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內部分工調整

足協內部分工調整

原標題:足協重新調整分工:陳戌源負責國家隊,高洪波分管男足青訓

作爲中國體育中最具爭議的存在,也作爲中國體育改革的先鋒官,中國足球在改革路上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拿到放大鏡下去反覆審視。

雖然目前聯賽啓動依然遙遙無期,但從足協內部的部門分工與調整看,足改依然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儘管根基薄弱、困難重重,但中國足球依然在爲未來而不斷努力前行着。

五一勞動節期間,中國足協並沒有停止步伐。天海等一系列問題懸而未決,誰也不敢在此時「停止勞動」,一次次的線上會議、一次次協調溝通下,加班加點工作已成常態。

這一次,與足改有關的消息,與人相關--氪體獨家獲悉,足協完成了所有中層部門的重新分工與人員調整,部門有了一定精簡,幾位高層則明確了各自的工作方向。

在一系列調整之後,足協接下來的工作重心也呼之欲出--不斷積累培養年輕人才,爲國家隊未來衝擊世界盃保駕護航。

把時鐘撥回到大半年前,去年8月,陳戌源成爲中國足協首位專職主席,而杜兆才、 孫雯、高洪波分別擔任足協副主席,劉奕出任祕書長。

在那次足代會之後,在這個醞釀許久推出的部門調整裏,足協對之前的28個部門進行了精簡,調整爲16個部門。

其中,中超、中甲、中乙三個聯賽部與競賽部、准入部、註冊部、裁委會合並,成爲大競賽部。此外,國管部、媒體公關部、技術部、男足青訓部、女足青訓部、市場部等部門也是調整後的重要部門。

去年走馬上任的高層領導裏,足協主席陳戌源將親自分管國管部,祕書長劉奕則分管競賽部,副主席高洪波分管男足青訓,副主席孫雯分管女子部和女足青訓。

此外,今年3月年滿60歲從體育總局副局長位置上退休的杜兆才,將以足協黨委書記的身份,繼續負責未來兩個大賽--世俱杯與亞洲盃的組委會工作。

從足協這一系列調整來看,透露出了不少信號。

首先也是最直接的改變,是部門的精簡與優化。

這種大部制的調整,是向着管理現代化方向調整的重要改變,這樣的調整與陳戌源過往大企業運營管理經驗,無疑有直接關聯。

過去地方球隊來足協辦事,常常一件事情要在足協內找多個部門,未來通過功能相似的部門合併,管理有望更高效,溝通也有望更爲順暢。

其次,由足協主席直接分管國家隊,不光有國家集訓隊,也包括U字號所有梯隊。

這之中的信號也很明確--隨着職業聯賽理事會的推進,聯賽將交由其管理,而 不再是足協的工作重點, 而國家隊工作,將會是未來足協工作的重中之重。

足協內部分工調整

足協內部分工調整

當然,從陳戌源上任之後對於國家隊的一系列人士安排,如主帥李鐵的任命以及歸化球員問題的處理上也能明顯看出,國家隊的成績的重要性將會被排在首位。

在筆者看來,一方面,國家隊成績是足改成果最直接的展示,另一方面,好的成績也能爲後續的改革爭取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而且,對於志在打造「中國足球DNA」的足協來說,一個在主席治下統一管理的「大國家隊」,也更有利於這種DNA的形成和塑造。

畢竟,放眼世界,成績優秀的足球強國和地區,從國少隊到國青隊再到國家隊,往往有統一的風格,但我們的各個年齡梯隊往往分屬不同背景的教練,再加上朝令夕改的頑疾,很長時間裏一直沒有形成自己的足球風格。

希望這一次的統一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DNA的問題--也別嘲笑「中國足球DNA」這種說法,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要是沒有夢想,和鹹魚又有什麼區別?

