖然河流衆多,但是可以飲用的淡水資源還是有限的,而且由於中國面積比較大的緣故,中國很多地區的水資源分佈都不均勻,像我國的北部經常面臨缺水、乾旱的問題

而我國的南方就經常被溼潤的空氣給滋潤着,完全是兩個極端,從古代到現在,中國一直都在想辦法將南方的水給調到北方來,以解決北方缺水的問題,而這條雅魯藏布江就是最新被中國盯上的一條河流了!不過這次不是南水北調,而是藏水北調了!

雅魯藏布江位於我國的青藏地區,足足有2840公里那麼長,這條河流在我國的長度達到了2057公里,而剩餘的皆是流向了印度,曾經由於交通不方便

中國一直沒有考慮過要利用這條河流來做點什麼,但是如今中國一直在修建多條高速公路、高鐵、建造大橋等等

我們的工程人員一次又一次的打破了從未實現過的記錄,所以中國對這次的藏水北調工程還是很有信心的!

新疆和西藏一樣,自古以來一直是我國的一塊瑰寶地區,不過兩個地方都有自己發展的侷限性,西藏由於地處不便,又有着高海拔

一般人也很難在這裏生活,而新疆雖說盛產水果,但是由於交通不變,就是貿易,也經常將新疆給排除在外了,再加上新疆多地乾旱

極度缺水,所以很多人都沒有想過要去新疆發展自己的事業,而這次中國的藏水工程就是將雅魯藏布江的水調到新疆地區了,也就是說中國這次要好好的整改沙漠了,新疆的多個大沙漠也許因此就慢慢的恢復生機了!

不過中國這條河流不流向了印度之後,這就讓靠水喫飯、沐浴的印度人發愁了,不過即使印度人並支持中國的這項逆天工程,中國應該也不會因此停下腳步的,大家覺得中國應該怎麼做呢?

中國上馬開天闢地級工程,印度驚呼:不可能!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耳熟能詳的標語,曾刷遍中國農村的每一個角落。對於基礎設施建設,沒有一個國家比中國更加下得了決心,下得了功夫。短短三十年多,中國鐵路網貫穿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跨過西藏高原,直達布達拉宮。在中國突破高鐵技術後,中國高鐵輸出全球,更是引領世界,完成了鐵路交通技術的世界領先。

除了鐵路,中國的橋樑、隧道等交通必備技術,也是全球頂尖。中國稱第二,其他任何國家都不敢稱第一。但中國並不滿足於現狀,中國還想創造更大的奇蹟。據媒體報道,中國近期將開展一項開天闢地級的超級工程,開鑿隧道,貫通喜馬拉雅山脈!

喜馬拉雅山

學過地理的都知道,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第一山脈。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峯就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處於火山地震帶,地質結構極爲複雜,地殼運動活躍,對施工將帶來巨大的挑戰。

但在中國工程人員面前,那就是再困難,也要上!遇山開山,遇水搭橋,中國工程隊還真沒怕過。

慶祝貫通甘姆齊克隧道

就在幾年前,中國工程隊就成功貫通了中亞第一長的甘姆齊克隧道。要鑿通喜馬拉雅山脈,雖然極其困難,挑戰巨大,但並非不可完成的事。愚公尚可移山,中國工程師豈能被喜馬拉雅山所阻隔?之所以要鑿通喜馬拉雅山,是爲修建中國-尼泊爾跨境鐵路做準備。一旦中國-尼泊爾跨境鐵路貫通,將爲西藏邊民創造巨大的邊境貿易紅利。

但這個消息,引發了印度媒體的深度恐慌!印度一向將尼泊爾視爲自己的勢力範圍,曾極力阻止中國和尼泊爾之間的大型工程合作。若中國鐵路一旦連通尼泊爾,那麼,不丹也很可能投入中國的懷抱。印度將失去了對南亞的主導權!

