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达开坚定的说:“太平天国愿与欧洲国家进行良好和平的交易,但是洋人也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更让洋人惊讶的地方在于石达开不承认清政府与洋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有不平等条约于太平天国无效。最终太平天国以失败告终,从个人上来说,洪秀全对于手下的不信任让手下冤死的人达到两万人之多,而石达开并不想杀掉与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兄弟。

百年前的中国,由于晚清政府的昏庸无能,慈禧太后的愚蠢统治,那时的中国变成了人见人欺负的无能国家,国防能力孱弱,军队战斗力约为零,军队的士兵也都是连刀枪都拿不起来的少爷兵。清政府内最强的部队是曾国藩率领的湘军,他广泛的召集老部下,形成可靠的战斗力。
可是刚开始的湘军,竟然打不过一支野生的雇佣军,头领曾国藩甚至在失败后跳水自杀,被部下拼命救下。今天介绍的就是这只雇佣军的首领之一---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历史上的太平天国是近代史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封建侵略的农民运动,共坚持14年,势力扩展至18个省。由于太平天国兴起的时代正处于清政府败于鸦片战争,在反封建制度的同时也担任着抵御外敌的任务,与清政府互为敌人,但也有共同的敌人。同时太平天国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这一点太平天国是领先于中国的。曾国藩等也因为最终镇压太平天国升官发财,后来促成洋务运动的进行。
文武双全石敢当:
领袖石达开出生在比较富裕的家庭,但不幸父亲在石达开小时候就去世了,失去顶梁柱之后,家境也变得因此大不如以前。石达开年少时就兼顾着种田与做生意,贩卖牛羊,运送煤炭,后来逐渐自己放牧,家里的生活才逐渐好起来。
十四岁的石达开已经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他游走于江湖,与各方豪杰相识,认识了天地会的首领罗大纲等人,在与农民的接触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也为后来能够加入拜上帝会铺垫良好条件。
十六岁时与洪秀全等人共图大计,三年后散尽家财参加金田起义,封为左军将军和“翼王”称号。
战场上的石达开多次面对危机形势缓解太平军的困境,重挫清军的士气。后跳出包围圈夺取岳阳,武汉,二十八天挺近一千八百里,令清军闻风丧胆,号曰“石敢当”。
政治方面,因为太平天国建设过快,基层结构还没有建设完全,到安徽之后组织各地人民登记户口,又开设科举考试,建立起三级地方的行政体系,使得太平天国不再是民间组织,而是有系统的国家。
对于当地的豪强进行打压,通缉江洋大盗,但是石达开并像其他王一样享乐,为了修建王府拆掉民宅,把国库占为己用,农民出身的他深知农民的辛苦而是把钱分发给百姓,安徽富裕了,朝廷经济才能上去。即使见效慢但是保护了天国的经济,保护了百姓。
石达开的人生巅峰之战是在1854年秋,在九江与湖口与曾国藩,李鸿章进行旷日持久的大战。太平军在战场上遭遇到湘军的顽强抵抗,石达开敏锐的看出双方有差距的地方在于水军,立刻命人仿造清军的船只结构,紧急操练水上部队。在湘军马上攻到腹地的时候,石达开亲自披甲上阵,在1855年在湖口与九江大败湘军,曾国藩看到部队溃不成军,跳海自杀被将士救下。
石达开优于普通农民的阶层的地方还在于他对知识分子的信任。当时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在生活上的奢侈腐化,几个省土地级别的皇宫竟然比故宫大好几倍,洪秀全对于知识分子的打压等等原因都导致知识分子反对太平天国,但都对石达开很尊敬。
石达开的军队纪律严明,爱护百姓,江西人民都争相爱戴,知识分子也转而支持太平军,部队很快从一万人扩充十万余人,湘军对此也无计可施。
不弯曲的腰板:
当时的太平天国崇尚基督教,欧洲的基督教教主听说遥远的东方还有信仰基督教的群体,并且教众还很多,教主于是派了个信徒来看看是不是真的。但当教徒来到中国后,本以为太平天国会满足他全部的条件,给出最大的利益。石达开见了教徒之后,面对提出了三十多个问题,对答如流,态度不卑不亢,洋人也心里泛起嘀咕,认为他不好对付。
石达开坚定的说:“太平天国愿与欧洲国家进行良好和平的交易,但是洋人也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更让洋人惊讶的地方在于石达开不承认清政府与洋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有不平等条约于太平天国无效。石达开代表了汉人的气节,也让他们看到中国人的骨气。
小人暗算:
最终太平天国以失败告终,从个人上来说,洪秀全对于手下的不信任让手下冤死的人达到两万人之多,而石达开并不想杀掉与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可是自己不动手,就会被别人动手,除了石达开以外的一家老小都被太平天国的人杀掉。从整体上来说,石达开的离开是太平天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石达开无法忍受太平天国对于农民阶级的利用,这与自己的农民出身有关。在大渡河战争中轻信敌人的诱惑,从而让清政府取得了战争胜利,这是石达开遗憾终身的事情。石达开出走之后也没有听取洪秀全的挽留建议,坚信自己的想法,自己单独成立军队,坚持与太平天国分裂,这也是最后失败的原因之一。
石达开最后的人生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他被清军太平军追杀,转战大半个中国,最终被清军抓住,本可以有尊严的死去,但被手下的亲信欺骗,让他投降换取自己的活路。
后世对于石达开的评价褒贬不一,他既是军事家也是政治家。19岁金田起义,23岁打败曾国藩的部队,可谓是少年英雄。回顾他的一生,他并不是想象出的完美英雄形象,但也并不是后世评价的那样为个人利益牺牲集体。与李鸿章相比,他没有选择弯下腰对洋人卑躬屈膝,他保住了民族气节,但最终也因为自己的硬气落了个悲情收尾,无论褒贬他都是历史上轰轰烈烈的一号人物。
文/平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