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上游新聞28日報道,杞縣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涉事診所因消毒不規範,致前來鍼灸的患者感染上膿腫分枝桿菌。11月28日上午,杞縣衛健委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通報稱,被波及的患者已達115人。

(原標題:杞縣115人鍼灸後皮膚潰爛:或醫源感染,警方詢問涉事村醫)

在診所鍼灸後,河南省開封市杞縣百餘人皮膚潰爛,並住院治療。該事件或爲醫源性感染。

此前,當地宣傳部門稱涉及患者數十人。11月28日上午,杞縣衛健委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通報稱,被波及的患者已達115人。經查,潰爛系膿腫分枝桿菌感染所致。該病症治療週期較長,但可治、可控、不傳染。

河南杞縣115人鍼灸後皮膚潰爛 警方詢問涉事村醫

患者鍼灸後出現皮膚潰爛。  受訪者 供圖

山西省中醫院和平分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鄭世江告訴澎湃新聞,膿腫分枝桿菌是一種耐藥性較強的細菌。它可以引起肺組織、皮膚等組織的廣泛感染,比較難治,但經過針對性抗感染治療或切開引流,是可以治癒的。

鄭世江表示,雖然患者針後護理不當也會導致感染,但前述患者的感染情況都是在同一個診所、同一醫生鍼灸後出現,綜合考慮,這應該是醫源性感染,而非患者個人護理不當所致。他認爲,引起前述患者感染的原因可能有:一是鍼灸等器具消毒不規範,二是操作者沒無菌操作。

28日下午,杞縣衛健委一名魯姓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公安機關已對涉事村醫、杞縣裴村店鄉冉寨村醫生範某某進行詢問,並做了筆錄。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涉事診所是村衛生室,數天前因違反醫療管理條例,其營業許可證已經被註銷,診所被關停。

此前,11月26日,患者家屬朱先生髮文稱,7月26日,妻子因腿疼,首次在上述醫院接受鍼灸治療,收費200元。每間隔一星期或十天進行一次鍼灸治療。第三次治療後,針眼處開始出現發癢、紅腫現象。此後,病情逐步加重至皮膚潰爛。該診所醫生建議患者至縣醫院治療。治療兩個多月,妻子病情未見好轉。

有維權者稱受害人數達200多人。

杞縣縣委宣傳部李姓工作人員11月27日向澎湃新聞表示,該縣正在調查此事。他稱,“好像人數沒有(網傳的200人)那麼多,約有二三十人”。

杞縣衛健委向澎湃新聞提供的最新情況說明稱,一個月前,10月7日11時,杞縣衛健委接到杞縣人民醫院感控科上報,該醫院接診3例曾在裴村店鄉冉寨村診所就診過的病人症狀相同。目前,有20人已出院,尚有84人在杞縣縣內住院治療,11人在縣外住院治療。波及人數合計已達115人。

前述情況說明稱,經會診、細菌培養,該病症爲膿腫分枝桿菌感染,治療週期較長,但可治、可控、不傳染。裴村店鄉冉寨村診所有執業許可證,法定代表人範某旭,現有註冊醫護人員8人,均有執業資質。

據上游新聞28日報道,杞縣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涉事診所因消毒不規範,致前來鍼灸的患者感染上膿腫分枝桿菌。目前,該鄉衛生院的黨委書記和院長已被降職爲副書記和副院長。

杜碩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杜碩_NB1255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