印度本就依靠水力、電力、能源以及交通等基礎設施,將不丹、尼泊爾等國封鎖在自己構築的高牆之內。中國在喜馬拉雅山脈中鑿開一個口子,鐵路如貼地飛行的巨龍,豈不將尼泊爾和不丹兩國深度拉入中國經濟?中國物資大量進入尼泊爾和不丹後,印度對這兩國的民生控制,將徹底失去作用,也就再也無法左右這兩國的經濟和政治。

面對這一切,印度卻是無可奈何。首先,印度自身技術太過落後,高鐵依靠於引進日本技術。即便日本高鐵在印度建成,可殘酷的現實,也難以真正跑出高鐵的速度。印度式“掛票”火車,天下誰人不知?車窗、車尾、車頂都趴拉着乘客,這火車速度怎麼提高。撇開技術,高鐵運營也暫不符合印度國情。

而且,中國以鐵路網連通周邊國家,與周邊鄰國共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攜手共贏,這是造福於更多鄰國百姓的善舉。這也是中國經濟對外輻射而產生的強大向心力。不過,話說回來,若能鑿通喜馬拉雅山,那絕對是開天闢地的世界奇蹟啊!這一奇蹟,印度創造不了,美俄也創造不了,只有中國人能做到!

中國無愧於“基建狂魔”的稱號。不知,大家還記得被稱爲“地球編輯器”的中國挖泥船嗎?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還真沒有中國人做不到的!

史上最大工程:徹底改變新疆,改變中國!

從前,它被稱爲謠言。

甚至在2015年7月,水利部公開聲稱:

從未就"藏水入疆"做過任何規劃工作。

如今,

被命名爲紅旗河的西部調水課題已經結束了它的第二次研討會。

西北、尤其是新疆,即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鉅變。

2018年的第一個月裏,紅旗河西部調水課題第二次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專家們這一方案的重點、難點進行了深入探討。來自國內方方面面的專家都參與了這次會議,包括中科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黃河水利委員會、長江水利委員會、南水北調總公司以及清華、北大等多家單位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

這次會議就紅旗河工程地質、地震、施工能力、工程設計、生態環境、水資源配置、經濟效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認爲,工程的關鍵在於地質。

通過對活動斷裂、地質構造等問題的具體分析,研究了工程的重點區段,評估了處理方法和對策。總體認爲,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意義重大,且沒有不可逾越的難點,值得不斷推進和深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名譽所長、水文與水資源學家、流域規劃專家王浩認爲,紅旗河方案設計巧妙,是一個全新思路,是切實可行的方案,沒有太大的技術障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爲的歷史機遇期,有信心、有能力完成這樣的工程。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地球物理學和地球動力學專家滕吉文認爲,紅旗河確實是一個千秋偉業。沿線複雜的地質和構造問題雖然是工程的難點,但總的來說都有應對方法。我們不能畏首畏尾、彷徨懈怠,要紮實研究、勇於創新、突破難點,積極推進紅旗河方案,爲我國的生態建設、糧食安全、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滕吉文說,紅旗河對於新疆地區的意義他深有感觸。有一次他去新疆麥蓋提縣,縣委書記見到他就說,“我真怕我們這個縣將來被沙漠吞沒,沙子在向西推進啊”。就此來說,這條水道實施後不僅能緩解我國西北廣大地域的乾旱、灌溉開發大量農田、優化生態環境,而且一些民族問題也可以大大改善,有助於形成一個各民族團結、和諧共處的中華大家庭。

紅旗河流經的雅魯藏布江流域和龍門山地震帶、橫斷山脈、四川盆地邊緣直到六盤山以西地帶,都是一個構造複雜、災害比較多的地方,構造異常活動、強烈地震頻頻發生,災害多發。要提前做好這組區帶的預防和論證工作。

