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股票倉位管理方法 股民一定要收藏學習

倉位管理,就是在你決定做多某個投資對象時,決定如何分批入場,又如何止損、止贏離場的一種資金管理方法! 倉位管理主要有三種方法:

一、【漏斗型倉位管理法】

初始進場資金量比較小,倉位比較輕,如果行情下跌,後市逐步加倉,進而攤薄成本,加倉比例越來越大。這種方法,倉位控制呈下方小、上方大的一種形態,很像一個漏斗,所以,可以稱爲漏斗形的倉位管理方法。常見的倉位比例有2:3:5或者1:2:3:4。

優點:初始風險比較小,在不爆倉的情況下,漏斗越高,盈利越可觀。

缺點:這種方法建立在後市走勢和判斷一致的前提下,如果方向判斷錯誤,或者方向的走勢不能超過總成本價位,將陷於無法獲利出局的局面。在這種倉位管理方式下,越是反向波動,持倉量就越大,承擔的風險會越高,當反向波動幅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必然導致全倉持有,而此時,只要方向再向相反方向波動很小的幅度,就會導致爆倉。從盈虧角度來看,投資業績來源於判斷正確的獲利金額超過判斷錯誤的損失金額的部分。無論投資還是投機,大勝小虧或許是投資從長期來看能夠取得持續盈利的方式。如果你現在對股市行情還是比較模糊,對自己的個股存在問題,不會選股的話(macd9987)查閱學習。保持定力的制度安排就是要在危急關頭人們倉皇而逃時,能夠保持冷靜、沉着和鎮定。始終保持清醒而理性的頭腦纔不會幹出蠢事。

二、【矩形倉位管理法】

初始進場的資金量,佔總資金的固定比例,如果行情下跌,以後逐步加倉,降低成本,加倉都遵循這個固定比例,形態像一個矩形,可以稱爲矩形倉位管理方法。常見的倉位比例有1/3、1/4、1/5。

優點:每次只增加一定比例的倉位,持倉成本逐步抬高,對風險進行平均分攤,平均化管理。在持倉可以控制,後市方向和判斷一致的情況下,會獲得豐厚的收益。

缺點:初始階段,平均成本抬高較快,容易很快陷入被動局面,價格不能越過盈虧平衡點,處於被套局面。同漏斗形方法一樣,越是反向變動,持倉量就越大,當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全倉持有,而價格只要向反方向變動少許,就會導致爆倉。

三、【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法】

初始進場的資金量比較大,後市如果行情按相反方向運行,則不再加倉,如果方向一致,逐步加倉,加倉比例越來越小。倉位控制呈下方大,上方小的形態,像一個金字塔,所以叫金字塔形的倉位管理方法。常見的倉位比例有5:3:2或者4:3:2:1。

優點:按照報酬率進行倉位控制,勝率越高動用的倉位就越高。利用趨勢的持續性來增加倉位。在趨勢中,會獲得很高的收益,風險率較低。

缺點:在震盪市中,較難獲得收益。初始倉位較重,對於第一次入場的要求比較高。

四、對三種倉位管理方法進行一下比較:

1、漏斗形倉位管理法和矩形倉位管理方法,是在第一次入場之後,行情按相反方向運行,但仍確信後期走勢會按照自己的判斷運行,進行倉位管理。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方法是在進場後,若行情按相反方向運行,則不進行加倉操作,如果到達止損,則進行止損。前兩種方法屬於逆市操作方法,後者則是順勢操作方法。

2、漏斗形倉位管理法和矩形倉位管理方法,正確的前提是,後市行情按照預判的走勢進行,而且倉位越來越重,在沒有爆倉的情況下,可以獲得盈利,對於投資者來說,風險更大。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方法,至多是損失第一次入場資金的一定虧損比例,而不是全部資金的風險,所以,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方法承擔的風險更小。

通過以上的分析比較可知,金字塔倉位管理方法比其他兩種方法,更有優勢,是一種科學的倉位管理方法。如果一筆交易處於盈利狀態,那麼交易者應該力圖利用趨勢的持續性來增加倉位,但要求後續加倉要輕於之前的加倉量。金字塔倉位管理一般基於支撐線和阻力線進行操作。進場後,根據市場的發展,也即相應的風險報酬結構變化,採用跟進止損的方式來改變倉位管理。當如假定那樣繼續前進,每突破一道阻力線並上升一段距離後,或者回踩確認壓力線已經成爲有效支撐線後,我們將止損移動到該支撐線下方。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法在單邊行情中能帶來巨大的盈利,而在震盪行情中會出現次數較多的觸發止損現象,造成小幅虧損或者盈利能力偏低。但是,在單邊行情中的盈利能力足以令其在震盪行情中的缺點顯得微不足道,所以,非常適合大、中資金投資者或者有條件盯盤的投資者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