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可能每位父母的處理方式都不同,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與其爲了孩子放棄工作與自我,不如去做一個你希望他成爲的那種人,好母親會給孩子向上的力量。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董卿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董卿,1973年11月17日出生於上海。中國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先後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1999屆本科班和華東師範大學2002屆碩士研究生班。上海戲劇學院MFA藝術碩士學位。憑藉大方親和的主持風格獲得觀衆喜愛。此後,連續十三年主持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連續八年被評爲央視年度“央視十佳主持人”。連續七年排在央視掛曆女主持人中前三甲。

燦爛耀眼如董卿的人生。這一次打動我的不是詩詞大會和朗讀者裏那個妙語連珠舌燦蓮花的主持人,她是以受邀人的身份來參加節目的,她與主持人說起了第一次當母親的感受。董卿談起自己孩子時眼裏含着淚水。

那一年,董卿結束了在美國的學習旅程,回到了這片大地,重新出現在電視機裏的的董卿,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媽媽了。主持人王寧問她,爲什麼選擇在這個時候做了母親?她笑了笑說,人對永遠這個詞是敬畏的,很多事情再不做就來不及了。這個四十歲的女人,在擁有了事業,愛情之後渴望做一名母親,這一切都剛剛好。

比起當媽媽,她還是對做主持人更熟練一些。剛剛當母親的董卿不知道該如何衡量孩子和工作之間的關係。她不想現在就放棄工作,也不希望因爲自己生了孩子就放棄自己苦心經營的工作。在這一段時間裏董卿是迷茫的,她不知道該如何擺正自己的生活重心。因爲自己沒有做母親的經驗,所以也不知道如何照顧孩子。一邊是工作,一邊是孩子,作爲一個女人,董卿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無助。

就在她迷茫的這段時間,一個好朋友開導他,你有沒有想過去做你希望孩子成爲的那種人。董卿聽到這句話後,認真的思考之後,終於把這個問題想明白了。孩子不應該是負擔,而應該是她生活的新動力。她說,我不該因爲做了母親就放棄了現在的工作,我應該更加努力的變得優秀。讓他在長大之後,對我既有兒子對母親的愛,也有對榜樣的尊敬。

很快,她就把自己投入到新一輪的工作當中。創造朗讀者這個節目,是她邁出去的第一步。她雖然以主持人的身份來支持節目,臺下她還是這個節目的策劃人。這是一個全新的身份,當然也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朝她撲面而來,那些主持人曾有過的套路和經驗,不能夠幫助她完成這份工作。

那個時候她時常處於絕望的邊緣,失眠焦慮,但是天亮之後,她還是讓人感覺充滿幹勁兒,看到她就覺得溫和親切,因爲她是整個團隊的領導人,她不能垂頭喪氣,讓下面的員工也覺得工作繁重。她努力又堅韌,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爲她要給兒子樹立榜樣,她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孩子,一個人永遠不要停滯不前。現在的主持人大多看顏值而不注重主持的實力,容貌終會老去,不可能永遠都紅,但是董卿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紮根在央視,以至於提起央視就會想起董卿。很多人都說她有現在的一切都是因爲小時候有良好的家庭環境和良好的教育。不可否認,她的家庭給了她向上生長的原料。

作爲一個母親,既然選擇將這個孩子帶來世間,就要對他細心教養,讓他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有很多女人這個道理,忽視了自己對孩子的影響。我曾經在一輛公交車上,看到一位母親和兒子在爭奪手機時聲嘶力竭的喊叫,那你就知道玩遊戲,每次考試就那麼點分數,還好意思在那玩?那名七八歲的男孩立刻就反駁她,你有什麼資格教訓我,自己不也是每天在那看手機嗎?大人就可以隨便罵人嗎?

現在確實有很多這樣的女人,在當了媽媽之後就放棄了原來的生活,慢慢變成了一個愛計較,目光短淺的市井婦人。她們有着豐富的工作經驗,卻不知道母親的行爲對孩子影響纔是最深刻的。在孩子小的時候,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等到孩子長大之後,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念,對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如果父母跟不上孩子成長的步伐,孩子就不會再聽你們的意見了。

很多母親說,我只希望我的孩子一生可以健康快樂,不想用自己的思想束縛他。這其實是所有母親所希望的。好的教育就應該像無問東西里面的那樣,那位母親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她說,我不是讓你來按照我的想法做事,而是我希望你能體會人生百態。

成長是一個緩慢增長的過程,很少一部分人會像董卿那樣,在結婚生孩子之後,還保持繼續工作的熱情和動力,並且不斷努力成爲一個更優秀的人,將來會讓孩子說起自己時,滿眼都是驕傲。一位好的母親不單單是生育孩子,還要培養孩子,這纔是一位母親的使命。永遠不要讓孩子覺得,母親對他來說只是一個家人,還要成爲他的老師,一直到自己生命的終點,依然有知識可以傳授給他。

就算傳授不了,也要成爲孩子的精神支柱,在他成長的道路上指點迷津,成爲一盞明燈,照亮前方的黑暗,在孩子下落時,母親是托起他的石盤,在孩子成長時,母親是他向上的動力,在孩子止步不前時,母親就是鞭策他的那根竹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