對於三條支線來說,沒有什麼大的障礙或者災害,相對上述地域而言,構造、地震等均較簡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西北地區乾旱缺水、生態環境惡化、荒漠化等問題已經成爲制約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嚴峻挑戰。因乾旱導致,柴達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還處於荒漠化,這與中國和亞洲次區域未來數十億人口的生存需求極不相符。

之前,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光謙表示,這項工程結束後,新疆最少可生活2億人!以荒漠爲主的新疆將由此改變,一定會成爲祖國最美的大花園。

紅旗河貫通後,進入新疆的河水可以達到每年700—1000億立方。藉助這一水資源綜合利用與開發,包括髮電、灌溉、旅遊、防洪與航運、國土利用等綜合效益等,可以根本扭轉西部缺水局面。有望一舉解決影響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瓶頸問題、能源安全問題、糧食安全問題、以及就業穩定問題等。

當然,這項工程也耗資巨大,有專家推測將達1萬億元左右;至少10倍於三峽工程。

紅旗河一旦完工,最顯著的一個好處是,有可能開發出8億畝沙漠土地。僅此一項,完全有可能提前若干年把我國的GDP上升到100萬億級別臺階以上(之前的一份資料稱,目前我國耕地面積約爲18.51億畝)。

這項工程一旦完成,將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一項"調結構、穩增長、抑物價、促就業"的經濟戰略工程!是一項偉大的國土環境治理與開發建設工程!是一項偉大的"增雨與大漠綠化"工程!其價值將遠超都江堰,是一項實現"大漠賽蘇杭"的偉大工程!

中科院院士、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地球物理學家陳運泰認爲,希望能積極推進“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處於非洲的埃及,尼羅河的阿斯旺高壩的建成,使40萬公頃沙漠變成了良田,埃及的農業產值因此翻了一番。

中國幾千年來以農業經濟爲主,而水利正是農業發展的命脈,水利興則農業興,農業興則國家穩;近現代工業發展中水利依舊佔有無比重要的地位。

水利移民正是源於以水養人,以人養水的宗旨而進行的一種較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活動。從原始社會、走過農耕時代、步入工業文明。至今,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依偎着一條主河流。所以,一條河流孕育一方文化,一個流域的水資源環境決定或影響着一個流域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中國西部的水利事業肇興於先秦時期。西部地區是秦人的發祥地。秦自穆公之後,不斷向外開拓疆土,勢力範圍逐漸擴大到巴蜀等地。當時建成的都江堰和鄭國渠等大型水利工程,代表了中國先秦時期水利建設的最高成就。

西漢王朝的移民實邊和屯田政策也有力地保障了絲綢之路的安全,強化了對西域和河湟地區的有效控制和經營管理,使河西走廊成爲拱衛關隴和中原的有力屏障,同時爲此後歷代王朝控制管理提供了“河西模式”。

南宋西北戰區由於駐軍數量大、軍隊中以虛籍充數冒領軍糧、戰爭破壞嚴重等,導致軍糧消耗數量巨大。爲確保足夠的糧食供應,南宋在西北戰區開展大規模屯田和水利建設,籌集到大量軍糧,爲西北邊防的鞏固發揮了重要作用。

明萬曆四年,徐貞明撰寫了《潞水客談》,認爲發展西北農田水利建設,就近解決京師及北方地區的糧食供應問題,緩解東南地區的經濟壓力,實屬國家之大計、國之急務,並對開發西北水利的具體措施進行了論述。

林則徐治理新疆開挖了許多的坎兒井,王震收復新疆,就地轉業的部隊從挖溝開渠大興水利開始。

兩千多年前,茫茫萬里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邊緣,沿孔雀河往東羅布泊的綠洲上,有一座美麗的城堡——樓蘭。城內街巷縱橫,商賈雲集。叮咚的駝鈴聲中,長安的商人帶來了精美的織錦,大宛人馱着璀璨的琉璃,還有安息的香料、中亞的玉石,中西文化在這裏相聚。茂密的胡楊林擋住了撲向樓蘭的黃沙,孔雀河是樓蘭的生命之源。

