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70年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日前在河北西柏坡启动,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报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揭示中华儿女百折不挠、接力奋斗、砥砺前行的精神气概。

毛泽东以家喻户晓的“赶考”来比喻我们党接续奋斗的历程和前程,意味深长地教育、警示和激励了全党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把党应该做的事情做好。“赶考精神”的历史意义、时代价值和文化内涵。实现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力量。“赶考精神”形成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它与中国革命精神息息相关,尤其是与西柏坡精神紧密相连。西柏坡精神是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总结其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铸就的,它的基本内涵突出体现在两个“敢于”、两个“善于”、两个“坚持”、两个“务必”上,即: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不同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的教诲,密切贴近,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肩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一是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紧跟时代气息。深入学习、领会、实践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理论联系实际,查找自身不足,明确努力方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践行,真正体现出共产党员的特点。

二是主动进行自我剖析,发现自身不足,虚心接受。从群众意见中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善于聆听,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主动寻找差距,发现他人长处,弥补自身缺点。“三人行必有我师”,工作中无论学历、年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优点,主动与人接触,了解新鲜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弥补自身不足。

相关文章