足協內部分工調整

足協內部分工調整

此外,副主席高洪波抓男足青訓,副主席孫雯抓女子部和女足青訓 。這樣的安排也說明足協並非只看重眼前成績,更希望能重視青訓和未來。

兩人 都 是職業 球員出身, 瞭解青少年球員的成長過 程, 由他們 主管青 訓無疑是「專業人幹專業事」思路的貫徹。

畢竟國管部向下只到U16,而更年輕的足球土壤,更基層的青訓和中國足球的未來,也是需要特別重視的部分。

事實上,在球迷熟悉的足球強國裏,足協往往都不直接負責聯賽運營,而是負責國家隊、U字號球隊,以及基層的青訓。中國足協這樣的改革和調整,無疑也是經過了考察和學習的結果,是向世界先進足球國家看齊的表現。

我們希望這樣的改革可以真正落到實處,體現在未來的政策與執行上,可以在中國基層培養出更多的「小高洪波」和「小孫雯」,而不是在未來某天又舊調重彈地說「小高帶得挺好的,你把他換了幹什麼……」

在賽事層面,祕書長劉奕分管競賽部,在職業聯賽理事會真正落地之前,爲各級別聯賽、盃賽、青少年比賽進行服務與保障。

不出意外的話,按照目前的時間表,萬衆期待的「職業聯盟」將以「中國職業聯賽理事會」的名稱在2020年之內問世。之後足協也將移交聯賽相關的權責,其競賽部轉而更多地負責足協盃、商業賽以及與職業聯盟的溝通對接,但在這之前,競賽部依然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解決。在多支球隊無以爲繼的情況下,留給他們的任務並不輕鬆。

比如我們瞭解到,大家近日最關心的「U23聯賽」的話題已有進展。

從初步方案看,將會取消中超預備隊聯賽,設立U23聯賽,中超U23隊選擇參加中乙或者U23聯賽。目前足協已將相關征詢意見表下發至各中超俱樂部。

足協內部分工調整

足協內部分工調整

除了外援之外,中乙聯賽真刀真槍,鍛鍊價值無疑比預備隊聯賽要大

這樣的調整與安排,與我們熟知的西班牙聯賽體系頗爲類似。例如我們熟知的皇馬B隊和巴薩B隊如今就在西乙B級別征戰--相當於西班牙的第三級別聯賽。

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允許二隊升上第二級別的乙級聯賽,但不能和一隊在同一級別的聯賽中,此前巴薩青年人才井噴時,曾在恩裏克的率領下一度升上西乙並排名第三。

無論是球員梅西、哈維、伊涅斯塔、小法,還是教練瓜迪奧拉、恩裏克,都曾在巴薩B隊「練級」,這使得這一制度成爲了西甲的人才寶庫。

此外,日本同樣有J1聯賽球隊的二隊在J3征戰的案例。

在西班牙低級別聯賽征戰的巴薩B隊,已經成爲人才培養的優秀案例

當然,這樣的安排改革意味頗大,也需要完整的規則制度配套安排,才能真正實現讓年輕球員得到鍛鍊的目的,又不寒了低級別聯賽投資人的心。否則一旦出現規則上的漏洞與BUG,又難免會被利用。

至此,新一屆足協在去年足代會後的內部分工全部調整完畢,氪體也將我們所獲得的消息全面展示給大家,並解讀了其中透露出的信號和風向 。

當然,此次調整是基於內部部門分工問題上,更爲明確的調整,但整體上依然是分工不分家,後續足協的各項工作,還會由目前的領導與部門來協調完成。這或許不是一個哪吒般脫胎換骨的改革,但同樣也是中國足球改革路上的堅實一步。

從點點專欄此前介紹過的 來看, 作爲「世界第一運動」的足球,充分體現着現代經濟的大工業化的特點,有着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也需要多條產業鏈來構建基礎。而一旦足球產業可以順利發展,將會容納龐大的資本,提供衆多的社會崗位,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

足協內部分工調整

足協內部分工調整

因此,在足球基礎薄弱的情況下,內部改革的頂層設計無疑被寄以厚望,後續管理機構也需要延伸出更多的職能,並刺激和引導底層基礎的不斷建立,再交由市場進一步發展。這將會是中國足球必由之路。

作爲職業體育改革抓手的足球,是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重點突破方向,也將會起到帶領中國體育產業整體發展的重要作用,無論怎麼強調其重要性都不爲過,這也是我們針對內部架構調整進行了如此多分析的原因。

而在面對這樣一個龐大而精密的系統時,我們需要對其改革的過程甚至是短期的結果,抱有更多的耐心。

給中國足球以歲月,且看它會回報以怎樣的未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