低窪的羅布泊給了樓蘭人得天獨厚的綠色。但是沙漠逼近了,注入羅布泊的7條河川漸漸枯竭,土壤的鹽鹼化程度加劇,大片大片的胡楊林因此而死亡,林地變成了荒漠。因爲沒有水不能播種,城中人們的糧食供應日漸稀少。

最後的時刻終於到來了。樓蘭最後的史書記載:“茲於偉大國王、上天之子夷都伽•伐色摩那陛下在位之11年7月,諸民遠離國境。”時值公元332年。這是一次多麼悲壯而又無奈的民族大遷徙。漫漫大漠中,只留下了荒涼的古城廢墟。

1600多年後,進入20世紀70年代,羅布泊已經完全乾涸,沙漠還在迅速東移。許多居住在中國西北的人們不得不步樓蘭先人的後轍,舉家遷徙、舉村遷徙、舉城遷徙。

這一切都是因爲缺水——水在哪裏?

中國有世界屋脊,豐富的水源,多條大江大河之水流向國外,掌握着世界的水龍頭。

1998年,南方長江發生特大洪水,北方黃河水流入海的時間只有5天;在中國的華北、西北,耕地面積佔全國的一半,總水量只佔全國的10%左右;在中國西南,由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等組成的諸河流域,土地面積佔全國的10%,人口和耕地分別只佔全國的1.5%和1.7%,水資源卻佔全國的21%,人均水資源爲全國人均水平的14倍,高於世界人均水量的三倍左右。但是,大部分白白流出國境,每年約6000億立方米。可是西北十年九旱,救命水價每噸賣到800元。

6000億立方米,至少相當於12條黃河的水。

真正的西部大開發,就是新疆、內蒙古、甘肅等西北地區,開發塔里木、柴達木、準葛爾三大盆地和騰格里、巴丹吉林、毛烏素和渾善達克四大沙漠;開發這七大沙漠戈壁,應從水開始着手;西部七處沙漠戈壁都是一馬平川,都是寶地。只要有水,沙漠成爲綠洲,塞外成爲江南,對於民族團結有好處,民族團結花多少錢買不到。

一本至今仍在中央一些部委與研究機構中廣泛傳閱的《西藏之水救中國》,提到:“水危機,已成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心頭大患。中國渴了,誰解中國之渴?修一條人工運河,串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雅礱江、金沙江……2000億方立米之高水入黃河,經青海湖、岱海調蓄,輸水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及晉、陝、冀、京、津等地。

十大流域水網如織,大半個中國不再困於水旱災害,每年挽回數千億元經濟損失,永解中國千年難題。同時永解黃河水禍,避免長江險患,彌補三峽工程的不足,使中國北方實現內河航運,運河區解決數千萬勞動力就業問題,這,就是政、軍、學界和民間推動已久的大西線調水戰略工程。”西藏用水發電,新疆用水灌溉,再造一箇中國。

2010年03月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被譽爲“軍中水神”李國安委員仍在反覆翻看他今年的提案《關於引雅濟疆濟黃的再次建議》。所謂“再次”,準確地說是第四次。作爲全國政協委員的李國安多年來不斷深入西藏、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開展調研,選題同樣與“水”有關。

“日本新潟出產的稻米以高山雪水灌溉,每公斤價格達到75元人民幣,歐洲出產的阿爾卑斯山雪水一瓶250毫升可以賣到幾十元人民幣。”李國安說,中國雅魯藏布江流淌着大量優質的高原雪水,仍沒有得到利用,每年流出國境近1400億立方米。

中國是一個擁有豐富水資源的國家,但卻有着大面積的缺水地區和數量巨大的缺水人口。如何更科學地利用水資源,尤其是如何解決水資源分佈極爲不均的問題,是李國安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他提出:沿着青藏鐵路修一條引水渠,將雅魯藏布江水很小的一部分引入新疆和黃河上游。“由於沿着青藏鐵路,引水路線和施工地域都有成熟經驗可以借鑑;高海拔施工困難、防凍等施工技術已能夠解決,只要水一過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就完全形成自流;此外,徵地和移民問題也較少。”李國安認真考察了方案的可行性,不斷完善着他的這項“引雅濟疆濟黃”提案。

規劃和實施科學、合理、可持續的水利項目,將造福邊疆缺水地區。李國安以新疆爲例分析說,新疆有優越的光照條件,如果全區水源豐富,能增加到3億畝耕地,一定會是中國最美麗的大花園,亙古的戈壁荒灘也將會成爲中國最遼闊的糧倉。新疆最少可生活2億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光謙透露,計劃從西藏的雅魯藏布江調水,順着青藏鐵路到青海省格爾木,再到河西走廊,最終到達新疆。“這個方案是可行的。”

美國的加州北水南調工程,改造爲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糧食產地,助推美國西部開發,使加州GDP成爲美國老大。新疆的面積如此巨大,完全可以讓我們的新疆變成一個巨大的糧食產區,完全實現現代化耕種,助推新疆經濟,幾十年後新疆也將成中國的加州,實體經濟老大。

水可以使西部的土地不再幹裂,民族交融可以撫平西部民族之間的裂痕。如果把中國看成一隻雄雞,西部就是飛翔的翅膀,只有引水和交融讓這翅膀變得豐滿,中國雄雞才能飛得更高更遠!XLW

1962年戰爭並未結束!去年的對峙事件只是當年戰爭延續而已!印度不退兵,準備與中國死扛。這世界上有多少看客等着看這人類歷史上最牛逼的一場豪賭呢!二戰後,人口最多的兩個核大國準備來一場世界大戰,而且各列強支持印度孤立我國。

如果印度得寸進尺,攻擊西藏該怎麼辦?是不是我們再反擊將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及國際與論的主動權?那時,只要印度一路進攻深入腹地,全面反攻時便沒有任何顧慮,甚至一路追到新德里。那麼如何引得印度阿三一路狂攻呢,阿三若不上當而蠶食,那麼我們就真的喫啞巴虧失去土地了。

所以快速激怒阿三爲首要戰略。激怒阿三的最好辦法就是儘快啓動藏水入疆水利工程,通過連續的大壩調水引流,把海拔四五千米青藏高原的豐富淡水流向低海拔的塔里木盆地,滋潤塔克拉瑪干沙漠,重新注水羅布泊。

巨大的蒸發將形成豐沛的降水量,從而實現再造兩個江蘇省大小的綠洲,提供兩億人的生活環境,這一人類最大的水利工程藏水入疆最大的受害者便是印度,恆河平原將失去百分之四十的來水量,灌溉率降低,阿三從此變成非洲。

這是逼瘋印度的手段,對我國百利而無一害。西藏易守難攻,阿三想從平原攻上青藏高原,代價慘重,補給困難,攻上來也守不住,幾個山口一旦被導彈轟塌山體堵住退路,只剩關門打狗了。

那時,阿三便是一個徹底失敗的侵略者,中國自衛反擊合情合理合法,中國一旦關門鎖死二十萬無後援缺糧少彈藥的印度山地部隊,印度斷然不敢在印度洋上開闢第二戰場,否則二十萬印軍連投降都沒有機會了。

印度政府倒臺,換反對黨上臺簽署無條件投降書,從此永遠終結印度的崛起之路,戰敗解除核武裝,又被中國控制了上游水源,印度人口會沿着水源遷移並大規模減少生育率,並且因爲水源走勢而分裂成若干民族自治區或獨立小國,從此解除我國西南隱患。

而藏水入疆工程將使塔里木盆地變成江南水鄉,讓南疆渙發巨大活力,帶動一帶一路最重要的中巴經濟走廊繁榮發展,形成從南疆塔里木溼地一直到瓜達爾港的進出口加工基地,使阿拉伯石油和我國輸歐產品運輸時間和成本大幅下降,增加國家競爭力,徹底實現一帶一路戰略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藏水入疆工程及對印第二次自衛反擊戰將花費一萬億,但是帶來的收益卻是百倍千倍,而且會形成我國東南沿海和西北盆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雙線繁榮,西部地區將形成產業流,資金流,人才流的彙集效應,拉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全面繁榮,趕超美國成爲第一大經濟實體!

西北的生態問題,是我國最大的生態問題。西北乾旱缺水的生態環境,導致我國地區發展嚴重不平衡,嚴重製約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只有徹底解決西北國土的水資源問題,纔能有力保障我國的發展空間。

六位院士、十二位教授以及多位年輕博士進行攻關,研究西部調水的問題。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條現實可行、科學合理的西部調水線路——“紅旗河”。這是一條沿青藏高原邊緣全程自流進入新疆的調水環線,將一舉改變中國的生態格局。

從前,它被稱爲謠言。甚至在2015年7月,水利部公開聲稱:從未就"藏水入疆"做過任何規劃工作。

如今,被命名爲紅旗河的西部調水課題已經結束了它的第二次研討會。官媒也開始深入報道紅旗河工程西北、尤其是新疆,即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鉅變。

讓我們來看看“紅旗河”西部調水具體方案是怎樣的:

“紅旗河”從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附近開始取水(水位2558米),沿途取易貢藏布和帕隆藏布之水,自流509公里後進入怒江(水位2380米);然後,於三江並流處穿越橫斷山脈:借用怒江河道60公里後經隧洞進入瀾滄江(水位2230米),借用瀾滄江河道43公里後經隧洞進入金沙江(水位2220米);

借用金沙江河道97公里後,以隧洞、明渠和水庫相結合的方式繞過沙魯裏山到達雅礱江(水位2119米),繞過大雪山到達大渡河(水位2022米),繞過邛崍山到達岷江(水位1945米),繞過岷山到達白龍江(水位1880米)、渭河(水位1808米);

從劉家峽水庫經過黃河(水位1735米),以明渠爲主繞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沿祁連山東側平原經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到達玉門(水位1550米),接着沿阿爾金山、崑崙山的山前平原,穿過庫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到達和田、喀什(水位1300米)。全程6188公里(含200公里自然河道),落差1258米,平均坡降萬分之2.10。

“紅旗河”取水水位較低,因此水量充足。預計年總調水量可達600億立方米,僅佔主要河流取水點總量的21%,將在我國西北乾旱區形成約20萬平方公里的綠洲。由於全線保持高水位運行,可以自流覆蓋絕大部分乾旱區域。這些地區地勢平緩、光照充足,可根據需要設置大量支線,工程實施後,將形成約1萬公里長、20公里寬的綠洲帶。隨着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併產生累積效應,將帶來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爲惠及更多地區,方案還設計了三條主要支線:

通向延安方向的“紅延河”,通向內蒙古、北京方向的“漠北河”,以及通向吐哈盆地的“春風河”。“紅旗河”的三條主要支線均是基於相關區域地理特點的最優選擇,使得在保證坡降的前提下,能夠全程高水位自流,保持高水位優勢,有能力將水源和水能送往更多的乾旱區域。

紅延河。從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境內開始(水位1791米),向東北穿過六盤山到達固原(水位1710米),接着向北延伸至同心縣境內(水位1645米),再沿白于山北坡至榆林市定邊縣境內(水位1500米),最後經多條短隧洞進入延河(水位1440米),總里程488公里,平均坡降萬分之7.2。由於全程保持高水位運行,可自流惠及六盤山、白于山以北,黃河以南的絕大部分區域,彌補了由於黃河水位過低導致的寧夏南部、鄂爾多斯高原和陝西北部乾旱問題。

漠北河。從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內開始(水位1620米),經巴丹吉林沙漠向狼山、陰山北坡延伸(水位1330米),共925公里;繼續延伸至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水位1200米),以淺埋深隧洞(長度小於30公里)進入灤河、潮河,最終進入北京密雲水庫,共760公里。全程高水位運行,坡降大於萬分之2.15,可以“自流”惠及沿線北側的所有地區。

春風河。從玉門市境內開始(水位1550米),繞北山西側延伸至吐哈盆地(水位1180米),全程坡降大於萬分之2.7。保持高水位運行,一方面可以自流惠及大部分區域,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需求繼續向北疆延伸。從起始位置至疏勒河河谷的26公里,高差達160米,坡降萬分之61.5,適合開發水電控制流速。

2018年1月,紅旗河西部調水課題第二次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專家們這一方案的重點、難點進行了深入探討。來自國內方方面面的專家都參與了這次會議,包括中科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黃河水利委員會、長江水利委員會、南水北調總公司以及清華、北大等多家單位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

會議就工程地質、地震、施工能力、工程設計、生態環境、水資源配置、經濟效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認爲,工程的關鍵在於地質。通過對活動斷裂、地質構造等問題的具體分析,研究了工程的重點區段,評估了處理方法和對策。總體認爲,“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意義重大,且沒有不可逾越的難點,值得不斷推進和深化。本次會議對“紅旗河”西部調水後期的具體設計將起到重要指導作用。

參加會議的五位院士均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名譽所長、水文與水資源學家、流域規劃專家王浩認爲

“紅旗河”方案設計巧妙,是一個全新思路,是切實可行的方案,沒有太大的技術障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爲的歷史機遇期,有信心、有能力完成這樣的工程。

中國工程院院士、水工結構抗震專家陳厚羣認爲:

“紅旗河”方案的設計非常好,以現有的技術條件實施是沒有問題的,意義重大。線路經過的一二級階地過渡帶地質條件複雜,通過對一些具體線路的隧洞或大壩工程進行創新設計,多做預案,能夠從單體工程和系統工程兩方面降低“斷裂”帶來的風險。希望以科學、嚴謹、周密的作風爲“紅旗河”方案的研究多做工作,爲新時代的水利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地球物理學和地球動力學專家滕吉文認爲:

“紅旗河”方案意義重大,線路設計非常巧妙,邊界條件非常好。沿線複雜的地質和構造問題確實是工程的難點,但總的來說都有應對方法。我們不能畏首畏尾、彷徨懈怠,要紮實研究、勇於創新、突破難點,積極推進“紅旗河”方案,爲我國的生態建設、糧食安全、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地球物理學家陳運泰認爲:

地球科學工作就是要幫助工程設計趨利避害,在地震帶上進行工程建設是有大量的理論和經驗積累的。我們應該積極去研究、解決其中涉及的具體問題,不能一想到困難就束手無策。希望能積極推進“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河流動力學與江河治理專家胡春宏分析:

調水對主要河流泥沙輸移、河勢變化、河牀演變的影響,討論了“紅旗河”與西北內陸河流相互作用和治理問題,對“紅旗河”在相關方面的設計給予了充分肯定。

之前,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光謙表示,這項工程結束後,新疆最少可生活2億人!以荒漠爲主的新疆將由此改變,一定會成爲祖國最美的大花園。

紅旗河貫通後,藉助這一水資源綜合利用與開發,包括髮電、灌溉、旅遊、防洪與航運、國土利用等綜合效益等,可以根本扭轉西部缺水局面。有望一舉解決影響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瓶頸問題、能源安全問題、糧食安全問題、以及就業穩定問題等。

一面紅旗指引方向,一條大河通向輝煌。

“紅旗河”構想是着眼於大生態、大格局、大戰略的西部調水方案,將是我國經濟發展、文化融合的大動脈,是生態工程、民生工程、戰略工程,是一舉多得、造福中華民族的千年工程,必將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